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際空間站發現老古董,很多人恐怕都認不出是什麼東西了!

國際空間站發現老古董,很多人恐怕都認不出是什麼東西了!

在地球上空400公里軌道上運行的國際空間站,可能算是地球科技最前沿的地方了吧。不過最近,正在空間站上工作的歐洲空間局宇航員亞歷山大·格斯特,卻在空間站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些「古老」的「歷史文物」——一個裝滿Windows 95時代軟盤的文件袋。

格斯特周二在推特上發表推文說,他在一個可能很久都沒有打開的儲物櫃里發現了這些軟盤,其中一張的標籤上寫著「Norton Utilities for Windows 95/98」,其它的則貼有NASA徽標,還有幾張標記為「宇航員個人支持數據磁碟」的,則暴露了遺忘這批軟盤的冒失鬼——2000年遠征1號的機組人員,美國NASA的威廉·謝菲爾德和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克里卡列夫,因為上面清清楚楚寫著他們的名字。

很多讀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軟盤為何物,這是因為它「早」就已經走進科技時代的「歷史文物館」了。軟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盛極一時,最後發展成為3.5吋容量1.44MB的標準軟盤,供所有計算機的軟盤驅動器讀取。

你可能會繼續問,1.44MB的軟盤是什麼玩意兒,就是存儲1.44MB的數據嗎?能存得了什麼東西啊?連一張照片都存不下去。沒錯,軟盤就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移動存儲設備,數據的轉移基本都要靠它來執行,沒有軟盤完全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連電腦系統都沒法安裝。

有時想想,很多事情真的是不能細想的。國際空間站是1998年開始陸續發射建成的,曾長時間運行在Windows 95/98上,據說非常穩定。然而現在僅僅過去了20年,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Windows 95/98早已不見,軟盤也成為了歷史文物,即使是取代軟盤的光碟,現在也日薄西山,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了。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比如手機,又會在多少年後成為歷史文物,被什麼東西取代呢?知識更新如此之快,硬體迭代如此迅速,世界對單個人來說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越來越多的東西是我們不曾見過或使用過的,終其一生,最聰明的人能掌握的知識恐怕也不及人類文明所有知識的萬分之一,文明某一天會不會因為這種快速的改變而突然崩潰呢?比如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軟盤,也沒有了光碟,要是哪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像是核災難或猛烈的太陽風暴,將所有伺服器的數據都擦除了,人類是不是又要重新開始積累過去掌握的知識呢?又或者人類殖民外星球,因為知識體系的不同,在太空時代進化成不同的物種呢?

【徐德文O戴維科學】已入選2018年第3季度「全國科普自媒體(今日頭條)熱度榜」前20名,謝謝讀者朋友們的支持。該榜單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今日頭條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颶風過後,美國海灘出現詭異藍色按鈕,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按!
490萬頭鯊魚變身佛系,吃素戒葷腥或影響海底生態系統!

TAG:徐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