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至少要做到這三點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至少要做到這三點

很多年前流行一個笑話,

一個中國小伙找了外國女朋友,

二人遇紅燈,

小伙看著沒人就要拉女朋友過去,被女朋友痛斥:

你連紅燈都敢闖,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遂分手。

小伙回到中國又找了一個女朋友,

出去逛街遇到紅燈,

小伙乖乖地等,又被女朋友痛斥:

連紅燈都不敢闖,你還能幹什麼?

「中國式過馬路」受到追捧,

不管紅燈綠燈,

只要湊上一堆就可以明目張胆地過馬路。

反而是規規矩矩等紅燈的人,會被人笑話:

「都沒人還不走,真是個傻逼」。

有一次,孩子問我,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闖紅燈,

我們卻要一直等綠燈?

因為,

爸爸希望你成為一個堅守規則的人,

不是堅守給別人看,

而是為自己堅守。

01

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守規則的人

2011年5月,

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酒駕被抓,

成為第一個酒駕入刑的名人,

入獄6個月。

高曉松在開庭當日的懺悔至今仍引人深思:

「我以前以為喝酒能獲得自由,沒想到反而失去了自由。」

他在法庭上,連說了四個「我願意」--------

我願意

以最大的誠意賠償此次事故中的全部損失;

我願意

終身做義工,宣傳不要酒醉駕駛;

我願意

義務拍攝宣傳片;

我願意

告訴每一個愛喝酒的朋友,

酒令智昏,以我為戒。」

這樁事件,

引發了整個社會對酒駕的空前重視,

從此「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理念愈發深入身心。

2014年8月,

房祖名涉嫌吸毒被抓,

有傳言稱,

他在看守所里享受「特殊待遇」,

因為父親成龍正在動用一切關係,

爭取讓兒子取保候審,

逃避懲罰。

但成龍在一次採訪中否認這個傳言,

透露自己沒有為這件事動用一個關係。

「如果房祖名坐一個禮拜就出來,

大家會怎麼看成龍和房祖名?

我們是名人,更要按照法律做事。」

成龍嚴肅地說。

高曉松和房祖名事件,

值得所有人反思。

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沉重,

歸根接底,

是他們內心規則意識淡薄,

最終觸犯了法律。

規則意識,

是指是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

而一個人是否擁有規則意識,

從他日常行為中很容易做出判斷。

學生是否遵守校規、

成人是否遵守社會公德、

做生意是否遵守合作規則、

出了事情是否第一反應是找熟人……

如果給出否定的答案,

就說明內心中缺乏規則意識,

自然不會堅守規則。

讓破壞規則的人,

受到應有的懲罰,

規則才能成為規則。

02

他們都不守規則,憑什麼讓我守

日本人以遵守規則聞名世界,

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

有媒體探訪參觀日本施工現場,

發現他們永遠將安全規則意識擺在第一位,

且人人都要遵守。

外來參觀人員進入工地,

會被要求換上統一的工裝,

並帶上頭盔。

而且不可以隨意走動,

為了保證安全,

只能在劃線的區域內行走。

公司每周都會組織員工到工地內矗立的安全塔前,

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防止有人偷偷吸煙引發明火,

造成安全事故,

工地專門設置了黃色吸煙區域。

在這個區域內,

吸煙者必須進入圍欄,

必須帶著安全帽,

必須指定專人清理煙蒂等等。

日本是一個全民秉承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國度,

實際上就是遵守規則。

當人人講規則,

遵守規則就會讓人感受不到規則的約束,

反而自己得到更多的好處。

相反,

如果人人拋棄規則,

潛規則每次都能大行其道,

錯的不一定是遵守規則的人,

而是這個社會。

前不久,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一位女乘客違背規則,

她坐過站要求下車,

被拒絕後瘋狂毆打司機,

最終讓17位無辜的同車乘客陪葬。

可怕的是,

民眾不但沒有吸取教訓,

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面對如此慘痛的悲劇,

不禁要問,

為什麼還是有人漠視規則,

甚至踐踏規則呢?

原因只有一個,

利益。

利益讓破壞了規則、還沒有受到懲罰的人鋌而走險,

逐漸上癮,

最終認為理所應當。

如果身邊的人因為不守規則反而獲得利益,

原來堅守規則的人,

會慢慢地「近墨者黑」,

也變成一個不守規則的人。

所以,

才有了女乘客覺得司機不停車就是和她過不去,

絲毫不考慮整車人的生命安全;

才有了高鐵上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奶奶

破壞乘車規則後的「理直氣壯」……

在一次講座中,

有個同學問作家六六:

「每個老師都要我們做自食其力的好人。

做好人的回報在哪裡?」

她委屈地說,

自己寫的文章被別人抄了,

她生氣而別人得意;

她辛苦準備考試,別人作弊,

她沒拿到獎學金而作弊的人拿到了。

她說,

整個社會,插隊的、走後門的、行賄的、耍橫的,

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好處,

最終受傷的

都是守規矩的、有底線的和臉皮薄的好人。

六六沒有直接回答她,

而是舉了一個例子:

我在講座之前,跟校長聊天,

校長說最近政府給了大學 95 套經適房,

因為在上海這個城市,

這樣高的房價,

哪怕教師甚至是教授都買不起。

經過幾年努力,

教師待遇從年均不到 10 萬升到近 20 萬了,

然而房價漲得更快。

而演藝圈小鮮肉收入過億的很多,

讓他們讀一段古文,

估計大段字都認不全。

最終,

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

是小鮮肉還是教授?

這樣的收入結構是否公平?

