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穿D&G禁止入內」,義大利華人怒了!

「穿D&G禁止入內」,義大利華人怒了!

原標題:「穿D&G禁止入內」,義大利華人怒了!


編輯:姜濟晗


因幾個視頻和幾張截圖,義大利奢侈品牌Dolce & Gabbana在中國的好日子或許已經走到盡頭。


11月21日,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以下簡稱「D&G」)創始人Stefano Gabbana辱華事件及其後續連鎖反應,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熱議。


「中國是個×一樣的國家」,「沒有你們我們也照樣過得很好」。從辱華聊天記錄被曝出,到上海時裝秀被取消,D&G的「作死」,僅僅用了6個小時。

由筷子引發的「文化歧視」


引發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是D&G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的3個預熱小視頻。




D&G上海時裝秀「起筷吃飯」系列短片。(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視頻中,一個華裔面孔女孩坐在一家中餐廳里,分別嘗試用「小棍子形狀的餐具」(指筷子)品嘗三種義大利傳統美食——披薩、義大利甜卷和義大利面。但由於表演誇張、口音奇怪,引起了中國網友的不滿,認為品牌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更有網友認為,選擇這位「小眼睛」的模特來出鏡完全是對中國人的誤解和歧視。


這些視頻隨後被刪除。但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當網友向Stefano Gabbana的賬號發出私信提出意見時,卻引來他氣急敗壞的辱罵,並發表了那一長串對中國充滿侮辱的言論,稱中國是「×之國」、「物質、骯髒、惡臭的黑社會」等等。


義大利華僑華人集體抵制


事件曝出後,全世界時尚界人士、海內外網民紛紛在社交網路上用中文、英文及其他國家語言批評D&G,要求其就此事件道歉。


創始人的辱華言論在義大利華人圈中,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據《歐洲時報》報道,曾在米蘭最繁華的名品購物街從事奢侈品店中文導購的Emily(化名)表示,自己看到新聞後,第一感覺是氣憤,「無論Stefano當時有多激動,他都不應該把問題上升到我們的國家和所有中國人身上。」



義大利華人商店張貼抵制文字。(圖片來自意燴)


事件發生後,一家義大利華人商店直接在自家大門上張貼出抵制文字,「穿D&G禁止入內!」


旅居佛羅倫薩多年、接有大量D&G訂單的華人買手阿靜(化名)表示,該品牌的訂單量一直都不錯,「我知道有一個買手朋友今天上午剛剛退訂了100多雙D&G的女鞋,因為她(看了新聞以後)心裡覺得不舒服。」


「醜化中國」,D&G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隨著中國經濟和民眾消費能力的崛起,曾經高冷的西方奢侈品牌紛紛瞄準中國市場,越來越多的「大牌」想要通過在中國辦秀的方式,吹響大舉進軍中國的號角。


自1985年於義大利米蘭成立以來,一直在奢侈品領域發展的風生水起的D&G,已經連續第3年來中國舉辦時裝秀,前兩次分別是在香港和北京。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2017年,D&G的銷售利潤翻了3倍,其中亞太地區約佔總銷售額的30%。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D&G的門店已多達62家,可以說中國以及中國所代表的亞太市場對該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令人疑惑的是,一方面D&G以實際行動表明著中國市場對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在公共場合屢屢犯下對華種族歧視的低級錯誤。

2017年4月,在一組針對中國市場的宣傳照中,模特身穿D&G的時裝,在北京的一些地標建築與普通市民合影,似乎想要營造一種「以遊客身份體驗當地生活」的氣氛。但實際上,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兩組照片中,古老、破敗、落後的場景則佔據了多數。



2017年D&G來中國的宣傳照。(圖片來自界面)


這組照片當時就因「矮化中國」而遭到質疑。其拍攝視角,透露出西方世界對東方的一些刻板印象,例如:照片中的香港像極了海外的唐人街。在引發爭議後,D&G當時的做法與這一次如出一轍:在官方賬號上刪除了相關照片。


有分析稱,這種「落後」本身在他們看來,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它與一種原始的、未被(西方的、商業的、文明的氣息)污染的「美感」聯繫起來。對這種「美感」的渲染,似褒實貶,背後其實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西方時尚品牌的「歧視」黑歷史


在這個由消費者掌控輿論的時代,Dolce & Gabbana已不是首個在種族歧視、文化偏見上「栽跟頭」的西方奢侈品牌了。


2017年11月,英國輕奢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在上海舉辦了大秀,美國網紅模特Gigi Hadid因一張模仿亞裔「眯眯眼」的照片而遭到抵制,最終被取消了走秀資格。


同年7月,在著名時尚品牌Chanel的一組廣告片中,中國模特戴著Chanel的草帽挑著擔,擔上掛滿了Chanel的包包,當時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爭議,被認為明顯地在歧視華人。一名設計師憤怒指出,無論是雜誌還是Chanel都不應該允許採用帶有種族歧視等攻擊性色彩的廣告片,並認為Chanel應該對此事表態。


2007年,德國設計師Philip Plein在一件衣服上公然印了辱罵中國的語句,並配了一個代表中國的小丑。多年以後該事件被扒出,該設計師發布致歉聲明,解釋稱「這只是一種幽默的藝術行為」。事後,Philip Plein在中國的微博評論一直處於關閉狀態。


2007年,德國設計師Philip Plein在一件衣服上公然印了辱罵中國的語句。(圖片來自網路)


針對此次「D&G風波」,香港中文大學廣告學副教授李賴俊卿表示,「他們可能想在廣告中使用幽默感,但並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我認為他們低估了中國人的生活質量和文化自豪感。」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曹培鑫認為,廣告是一個創意行業,因此有一些大尺度的內容,也在情理之中,但D&G設計師的辱罵內容,無疑是嚴重的「辱華」和「種族歧視」。


「外國的很多公司可能需要對中國人的情感增加理解。從歷史上看,與中國有著相似的遭侵略經歷的民族或國家,都會變得更加敏感。」 曹培鑫說。


參考資料:


意燴,2018年11月22日,《D&G辱華自取其辱:義大利華人抗議、顧客退單》


界面文化,2018年11月22日,《從杜嘉班納到維密天使:西方如何想像東方?》


參考消息,2018年11月21日,《大快人心!今晚D&G上海秀取消,但這不是它第一次辱華》


BBC中文網,2018年11月21日,《D&G品牌「辱華」 章子怡等中國明星集體抵制》

LADYMAX,2018年11月21日,《「作」的不止DG一個 這些大牌同樣有段辱華黑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希拉里寫長文大罵特朗普:「你和你的親信做了太多卑鄙事情!」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