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目標清晰的規劃專治「教育選擇紊亂」

目標清晰的規劃專治「教育選擇紊亂」

目標清晰的規劃專治「教育選擇紊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趙億(雲南大學附屬中學一二一校區初一七班)繪

「到底應該怎麼選幼兒園?」「校外培訓班到底上不上?」「什麼時候出國讀書是最佳時期?」……孩子成長的有關問題時常困擾著年輕父母。近日,由北京市婦聯、北京市教委主辦,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首都圖書館承辦的首期「新蕊計劃」家庭·家教·家風講壇在北京開講,家庭建設領域專家學者通過前沿理論和生動案例分享,共話如何做好孩子的教育與規劃,引導父母樹立新時代家庭觀。

焦慮源於培養目標不明確

從2009年開始,北京市婦聯和市教委等七部門合力打造「新蕊計劃」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項目,圍繞家長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方式,舉辦講座、諮詢5000餘場,影響家長、兒童千萬餘人次。「搭建各方力量參與家庭建設的平台,更好回應廣大家庭的新需求,破解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進一步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弘揚好家風。」北京市婦聯副主席馬紅萍說。

當今社會,為孩子教育而過早陷入焦慮狀態、教育選擇紊亂的父母不在少數。成長教育專家、超級育兒師蘭海舉例說,有些父母在孩子才一兩歲的時候,就焦慮於學區房的事,著急找一個好學校,然後花很多精力做這件事。

給孩子找個好學校真的就行了嗎?在蘭海看來,所有這些孩子教育的矛盾心理都源自於一個問題:目標不明確。

父母打算送孩子出國的時候,考慮的就是一件事——怎麼讓孩子出國。然而,出國讀書只是成長中的一個階段,除了考慮怎麼出國,父母更應該考慮孩子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在國外把書讀好。事實證明,留學生在國外學習生活不順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做好留學的準備。

凡此種種,在於父母缺乏對孩子教育的規劃。蘭海認為,教育規劃是理性的分析判斷和決定,不是跟風追求虛榮的情感判斷。它能夠幫助父母明確目標,通過成長體系中的多元化目標,引領孩子的成長。「教育規劃並不是規劃孩子的人生,而是系統地為孩子的發展選擇一個教育組合,根據孩子的特點、家庭資源及生活所在地的情況做能滿足孩子成長需求的教育方案。」蘭海說。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給孩子帶來的是長遠、深刻的影響,他的人生底色是父母打上的。如何給孩子上好這一課,如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共同解決的問題。」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父母必讀》雜誌主編惲梅說。

不同階段規劃各有特點

教育是一套組合拳,家庭教育是核心,需要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互配合才能達成目標。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孩子教育規劃各有特點。

蘭海在新近出版的《蘭海成長教育公開課》一書中,對各年齡段教育規劃的特點作了細緻區分。

「是什麼?」是0至6歲年齡段孩子標誌性的提問方式。面對這樣的提問,父母需要耐心解答,並手把手地做示範。在這個階段,孩子睡覺要陪,吃飯不能獨立,父母要花費更多時間理解他們。家庭要通過生活方式幫助孩子達到個體的多元化發展目標,其他教育只是輔助。

「為什麼?」6至12歲孩子常如此發問,他們凡事都想找到原因,也喜歡提問,父母要陪孩子「一起走」。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從家庭走向外部,開啟在社會能力、學習能力和知識領域的成長期。父母在家庭中要給孩子精神的引領和溫暖的懷抱,重視學校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讓多種教育形式互為補充。

青春期孩子的「憑什麼」三個字讓父母們很頭疼,他們想要擺脫權威並擁有自己的決定權。此時,家庭最重要的作用是搭建孩子通向社會的橋樑,幫助孩子從學校走向社會。而孩子到了成年期,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看他走」,由孩子獨當一面,承擔主要的家庭責任。

蘭海認為,父母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成長需求及要達到的目標,做出教育選擇時按照明確目標、分析資源、個體分析和規劃制定的邏輯來進行,把促進孩子在生理、心理及認知與能力方面的成長作為最重要的任務。「關注當下的快樂體驗,更在意長遠的發展。」

惲梅說,要想孩子有好的發展,就要做好孩子的教育規劃,科學透析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隔代育兒等家庭建設話題,以及家庭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共築良好家風,把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科學的價值觀印刻在孩子人生的初期。

父母需要不斷提升認知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由過去單純追求子女的數量,逐步轉變為追求子女的質量。」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忠心認為,年輕父母要尊重孩子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站位高遠,開闊心胸和眼界,增強培養教育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長教育沒有終點,但過程需要規劃。「家庭的教育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要著眼將來,不要只看眼前。規劃是從目標到起點反過來設計的。」蘭海說。

通過對比積極引領型和消極迴避型家庭的教育效果,蘭海認為,合作和學習是家庭成長教育里的兩個關鍵詞。做好教育規劃能讓父母做出理性選擇,減輕焦慮,更重要的讓父母能夠提前做準備。在價值判斷上,父母要突破原有的思維慣性,理解新的觀念。同時,孩子在參與教育項目的過程中也需要父母的支持,如果父母為孩子選擇了正確的教育項目,自己卻沒有參與其中,效果也是有限的。

教育規劃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可選擇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變化。「父母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讓孩子有學上,而是讓孩子在學習道路上有收穫。父母要了解得更多,不斷擴展認知,才能提前和孩子一起規劃。」蘭海說。

蘭海表示,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父母的榜樣作用、和諧良好的家庭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家長在關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進行必要的規劃學習,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同時,家長要心態開放,不斷自我成長和反思,做智慧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現在已經不是把孩子丟給學校的時代了,家庭教育一定是孩子成長的核心。時代的發展也把『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的課題交給了當下的父母。」蘭海說,父母只有眼光長遠,才能做到更準確地判斷。(本報記者 余闖)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2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