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救過劉濤、刪過陳坤,撐起半個娛樂圈的他,居然砸500萬干這件傻事?

救過劉濤、刪過陳坤,撐起半個娛樂圈的他,居然砸500萬干這件傻事?

本文授權轉自:書單

ID:BookSslection






閑不住的汪涵,又折騰出了一檔節目《野生廚房》。




播出第一期,就登上了熱搜。前段時間,他因為刪陳坤微信被推上了熱搜,2015年時,一通電話幫劉濤追回400萬。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汪涵告訴我們,娛樂只是他的外表,文化才是他的信仰。




經歷過生活磨鍊的人,他的野心不會止步於此。



汪涵大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40歲時會說出這番話:


 


「到了40歲時就在考慮將來以一個什麼身份和世界道別,如果是以一個主持人的身份我都不好意思揮手,不好意思回頭去看看我曾走過的世界。




來過一場,你給這個世界到底留下了什麼呢?所以,一定要去做點什麼。」

 


知乎上有個很熱門的話題,叫:汪涵的哪句話最打動你?




其中最好的答案是:「我所有的語言靈感都來自書本,主持是我的愛好,作家是我的夢想。」


 

喜歡汪涵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勵志,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通透和對生命的感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從打雜工到「一哥」




1974年,汪涵出生在江蘇蘇州,但他從小在湖南湘潭長大。


 


因為父親是個高級工程師,所以他從小就跟建築圖紙打交道。


 


命運最大的巧合是,你原來在這個軌道上,卻不曾想怎麼就像一顆鉚釘一樣,自己滾落去了其他軌道上。


 


汪涵從小在廠區長大,這裡彙集了全國各地來支援內地建築的人。多方語言彙集在此,讓汪涵學會了很多方言。


 


那時,他還不知道,語言正在向他打開大門。


 


高中時期他擔任學生會主席,在校運動會上模仿趙忠祥的聲音進行體育播報,惟妙惟肖。


 


1996年,汪涵畢業於湖南廣播電視學校。機緣巧合下,他進入湖南經視工作。


 


但是台里給汪涵的工作是「劇務」,說白了就是一個打雜的小工。他每天的工作是往演播室搬凳子、抬桌子、為觀眾準備禮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電燈泡、水龍頭、麵粉、醬油,每個小袋子要裝進50多份贊助商提供的禮物。




即使是這麼瑣碎的事,汪涵也覺得很開心,每天都做得兢兢業業。



 


當時,汪涵和另一個劇務李維嘉開玩笑說:「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是毛寧坐的。」


 


李維嘉回他:「那我這個椅子可能是林依倫坐的呢。」


 


汪涵曾說:他和李維嘉是當時最快樂的劇務。


 


後來因為某個機緣,汪涵做了現場導演。他在現場給觀眾講笑話,為節目活躍氣氛,帶領現場朋友一起鼓掌。


 


有一次,台長來現場看節目,看到汪涵那麼賣力地鼓掌,就對他說:「小夥子,你過來,把手伸出來,你們看,這個現場導演多麼投入啊,鼓掌很賣力。」


 


每次節目中,汪涵都是那個現場最投入的人,拍手時雙手拍得通紅。同時,他也是場上最忙、最累的那個人。


 


職場上,一個人有多努力,就有可能獲得多大的回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汪涵也不例外,他做的這些,台長都看在眼裡。後來有一檔節目叫《真情》,當時台里缺個人,於是台長想起了汪涵。


 


憑著自己的勤奮、務實,汪涵抓住了來到他身邊的每一個機會。

後來他還做了《玫瑰之約》《越策越開心》這樣的節目。


 


因為綜藝氣氛,汪涵瞬間成了湖南台最紅的人,也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策神」(長沙方言,指侃的水平很高的人)。


 


2005年,汪涵搭檔李湘主持全國最火爆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自此以後,汪涵正式躋身全國知名主持人行列。後來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節目《天天向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汪涵曾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說過這麼一段話:




「無論什麼情況,我都會接受它。




比如今天的燈光突然沒有往昔那麼好,今天的攝影不是以往那麼熟悉,今天你化完妝總覺得自己的黑眼圈比平時大很多,今天的台本,今天的嘉賓,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麼不如意,那麼就趕快在內心為自己鼓掌。




因為面對困難無非三點:渡過困難、面對困難、繞過困難。




這三點你都學會了,你還要生命教你什麼,你還要這個舞台教你什麼?」


 


汪涵說的這段話,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是行得通的。無論你身處何種位置,學到了就是你的。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踏實的努力,做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




從來不會因為外在的條件而改變自己的初心,這大概就是我們最欣賞汪涵的地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汪涵的許多經典語錄都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文末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合集。






2




大染缸里的一股清流


 


有人問,湖南衛視除了何炅之外最敬業的是誰?