從短期看不公平,

從長期看,絕對公平。

絕大多數小鮮肉也就紅火5-10年,

他們人生的巔峰在自己最漂亮、最力壯的時候就截止了。

也許有人擅於理財不亂消費,不吸毒、不嫖娼、不濫情,

能夠把早年攢下的錢平安花到老,

甘於過輝煌之後的平凡日子。

但絕大多數早年揚名立萬者,

後來日子過得都不好。

即使生活看起來比絕大多數人富裕,

但內心深處的失意與空虛

是年收入18萬的人不曾體會的。

深以為然。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那些堅守規則的人,

心中會有敬畏,

反而運氣越來越好;

那些習慣走捷徑的人,

遇到困難後往往劍走偏鋒,

最後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世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03

堅守規則的人,一定會被看見

堅守規則很難嗎?

也許開始很難,

但當你對自我有要求了,

外在的行為就會跟著改變,

不管別人看不看得見,

至少自己看的見。

香港著名演員古天樂是圈內的「勞模」,

平均每年拍7部戲,

在2018年就有8部戲要上映。

有人曾勸他不要那麼拚命,

他卻說「我需要錢」。

旁人以為他賺大錢

是要買豪宅過奢侈生活,

可他不久前還用著老式的滑蓋手機,

價格不超過800元人民幣。

那麼,

他賺的錢哪裡去了?

如果不是導演爾冬陞的微博爆料,

公眾還不知道古天樂是一位低調的慈善家。

從2000年到2018年,

18年的時間裡,

古天樂在中國內地捐資修建了

108棟教學樓,

上千眼水窖,

幾十個衛生室,

投入資金高達5000多萬元,

而且捐助行為仍在持續……

有人質疑古天樂,

為什麼每座教學樓上都要有古天樂的名字?

他說「出了問題可以找我」。

這位拚命賺錢又努力做慈善的人,

沒有其他藝人的公開作秀,

而是一直堅守內心,

越是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自己越要堅持。

《文子·精誠篇》中說,

「聖人不慚於景,君子慎其獨也。」

意思是說,

聖人不慚愧於自己的身影,

君子能謹慎獨處之時。

雖然孤獨,但絕不恥辱。

堅守規則的人,一定會被看見的。

每一個被古天樂善舉影響的孩子,

都會以古天樂為榜樣,

努力成為一個有堅守的人,

未來會反饋給我們這個社會更大的善意。

堅守規則,可以讓社會的邊界被打破。

04

你在做,孩子在看

當我們回溯成長過程時發現,

大多數人接受的是文化知識教育,

而不是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最大的特徵,

就是如何以規則意識為準繩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深受網民愛戴的崔永元老師,

有一次

去北京十一學校(中學)主持活動,

結束後,

他在休息室抽上了煙。

此刻,

一個男學生喊了一句:

「掐掉!」

崔永元望著這位學生不容置疑的眼光,

趕忙把煙掐掉,

連說對不起。

後來他請學生們吃飯,

席間問到這位「蠻橫」的學生,

為什麼不讓吸煙,

他說在人民大會堂都能吸。

這個學生說,

這是我的學校,

我有這個權利。

非常棒是不是?

後來這位同學考美國學校需要請人寫推薦信,

於是找到了崔永元,

結果被拒絕,

崔永元說這是我的權利。

教育應該給學生能力,

而非灌輸知識。

堅守規則就是一種能力,

可以從小培養的能力。

公司組織爬山,

同事張姐特意帶上了8歲的兒子青遠一起鍛煉。

到了山頂大家紛紛拿出零食邊吃邊休息,

包裝紙隨意地扔到了腳邊。

「叔叔,給你一個垃圾袋。」

青遠稚嫩地聲音傳來,

讓我羞愧地撿起地上的垃圾。

到了山下過馬路等紅燈,

看著沒人同事們一窩蜂往前闖。

「不要闖!紅燈停,綠燈行,你們大人不知道嗎?」

青遠大聲喊著,秒變交通協管員。

在車上我問張姐,

青遠是怎麼做到堅守原則的呢?

張姐說:

「從3歲起,每次帶他出去,

我都會很認真地教他等信號燈,

不隨地亂扔垃圾,

總是放幾個垃圾袋放包里備用,

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因為我堅信,

你在做,孩子在看,

我希望青遠未來是一個有素質,有堅守的人。」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

做出怎樣一幅畫作,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當他掐了公園的鮮花,

你不僅不制止反而哈哈大笑時,

會被他當做鼓勵;

當他身高超標需要買成人票,

你卻讓他偷偷彎腰僥倖躲過時,

會被他當做聰明;

每一次的「不拘小節」和「沒人看見」,

都會在他的畫布上畫上一道黑色,

直至面目全非。

作為父母,

我們應該和孩子共同成長,

要改變孩子,必須改變自己。

一個平日習慣闖紅燈、隨地扔垃圾的父母,

不可能教出遵守規則的孩子。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

在進行規則教育時,

至少要做到三點:

1,

培養孩子對規則的敬畏,

違背規則就要受到懲罰,

必須承擔後果。

2,

做好遵守規則的物質和心理準備,

一步步去教會孩子怎樣做,

讓他去模仿,

而不是只喊口號;

3,

要有愛。

真正的規則是帶有愛的規則,

當孩子身上有了愛的投射,

他會懂得尊重、禮讓、悲憫和同理心,

成為一個人格健全、遵守規則的人。

父母要為孩子每一次堅守規則的舉止鼓掌並鼓勵,

在被旁人譏諷「傻」的時候,

可以為他的信仰保駕護航、傳授經驗,

但不要以愛的名義讓規則失效。

你隨手拾起的垃圾,

或許會成為他人生的重要一課;

你的據理力爭,

更會成為他學習的榜樣。

如果父母

不能早早教會孩子堅守規則,

等到社會教給他,

就太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年薪50W的女生,都在和誰談戀愛?
那些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其實早已遍體鱗傷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