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歷任督撫每到一處百姓就得遭殃,而且把香港私下割讓給英國

此人歷任督撫每到一處百姓就得遭殃,而且把香港私下割讓給英國

清代267年歷史中,擔任過總督、巡撫一職的少說也有上千人,其中不乏戰功卓著、為國為民者,當然也有貪贓枉法、禍害百姓的。可要是說一個督撫,在那任職都讓地方遭殃,讓百姓受難,甚至是賣國求榮的,那得首推琦善。

琦善,博爾濟吉特氏,滿洲正黃旗人。他的祖先光恩格得利爾因為率部屬投降清室有功,被封為一等侯爵。他的父親襲一等侯爵,曾任熱河都統。嘉慶十一年(1806年),年僅17歲的琦善按照清朝的恩蔭制度被授予刑部員外郎,幾經升遷,任通政司副使,此後歷任山東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職。

道光帝即位後琦善受到重用,於道光七年被提升為山東巡撫。當時,山東全省浮收成風,按京城銀價,一兩值2500文至2700文不等,而山東諸州縣卻被哄抬至4200文。如此一來,造成物價居高不下,百姓負擔沉重。可是琦善到任後不顧百姓死活,肆意鎖拿,杖斃人命,因此被朝中御史參劾。

可是,道光帝對他寵信有加,非但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升了他的官。於次年調任四川總督,雖然琦善在四川總督任上僅一年時間,可是他大肆索賄下屬,放縱盜匪,致使四川一省治安混亂,民不聊生。道光十一年,在四川混不下去的琦善又被調任為直隸總督。

19世紀初期,英美商人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一些憂國憂民之士,深感痛心,道光十八年,鴻臚寺卿黃爵滋向朝廷上書建議嚴禁鴉片。道光帝猶豫不決,交大臣商議。林則徐大聲疾呼:中國若不嚴禁鴉片,幾十年後將無可以禦敵之兵和充餉之銀。

可是直隸總督琦善堅決反對,在道光帝表示了嚴禁禁煙態度後,他仍然以「天津無水師,難以按船搜捕」為借口,拒絕在其轄區緝拿煙販。其實背地裡,琦善早已收了鴉片販子大量的賄銀,讓直隸一省百姓遭受鴉片之害。這年十一月,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南下禁煙,途徑天津時,琦善還威脅林則徐說:「禁煙要小心而行,切記毋啟邊釁。」

廣東禁煙抗英鬥爭發生後,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帝因為一再妥協猶豫,採取了退讓主張,並將林則徐革職,派琦善接任兩廣總督。在英國侵略者面前,琦善更是一味忍讓,可這反而招來了遠比大沽口談判更為苛刻的「十四點要求」。英國威脅說,如有一條不從,即攻打虎門、香山等處。

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英軍進攻大角、沙角炮台,守將陳連升及全部士兵腹背受敵,傷亡殆盡,最終炮台失陷。琦善忙派人攜帶他的親筆信,到穿鼻洋軍艦上面見義律,以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廣州通商為條件,乞求英軍停止進攻。

不久,琦善借出巡之名,在獅子洋蓮花城兩次與義律會談,面允《穿鼻條約》,但由於割讓香港事關重大,琦善答應「代為奏懇。」琦善的賣國行徑,激起了廣大愛國紳民的義憤,紛紛要求將他革職拿問。道光帝迫於輿論壓力,於二月二十一日將琦善「革職鎖拿」,押赴北京。清廷判他死刑,但遲遲沒有執行。

道光二十二年,琦善又獲重用,充葉爾羌幫辦大臣。此後琦善又先後被調任為駐藏大臣、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青海辦事大臣。咸豐元年(1851年),琦善因在任內濫殺無辜,激起民憤被革職入獄,發往吉林贖罪。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勢如破竹,進軍湖北。琦善再次被起用,賞三品銜,以河南巡撫身份駐河南和湖北邊境,後來又被封為欽差大臣,專辦軍務。咸豐三年,太平軍定都南京後又攻克鎮江、下揚州。琦善受命趕赴揚州,建立江北大營,節制江北各路清軍。

可是,琦善屢次攻揚州不破,太平軍突圍後僅得空城,他也因此被革職留營效力。咸豐四年,琦善憂病交加,死於軍中。按說這樣的奸臣死有餘辜,朝廷不追究他的罪責已是寬容。可是咸豐帝居然下旨贈他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並謚「文勤」。這樣的官也能得到如此完美的下場,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很多人研究李蓮英的成功秘訣,其實大可不必,答案都在他的墓碑上
官員將李鴻章侄子就地正法,事後還寫信說:李大人欠我一個人情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