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生孩子的疼,很有可能是女性一生中承受過的最大的痛苦。分娩疼痛在WHO疼痛劃分的10級程度中被形容為達到了第10級,是醫學疼痛指數中僅次於燒灼傷痛的第二位疼痛係數。強烈的產痛於母、胎而言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除了導致產婦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以及子宮血管的收縮,減少子宮胎盤血流,增加胎兒缺氧的風險外,還可能因產婦疼痛時過度通氣,造成呼吸性酸鹼平衡失調,使母體血紅蛋白釋氧量下降,影響胎盤供氧。有一些婦女,因為無法忍受分娩帶來的疼痛,選擇破宮產。據統計,我國非醫學指征的剖宮產,高達20.62%至46.03%。還有部分婦女,忍受不了疼痛做出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2017年8月31日,陝西榆林市一位待產孕婦在10餘小時分娩疼痛的折磨下從五樓墜下身亡,以一屍兩命的沉重代價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從此以後,這樣的悲劇可能再也不會發生了。近日,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決定於2018—2020年在全國遴選二級以上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以此降低產婦因不能耐受分娩疼痛而行剖宮產分娩的比例,推動剖宮產率逐步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進一步提升產婦和新生兒健康水平。很多人都有點蒙,無痛分娩上了熱搜,原來還有無痛分娩?到底什麼是無痛分娩?真的可以做到無痛嗎?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什麼是無痛分娩?

什麼是無痛分娩技術

無痛分娩技術,又稱為分娩鎮痛,是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應用各種鎮痛技術,使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無痛分娩在國外已經非常普及了,在美國,85%以上的產婦選擇無痛分娩,而英國的比例更高,高達90%以上。而目前中國應用無痛分娩的產婦,不到10%。無痛分娩的技術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藥物鎮痛是主流技術,包括硬膜外阻滯和腰硬聯合阻滯;非藥物鎮痛有水針注射、耳針穴位,水中分娩、笑氣吸入、芳香療法等。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無痛分娩技術是如何操作的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藥物鎮痛,也就是硬膜外阻滯或者腰硬聯合阻滯。無痛分娩可以在病房進行,不需要去手術室。當產婦的宮口開到大約3 cm 的時候,麻醉醫生在母親的腰部做穿刺,放置導管,注入麻醉藥物。使用低濃度的麻醉藥物行持續硬膜外阻滯(藥物劑量僅相當於剖宮產麻藥劑量的1/5~1/10),這種方法對產婦生命體征無明顯影響,有效緩解緊張,疼痛明顯減輕,提高陰道分娩率。目前,還有自控式的硬膜外鎮,產婦可以根據自己的疼痛情況,自己調整藥物的劑量。而且,硬膜外鎮痛對產婦的下肢活動沒有影響,在等待生孩子過程,可以下地活動。從國外大量的研究來看,無痛分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產婦的疼痛,縮短生孩子的時間。而且,無痛分娩對孕婦和胎兒都是非常安全的,有助於降低剖宮產率、產後輸血率、新生兒7天死亡率等一系列母嬰安全數據。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為什麼我國無痛分娩率這麼低

為什麼我們國家無痛分娩率不到10%。最主要的原因是麻醉醫師人數嚴重不足。每個做無痛分娩的產婦,都需要麻醉醫生去實施麻醉。然而,權威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擁有麻醉醫生75233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僅0.5人(美國2.5人/萬人,英國2.8人/萬人),按照每萬人2.5個麻醉醫生的標準,我國麻醉醫生缺口達到30萬,麻醉醫生嚴重不足。近年來,麻醉醫生過勞猝死的事件時有報道,麻醉醫生辭職率高。很多醫院根本就沒有專門的產科麻醉師。據報道,55.3%的醫院認為醫院麻醉醫生人手不足,難以滿足產科鎮痛的需要。麻醉醫生缺乏是開展無痛分娩技術最大的障礙。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宣傳不到位,很多產婦和家屬,根本就不知道還有無痛分娩這樣的技術。還有很多傳統的家庭,認為女人生孩子就必須承受疼痛,忍一忍就過去了。這些都是保守的、陳舊的生育觀念。在法國,95%以上的孕婦,來醫院生孩子之前,就知道了無痛分娩的知識。在中國,不僅是患者和家屬對無痛分娩技術缺乏了解。甚至很多醫生和護士都缺乏對無痛分娩的了解與實踐。

原來生孩子可以一點都不痛的,你居然還不知道?馬上就要全國推廣

目前,國內只有少數醫院開展了無痛分娩技術,而且並不是每個產婦都能享受。現在國家衛健委已經發文,將要全面推廣,希望這項好技術能夠得到普及,讓更多的女性,免於分娩所帶來的痛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外科曾醫生 的精彩文章:

李阿姨的腫瘤已經擴散了,為什麼活得好好的,原來她和腫瘤做朋友
像李詠這樣每年體檢的人,為什麼沒有早期發現癌症?原因值得深思

TAG:普外科曾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