 


下面齊刷刷回答:汪涵。


 


有一次,汪涵在主持《天天向上》時,因為痛風,實在不行了,想休息一會。導演說:你不來的話我們這期節目就不錄了。


 


汪涵問:那觀眾怎麼辦?


 


導演回答:我們解釋一下就好了。


 


汪涵說:

那怎麼可能呢,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就把幾百個觀眾給打發了。


 


於是,他從家裡找了一把黑色的長柄傘,一瘸一拐就去上節目了。


 


節目做完後,製作人問他,家裡沒有拐杖嗎?汪涵說家裡沒有常備的。後來製作人就送了一副拐杖給他。


 


汪涵打趣道:「你是準備我以後經常以這種風格主持節目嗎?」果然,沒過多久,汪涵就用上了這副拐杖。


 



《天天向上》截圖




還有一次,汪涵發著高燒在醫院輸液,快到節目錄製時,導演說要不你搬個凳子來現場台下輸液吧,兄弟們在台上看不見你心慌。


 


汪涵說:他們倒是在台上看著我心裡不慌了,可觀眾看著我心裡發慌啊。於是汪涵在演播廳拔了針管,滿臉笑容地走上了舞台。


 


關於汪涵敬業的故事遠不止這些。


  


2007年,由於巨大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汪涵患了肝病,他還曾在《快樂男聲》節目現場流鼻血。


 


據說他每周要打三次干擾素,吃30顆藥丸,一個月瘦了12斤。後來病情慢慢控制住,汪涵又回到《天天向上》主持節目。


 


這期間,他經歷了自身病痛的折磨,也經歷外界流言的猜測。




但汪涵只想讓自己快點好起來,回到舞台上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里,汪涵的存在彷彿一股清流。




他讓人體會到: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答應了別人的事,就不能讓別人失望。





汪涵贏得最多的稱讚是會說話,很多人都說只要他一開口,再不好的事情他都能用簡單的語言打動別人,給人帶去好感。




在某次金鷹節頒獎典禮上,有個即興表演節目,汪涵、撒貝南、華少、何炅四名主持人分別對著一盒未知禮物進行即興演說,要求演說主題要與典禮相關。


 


華少拿著仙人掌,撒貝南拿著鴨子,何炅拿著筷子,而汪涵的盒子里什麼都沒有。




於是,他對著空氣說:




「我這個禮物是沒有,突然想起《道德經》里有這麼一句話:

有,是萬物所始;無,是萬物之所母。




十屆金鷹節,我們有太多太多的驕傲,但是我們要把這『有』緊緊放在心裡,驕傲在心裡。




我們要把這『無』的危機時時放在腦子裡,同時把這『無』送給我們所有的電視人,送給我們每一個金鷹節的參與者,要記得心裡有一點小小的危機。」


 


曾經湖南衛視的幾個著名主持人一起接受過一個採訪,其中有一個問題問到汪涵:「你跟何老師究竟誰才是湖南衛視的一哥?」


 


汪涵看著旁邊的何老師哈哈大笑:「當然何炅是一哥。」


 


採訪者繼續追問:「那麼你呢?」


 


汪涵淡定自然地回答:「我是他大哥。」


 


一句話既不讓自己失了面子,也為別人保全了尊嚴。




真正情商高的人,是在波瀾不驚的語言里,藏著鋒芒和底線。


 


就像汪涵一樣,你看得到他對工作的百分百投入,也看得到他在工作中體現出來的文化底蘊。






3




有「錢」任性


 


2010年,汪涵出版了一本叫《有味》的書,記錄了十種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其中有油布傘、木盆、古琴、香乾等。


 


這些東西代表了他對童年的記憶,以及對老一輩手工藝人的尊重。


 


汪涵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年輕的朋友關注正在慢慢消失的民間文化。




在節目中,他更是身體力行地大力宣傳傳統文化。


 


工藝美術大師、國畫大師、民間樂師,都曾受邀參加過《天天向上》節目。


 


不僅如此,汪涵還在長沙鬧市中,把自己的一處江景房改成書屋,並以父親的名字命名——培榮書屋。




200平米的房子被改造成三個閱讀區,滿滿幾面牆的藏書除少量由出版社和朋友贈送,其餘的都來自汪涵自購,僅供閱讀,概不出售。


 


