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女性生育數量較 70 年前減半,全球人口總量或將迎來拐點

女性生育數量較 70 年前減半,全球人口總量或將迎來拐點

全球女性在育齡內生產後代的平均數比 70 年前降了一半——這是《柳葉刀》刊登的《195 個國家地區人口與生育率報告》「最讓人吃驚」的結論。

這份報告追蹤了 1950 - 2017 年 195 個國家地區的婦女生育率變化趨勢,結合死亡率、人口、移民數據等繪製了人口模型圖。研究發現,將近半數的國家正面臨著和「嬰兒潮」(baby boom)相對的「嬰兒低谷」(baby bust)問題,即出生的嬰兒數量不足以維持現有人口規模——雖然這個結論並不新,但報告列出的一些發現體現出了極端的變化。

報告中一個關鍵的指標是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它指一個人口中的女性在育齡(10-54 歲)內預期生下孩子的平均數。它與出生率(Birth Rate)是不同的概念,後者指一定時期內出生人數占每千人的比例。

在 1950 年,女性在一生中平均生下 4.7 個孩子,到了 2017 年這個數字降至 2.4,即減少了 49.4%;低齡母親正在減少,每 1000 名女性中,由10-19 歲媽媽生產的孩童數量從 37 降至 22;儘管 195 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總和生育率存在懸殊的地域差異 —— 從 1.0(塞普勒斯)到 7.1(尼日) —— 但總和生育率下降是它們都在經歷的。

研究還提出一個跟全球人口總數有關的拐點數字,2.1。即如果生育率低於 2.1,人口將最終開始縮水。1950 年時,沒有一個國家低於 2.1,如今卻有近半數面臨這樣的危機。報告作者之一、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機構的克里斯托弗·穆雷教授對 BBC 說,「我們已經達到了一個分水嶺,一半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人口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指為了維持人口規模不變所需要的生育率)之下,如果什麼都不管,那些國家的人口註定要下滑,這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即便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也很震撼,沒想到會是半數國家。」

全球大部分地區 30 歲以上女性的生育率已經低於 1。其中,中國中部和北部的生育率低於 0.5;中國剩餘地區、歐美大部分地區在 0.5-0.99 之間;南美生育率最高的玻利維亞和秘魯,生育率落在 1-1.49 區間;生育率超過 2 的地區基本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拉高了全球平均水平。已經有 33 個國家在 2010 - 2017 年間進入了人口負增長,它們多數分布在中歐、東歐和西歐。

雖然生育率在下降,但是全球人口總數仍在增長,只是趨勢肉眼可見地有所平緩。2017 年的世界總人口比 1950 年增加了 197.2%,達到 76 億人,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數據;全球人口增長率在 1950-1964 年上升,1964 年達到峰值 2.0%,之後趨於平緩並從 1970 年左右開始下降,直到 2017 年降至 1.1%。東亞巨頭控制人口是關鍵原因之一,部分地區的增長率從 1963 年的 2.5% 降至 2017 年的 0.7%。

下圖顯示了中國和印度在抑制增長方面做出的「努力」。在計劃生育的干涉下,兩個國家在 1965 年前後迎來了生育率的大幅下滑。不同的是,印度的曲線坡度較緩,下降速度均勻;中國在 1965 - 1980 年完成劇變,並在 2000 年後有所恢復並上升。

除了國家層面的人工干涉外,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也被諸多媒體列舉了不少:

避孕手段增多,成功率也在變高;醫療系統的完善讓嬰兒死亡率降低,婦女不再需要多次生產。

還有晚婚。WHO 生育健康與研究部的 James Kiare 博士說,女性普遍結婚的年齡正在提升,而「婚姻在全世界是促進生養小孩的最大驅動力。」

穆雷特彆強調的一個因素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參與工作率提高,從而從傳統性別角色中解放。「受教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她們也更多地參與工作,並且能夠得到醫療服務,所以生育率劇降一點都不奇怪,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尤其如此。」

BBC 認為,如果從嬰兒死亡率下跌、避孕手段增加、女性地位提升這幾點來看,生育率的下滑其實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

只是它的後果可能讓很多國家擔憂。穆雷說,以後的問題不會關於人口增長,而會關於人口衰減和放鬆移民策略。

如果當前的趨勢延續,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齡化將讓全球社會無法支撐。報告認為,受影響最深的國家需要考慮增加移民人口,但這又可能導致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從全球層面去考慮,「移民」這個解決方案是不存在的。

可以肯定的是,各國社會必須要對可能到來的人口劇變做好準備。「人口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牛津大學人口老齡化研究機構院長 George Leeson 教授說,「你探頭出窗看看,街上的人、房子、交通、消費,無一不是受人口驅動……我們的一切計劃也非全由人數驅動,還有年齡結構,這個也在變,而我們還沒把它弄明白。」

中國的出生性別比落在 >1.15 區間,是相當顯眼的一塊紅色

另外,中國的狀況照例吸引著全球的目光。中國的生育率有所回升,目前停留在 1.5 左右,然而,其出生性別比是全球最高的 1.17,而全球 90% 的區域是小於 1.07。前文所說的 「2.1」 拐點,是建立在發達國家男性出生率略高於女性的基礎上,但是當性別比達到了 1.17 時,意味著中國不止需要維持 2.1 的水平才不至於迎來人口縮水。如果中國人口持續進行生產時的性別篩選,那麼達到這一目標將會更加困難。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 發現嚴重安全問題,5000 萬賬號受影響
人類減少使用化學製劑後,地球臭氧層開始逐漸恢復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