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元月,後周太祖郭威去世,養子柴榮(郭榮)繼位稱帝,史稱後周世宗。北漢主劉崇聞訊,認為滅周的時機已到,他摒棄 「禮不伐喪」的古訓,聯合契丹,大舉南下。

二月,後漢主劉崇親率精兵三萬會和契丹大將楊袞的萬餘騎兵自團柏(今山西祁縣東)南下,兵鋒直指後周重鎮潞州,潞州守將主動出擊,被擊敗,北漢契丹聯軍趁勢包圍了潞州。

形勢危急!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後周世宗

周世宗見強敵壓境,主張親征禦敵,朝中大臣多不支持,宰相馮道也極力勸阻。

馮道歷仕四朝十帝(加遼太宗為五朝十一帝),或官居宰執,或位列三公,皆位極人臣,號稱「不倒翁」,堪稱千古奇人。馮道苟全亂世、處事圓滑,此次力阻世宗親征,朝臣都很意外。

周世宗說:「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御駕親征,朕怎麼敢苟且偷安!」(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馮道:「陛下您看看自己是唐太宗嗎?。」(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

周世宗說:「朕的大軍討伐北漢,猶如大山壓頂,劉崇是抵擋不住的。」(以吾兵力之強,破劉崇如山壓卵耳!)

馮道:「陛下看看自己是大山嗎。」(未審陛下能為山否?)

周世宗被懟的非常不爽,但他還是力排眾議,御駕親征。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後周顯德元年三月(公元954年),周世宗親率三軍大舉出擊。此時漢軍攻潞州不克,南下高平,與周軍前鋒遭遇,漢軍見地勢不利,主動退至巴公原(今晉城東北)據守。

後漢主劉崇親率中軍坐鎮巴公原,以馬步軍都指揮使張元徽在東為左翼,契丹楊袞部在西為右翼,軍容甚盛,擺開決戰陣勢。

周世宗求戰心切,督軍奮進,由於主力推進過快,後軍河陽節度使劉詞所部未能及時趕到,致使周軍兵力不及北漢契丹聯軍。但周世宗毫無懼色,在戰場上展開了他的大軍。

後周方面以都指揮樊愛能、何徽為右翼居東,對陣北漢軍張元徽部。大將白重贊、李重進為左翼居西,對陣契丹軍。以向訓、史彥超領精騎居中,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領禁軍保衛周世宗督戰。

劉崇見周軍兵少,很是得意,認為光憑北漢軍力即可取勝,他驕傲的表示自己就可擊敗周軍,讓契丹軍在一旁觀戰即可。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北漢大將張元徽首先發起攻擊!

張元徽為北漢驍將,麾下騎兵極為精銳,他以精騎千餘猛衝周軍右翼,周軍樊愛能、何徽難以抵擋漢軍凌厲的攻勢,帶著麾下騎兵大敗而逃。眼見騎兵崩盤,周軍右翼千餘步兵大為驚恐,紛紛放下武器,口呼「萬歲」,向北漢投降。

周軍右翼瓦解,戰況危急!

周世宗見狀,親率禁軍督戰,禁軍將領趙匡胤大呼:「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鼓勵將士們奮戰殺敵。趙匡胤又對張永德說,「賊氣驕,力戰可破也!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請引兵乘高西出為左翼,我引兵為右翼以擊之。國家安危,在此一舉!」趙匡胤與張永德各引精騎兩千,兵分兩路發起反擊。

趙匡胤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殺入敵陣,受到趙匡胤的鼓舞,後周將士無不以一當十,浴血廝殺。周軍越戰越勇,遏制了漢軍的攻勢。

五代第一血戰,趙匡胤一戰揚名

趙匡胤

劉崇此時才知道周世宗就在敵方陣中,便派人褒獎鼓勵張元徽,催他繼續猛攻。張元徽大為感奮,親率麾下精兵猛攻周軍戰陣,不料馬失前蹄,張元徽摔落下馬,被周軍殺死。

這一偶然事件,成為了此戰的轉折點。

張元徽為北漢名將,北漢將士聽聞他的死訊,士氣大挫。此時風向也有利於周軍,周軍將士奮力衝殺,漢軍終於不支,全線敗退,劉崇高舉紅旗,試圖聚攏敗兵,無奈兵敗如山倒,很多漢軍頭也不回的往北邊逃去,劉崇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攏住了萬餘敗兵,勉強站住了陣腳。楊袞既畏懼周軍的聲勢,也恨劉崇的狂妄,見戰局不利,引兵退回了契丹。

同樣逃的頭也不抬的還有周軍的樊愛能、何徽,他們一邊逃一邊搶掠後方的輜重,邊逃邊搶,邊搶邊喊,「契丹大軍來了,官軍敗了,剩下的都投降了!」嚇的負責押運的民伕四散奔逃。樊愛能、何徽逃著逃著迎頭撞見了趕來助戰的河陽節度使劉詞。樊、何二人不僅不知悔改還勸劉詞跟著他們一起逃跑,劉詞不聽,率軍趕赴戰場。

此時漢軍雖敗,倒也在劉崇的組織下,重新結成陣勢,周軍這邊也筋疲力盡、損失慘重,難以再發動進攻,兩軍形成對峙,戰場出現了難得的平靜。此時,劉詞的後軍趕到,周世宗大喜,憑藉著劉詞的生力軍,周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北漢軍已是強弩之末,那經得住新銳之師的猛攻,很快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劉崇帶著百餘隨從狼狽奔回太原。

戰後,周世宗處決了樊愛能、何徽等臨陣脫逃的將領,提拔趙匡胤為殿前都虞候,自此軍紀肅然,聲威大振。經此一戰,後周世宗站穩了腳跟,雄心勃勃的踏上了混一天下的征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