汪涵曾說過:




「任何一個城市的高度都是工業文明的高度,於是我選擇在23樓開書屋。




我要嘗試用電梯的高度,把一些不願看書的人群隔離開,而真正願意閱讀的人他會自己去找

。」


 


低調的汪涵,從來不為書屋做任何宣傳,也不允許任何商業經營。




他說為了工作,自己開始大量看書。

因為舞台上的表現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讀書可以解決知識儲備的問題。


 


汪涵不止一次提到:




「讀書不在於多寡,也不在於快慢,而在於讀完之後有沒有下定決心去用。




如果一個人能實踐讀到的每本書中的一句話,就非常了不起了。如果能有一句話,由始至終貫徹一生,甚至比讀萬卷書要有用得多。」


 


除了讀書和情商,汪涵個人最大的魅力,還有一點是他在方言

傳承

上的付出。


 


他希望在省博物館建立一個湖南方言的館中館,進入其中就能聽到湖南各地方言,既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也有三四歲的兒童。


 


為了實現這個心愿,他跟妻子楊樂樂出資500萬元活動經費,全部投入到這個項目中。


 


他還自費籌建抗戰老兵資料庫,最後的成果也將無償捐給博物館。


 


妻子楊樂樂曾問他:「為什麼別人拿自己名聲賺錢,你卻拿名聲總乾花錢的事?」


 


汪涵擲地有聲回答:「有錢,任性。」


 


汪涵抗拒網路,排斥微博,甚至連郵件也要助手列印出來看。他認為人不能被電腦控制,他更喜歡從書本中尋找慰藉。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汪涵告訴我們,娛樂只是他的外表,文化才是他的信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




幸福就是很平靜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見過最成熟的男人是什麼樣子的?




最好的回答是:「像汪涵,面目清和,心有乾坤。做人做事總是恰到好處,不會鋒芒畢露也不用盡斂才華。」




汪涵曾說過:「

每個男人最開始就是一顆塵埃,因為一個女人,才會變成一座山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感謝妻子帶給他的力量,看到她我就覺得,我的天在那兒。


 


曾有採訪者問汪涵: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現在的人生狀態,你會選擇什麼詞?


 


汪涵回答:幸福。


 


採訪者又問:幸福是種什麼感受?


 


他回答:




幸福就是很平靜,一切事情都能夠在你的承受範圍之內,很自然地發生。




我個人覺得,相信美、追求美和擁有美,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下去唯一的理由。




我現在擁有美,我有那麼好的太太,那麼好的孩子,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給我帶來這麼豐厚的回報,大家似乎到目前為止還不討厭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曾經有人對汪涵說過:「如果你想生命之燈變得更亮,很簡單,加兩根燈芯就亮了,但是你亮的時間比別人短。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你的心量,能裝更多的油,裝更好的油,把內心的雜質去掉,更加純。」


 


我想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大概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一直沿著這個軌道走下去。


 


凡事隨緣,感受自己的內心,不忘初心。這或許就是汪涵的人生給我們最大的感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專訪汪涵》,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8期
[2]《汪涵,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9期
[3]《鄉紳向上》,封面人物,2015年第5期


[4]《別羨慕汪涵的人脈,去學習他的為人》,陳果,2015年第12期


[5]《汪涵:代表中國6張新面孔之一》,世界報,2008年第1期
[6]《中國最美50人之一》,新京報,2016年第38期
[7]《汪涵的經歷》,中國寧波網,2016年第2期




作者簡介: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r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傳媒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篩選好書、過濾爛書,打開知識的邊界。授權請聯繫出處。




- END -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小F!




其實只要簡單的幾步操作,將小F

置頂

起來——






更多近期娛樂時尚熱文,訂閱FA

SHIONT

RIP:



回復「1」查看:

白敬亭人設崩塌?網友:他早就崩了!


回復「2」查看:

頂著天賜的神顏,拍戲卻比誰都拚命,56歲的他,有誰不愛!



回復「3」查看:

鄧超為新戲暴瘦40斤,暈厥6次,網友:「這是鄧超?簡直是中國版阿米爾汗!



回復「4」查看:

《延禧攻略》演員被罵到關評論、周海媚被diss到退出微博,竟然是因為演得太好......



最有態度的時尚, 最有觀點的八卦


FashionTrip,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長按添加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ashionTrip 的精彩文章:

深夜對方撤回一條消息,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從來不找男朋友要錢的女生,有話想說」

TAG:FashionT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