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1歲軍營帥哥的宣言「爺爺是黨員,父親參過戰,我要當精兵!」

21歲軍營帥哥的宣言「爺爺是黨員,父親參過戰,我要當精兵!」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沈立 張生成 李強

人物名片

姚鑫,男,漢族,湖北恩施人,1997年7月出生,2015年9月入伍,2017年7月入黨。現任第79集團軍某合成旅炮兵營通信班班長。該同志思想過硬、訓練刻苦、作風紮實,先後在全旅各項軍事訓練比武中斬獲7個第一,2016年12月份被旅評為「優秀義務兵」並榮立三等功一次,2018年8月份被旅評為「勁旅尖兵」。

姚鑫在學習室學習理論知識

初冬時節,寒風凜冽。「嘟嘟……」突然,一聲急促的哨音劃破沉寂的空氣,一場有線兵比武在塞北某訓練場展開激烈角逐。此刻,只見一名下士輕鬆自如地縱身躥上一顆大樹,手腳並用,迅速攀上樹梢,被覆線在手中揮動飛舞,眨眼間,一對「蛇口接」牢牢栓死在樹梢上……比武結束,他再次刷新了比武記錄,甩下第二名足足20多秒。

「飛檐走壁」「武藝高強」……在戰友們讚揚聲中,姚鑫進入大家視線。

指導員說他是——有背景的兵

「當兵為什麼?」這是姚鑫穿上軍裝後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穿上軍裝就要保家衛國,當兵就為上戰場!」面對指導員張生成的提問,姚鑫沒有半點遲疑,他的回答鏗鏘有力。

「不為考學提干,也沒說鍛煉提高自己。」張生成心裡嘀咕這個新兵蛋子要麼在誇大其詞「博眼球」,要麼就是套話大話「糊弄人」。短暫的談心結束後,指導員張生成難解心中疑惑,決心今後對他要「多多關照」,看看這個兵到底咋樣。

每次訓練加量大家總會喊苦叫累,但是姚鑫卻拍著胸脯嫌不夠;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休息,戰友們想著怎麼放鬆放鬆,姚鑫竟然一個人找角落走隊列;新兵連第一次組織獻血,姚鑫感冒剛剛好,班長說啥不同意,只見他趁班長不注意一溜煙就躥到了獻血隊伍里……

指導員張生成看在眼裡,心裡卻感覺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個兵有意思!」

姚鑫父親獲得的榮譽

「我家祖孫三代黨員,父親也是軍人,他曾參加邊境作戰並2次榮立戰時三等功……」當姚鑫在士兵講堂上亮出自己「背景」時,俱樂部安靜地掉一根針都聽得到。

姚鑫父親在前線

姚鑫爺爺當了一輩子基層村支部書記,如今還在志願為家鄉植樹造林。父親曾服役於原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入伍僅2個月便奔赴前線參加作戰,在前線兩年間榮立三等功2次,並被集團軍表彰為「老山前線優秀戰士」。姚鑫出生在這樣一個紅色家庭,從小爺爺給他講黨的傳統歷史,父親為他講戰鬥故事,長輩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紅色的種子從小便在他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姚鑫父親參加戰時訓練

紅色「背景」既讓姚鑫找到了人生方向,也成了他追逐夢想的「加油站」。姚鑫記得當他興奮地把入黨消息告訴爺爺時,爺爺囑咐道:「入黨之後一定要恪盡職守,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當一名合格的黨員!」當他將軍功章帶回家,父親摸著軍功章意味深長地說道:「有了榮譽更要珍惜榮譽,回到單位後訓練更要加把勁!」

姚鑫父親在前線與戰友們合影

入伍3年零違紀、各項工作任勞任怨、訓練場上處處爭先……指導員張生成感嘆道:「背景不一般,就是不一樣!」

班長說他是——有脾氣的兵

身材消瘦、寡言少語……新兵班長郭軍帥第一眼並沒有「相中」姚鑫,相反,他覺得姚鑫可能是個「拖油瓶」。

慢慢地,郭軍帥發現姚鑫是個牛脾氣。第一次測5公里,姚鑫成績倒數,本來簡單摸個底,他卻和自己較上了勁。每天訓練別人輕裝跑步,他在身上綁沙袋;早晨三公里,晚上雷打不動「三個一百」……三個月後,姚鑫不光甩掉了體能差的「大尾巴」,還成了有名的「飛毛腿」。

