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獼猴桃種植技術:獼猴桃如何進行育苗?

獼猴桃種植技術:獼猴桃如何進行育苗?

提要:獼猴桃種植技術:獼猴桃如何進行育苗?

獼猴桃又叫奇異果品種較多,果肉分為黃肉、綠肉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綠肉。獼猴桃的營養比較豐富,含有人體需求的17種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近幾年獼猴桃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尤其是獼猴桃育苗技術,操作不當很容易導致出苗率低等問題。那麼獼猴桃應該如何育苗呢?


獼猴桃的繁殖方法。

獼猴桃是一種雌雄異株的大型藤本植物,因此獼猴桃的繁殖方式除了種子繁殖外,還可以壓條、扦插、嫁接,其中嫁接是使用最普遍的繁殖方式。但是為了獲得實生苗,一般要經過種子繁殖的方式獲得幼苗在進行嫁接、扦插或者壓條等方式進行大面積育苗種植。

獼猴桃的種子處理。

一般在10月份獼猴桃成熟的季節選取形狀優良,結果品質好,大小均勻的植株上的獼猴桃,摘回去之後先進後熟,果肉軟化之後將果肉揉碎,用紗布包裹清洗後取出種子晾乾。種子萌發需要進過地溫層積的過程(層積一般在12月底進行),一般層積需在0~5℃,將種子埋在濕潤的河沙中2個月左右即可,或者直接層積直至種子露白。期間要保持沙土濕潤,一般會覆蓋一層稻草進行保溫,也可保濕。


獼猴桃播種。

獼猴桃播種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氣轉暖後進行。層積處理後,選擇沙質土壤的地塊進行整地、施基肥、做苗床。獼猴桃種子較小因此不能播種太深,將種子條播至苗床上,上面覆蓋一薄層沙土即可。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同時可以搭設拱棚保溫。另外,也可以選擇穴盤育苗的方式進行播種,基質選擇腐殖質和沙土混合。這種方式育苗可以避免土傳病害以及蟲害等,方便培育壯苗。


獼猴桃幼苗移栽定植。

幼苗出土後要搭設遮陽棚避免陽光暴晒對幼苗不利,待幼苗生長至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剔除瘦弱苗以及病苗或死苗,幼苗長至5片真葉時可以進行移栽定植。獼猴桃是藤本植物不適合定植密度太大,因此定植時行距在30~50厘米,株距在10~15厘米即可。移栽時選擇生長健壯,均勻一致的幼苗,並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分級移栽,保證後期生長一致。移栽選擇在上午或下午進行,避開溫度較高的正午,減少幼苗水分蒸發。由於獼猴桃是雌雄異株的植物,因此在種植時要注意雌株和雄株都要種植,避免單一植株影響開花結果。


獼猴桃的後期繁殖。

獼猴桃的實生苗育苗完成後,即可根據需要在幼苗株高、天氣條件適宜時進行壓條、扦插或者嫁接處理。也可以在雌株上嫁接一枝雄株,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同株授粉的目的了。

處理種子育苗外,還可以進行壓條或者扦插育苗,具體的方法這裡就不再詳細介紹了。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老農民一個月生活費只花70塊錢,讓人心酸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