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經常挨打的孩子VS不挨打的孩子,到底區別有多大?

經常挨打的孩子VS不挨打的孩子,到底區別有多大?

【註:本文由〖回聲環繞〗作者獨家原創作品,原創不易,請勿轉載。否則一律舉報維權】

導語:現在很多家長都學著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和他們做朋友。在很多成年人的心中,他們的兒時,回憶起的都是灰暗,因為經常被父母打。很多研究表明,在幼年的時候一些經歷,是會影響人的一生的。那麼那些經常被揍的孩子,和沒有被動過一根手指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有什麼差距呢?

網友一:以前小的時候經常的挨打,但是自己做了父母之後就懵了,因為不知道怎麼和孩子進行交流。自己熟悉的方式就是強硬的形式,自己雖然特別想要和孩子做朋友,兩個人有平等的交流,但是那股氣上來之後,我覺得我就是翻版的父母,有時候覺的自己特別的可怕,難道不是在複製自己當初遇到的事情么?但是我卻不知道怎麼改變。

網友二:我長大了,他們打不動我了。但是我卻距離他們越來越遠了,他們依靠我好像更多了一些,但是並不熟悉這樣的模式,覺得之間是有距離的,有隔閡的。沒有辦法和人建立一種親密關係,我們從關係上說,的確沒有比這再親密的了,但是卻再也不能接近了。

網友三:很想知道是不是有些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互相來進行討債的,沒有辦法走出這樣的關係,互相都是因果。直到現在長大了,我們之間仍舊不親密,好像我是撿來的一樣,或者我和他們有什麼仇恨一般。我現在沒辦法去感受別人的好感,我看到的全都是負面信息,哪怕是中性的表達,都會被我認為是惡意的。

網友四:覺得和那些是在呵護中長大的,沒有被打過的孩子,在最大的區別上,就是自卑吧。對自我認同度超級低,同樣的年齡,同樣的環境,對方成績沒有自己好,很多人都說她一些方面不如自己。但自己在比對的時候,永遠都覺得對方是好看的,她的一切都是比自己好。被父母呵斥沒有自尊的時候,心裡就在想,自尊不早都被打沒了么?是你們把我貶低到塵埃里,現在又覺得我不夠自信。

結語: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在手抬起來的時候,是有多大的傷害,更可悲的是,他們毫不自知,仍然覺得孩子,打打就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起個名字真的好難 的精彩文章:

小朋友偷偷帶「新朋友」上學,老師打開書包,嚇的手一下撒開了
歷史上的魏嬿婉其實不是被皇帝賜死的,而是被一件事情打擊而死

TAG:起個名字真的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