「當兵就當特種兵!」姚鑫聽說有線兵是炮兵中的特種兵,他第一個報名當有線兵。

「苦偵察,累有線。」郭軍帥打量著姚鑫小身板,疑惑地問道:「那麼大的訓練量,你受得了?」

姚鑫在參加軍事訓練

姚鑫不光脾氣倔,還有股狠勁。「怕苦不當有線兵!」他牙一咬,腳一跺,頗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勢。

為練成快速打結的巧手,他經常蒙著眼睛練打結,有時吃飯都握不住筷子;每次爬桿,他總比別人多爬幾次,木刺扎的滿手都是,經常新傷蓋舊傷;為練就一口「鐵齒銅牙」功夫,他長年累月咬線皮,啃線頭,久而久之,前門牙磨掉一小塊……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崗位練兵,質量排序」中,姚鑫獨居榜首,5公里越野跑出了17分的好成績;單兵專業考核,他取得專業收放線和攀登固定兩個第一;2016年參加演習擔任接力站站長,表現突出年底還立了功……大家都覺得姚鑫成績足夠吃老底了,沒有必要再折騰。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郭軍帥說姚鑫這個兵平時樂呵呵,訓練卻一點也「不合群」。前不久,班裡組織500米收放線訓練,不少戰士為了避免絡車和單機撞擊身體,用繃帶將它們固定起來,姚鑫卻「不買賬」,他非說繃帶提高了速度卻不符合實戰要求;通過鄉村路段需要挖溝埋設線路,15厘米是大綱要求,姚鑫卻要挖到25厘米,找他辯駁,他咧嘴一笑:「挖淺了坦克壓斷咋辦?」

前不久的一場演習,有線班接到架設16公里線路的任務,姚鑫力排眾議,憑藉自己在軍事地形學方面豐富的積累,迅速找到一條合理路由,提前半個小時完成射擊任務。班長拍著他的肩膀說道:「有脾氣就是牛氣!」

戰友們說他是——有夢想的兵

拿破崙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少戰士入伍之初就把它寫在了自己筆記本扉頁上,卻很少翻開過;姚鑫把這句話改了一下:「如果當不了將軍,那就要做將軍手中的那把利劍!」

戰友劉沖說姚鑫是一個「自命不凡」的兵。《戰爭論》《信息化作戰》《孫子兵法》等「高大上」的軍事書籍塞滿了他的床頭櫃,周末休息時間總能在閱覽室看到他讀書的身影。談起軍事知識眉飛色舞,經典戰例分析的頭頭是道。戰友們開玩笑說:「你一個通信兵,簡直就是豬鼻子插大蔥。」姚鑫卻滿不在乎地說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是指揮員的順風耳,少了我炮彈就是睜眼瞎。」

排長周宜清總覺得姚鑫當了通信班長後有點「不在其位卻要謀其政」。前不久,連隊組織收放線訓練,訓練場地選擇在平坦區域,姚鑫向排長建議增加壕溝、高牆、險難路段等障礙,提高官兵實戰能力;以往地形學是偵察兵老本行,使用密語是無線兵看家本領,姚鑫又向連長獻一策:「有線兵若是練好地形學就能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學會密語就多了一隻感知戰場態勢的『耳朵』。」連長誇獎姚鑫「憂國憂民」,都快成連隊的訓練「顧問」了。

「爬桿也要有『專利』,放線一樣當『專家』。」戰友楊毅說姚鑫像《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再枯燥的工作都能幹出激情,在他的世界裡到處都在綻放夢想的花朵。每次訓練結束,姚鑫總要和戰友們一起探討訓練效果,分享訓練經驗,然後自己再鼓搗半天,總能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成果。他先後自創了「野外班組架設三步法」「收放線二十字訣」等10多種訓練方法成為官兵訓練「寶典」。

掌握射擊口令、學會陣地指揮、了解偵察和報知目標……姚鑫年初為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滿滿一籮筐,完全就是一個指揮幹部的「標配」。制定目標後,他白天在訓練場上向幹部骨幹請教,熄燈後泡在學習室認真鑽研,如今已成為了戰友們軍事訓練「百事通」。

姚鑫與戰友一起領獎

談及未來打算,姚鑫興緻勃勃地為我們描繪他的未來藍圖:駕馭新裝備,與戰友們一起衝鋒陷陣;走進中軍帳,為指揮員出謀劃策……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