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歪把子」在當時八路軍手裡可是個寶貝,殊不知就是一款廢柴機槍

「歪把子」在當時八路軍手裡可是個寶貝,殊不知就是一款廢柴機槍

「歪把子」輕機槍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款日本武器,這個名字的由來跟它的槍托向右彎曲有關。「歪把子」輕機槍的正式編號是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口徑6.5毫米,因於日本大正天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但這款槍長期以來備受詬病,排除一些感情因素,該槍過於明顯的缺點才是主因。

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是日本在1922年(即大正十一年)定型生產並裝備部隊的一型輕機槍。「歪把子」是中國給日軍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起的一個俗名。「歪把子」這個俗名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造型上的本質特徵。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採用了類似傳統步槍槍托的槍頸,同時由於其瞄準基線偏於槍面右側,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準時過於向右歪脖子,所以將本來就十分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以使槍托的位置能滿足抵肩據槍瞄準。這就是「歪把子」的由來。

在中國一般老百姓當中,說得清日本鬼子武器型號、年式的雖然不多,但提起「歪把子」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有的場合 「歪把子」甚至成了老式輕機槍的代名詞。「歪把子」是中國廣大抗日軍民。二戰中,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問題,不能適應作戰需要,被1936年(昭和天皇十一年,日本神武紀元2596年)定型的用30發彈夾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

從「歪把子」的結構設計上看,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一是力圖最大限度地遵從,並且創造性地實現軍方對戰技性能的要求;二是力圖最大限度地吸收,並且創造性地運用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槍械原理。在自動方式上 「歪把子」採用了導氣式工作原理,其自動機組件的總體結構以及動作原理,基本上是當時乃至當今世界各國機槍普遍採用的方式。

歪把子就像汽車發動機,離不開潤滑油,要經常加油,由於當時潤滑油稀少,爺爺經常用菜油潤滑,不然開槍的時候會卡住,不是槍機卡住,而是彈匣卡住,特別是最後一發子彈入膛以後,彈匣條會從下面的小洞掉下來,這時候經常卡住,而且由於是5發子彈一彈匣的重疊裝6排,這槍打起來又有個毛病,它會每打5發子彈就停頓一下,那是舊彈匣條掉下去以後新5發彈匣掉下來的時間,會頓挫一下,聽起來就是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有經驗的人可以聽出快沒子彈了!

總的來說 「歪把子」是一挺獨具特色的機槍,但也的確不是一挺性能良好的機槍,最終還是被彈匣供彈的九六式6.5mm輕機槍所取代。戰爭中,對於武器的要求很簡單,能夠幫助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從肉體和精神上摧垮一個敵人,讓他們獲取戰爭的勝利。在實戰中,歪把子輕機槍的故障是非常多的。尤其漏斗式的結構,導致供彈結構是開放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古代日本人為擺脫身材矮小,以獻身給宋朝人為榮,多年後成果顯著
車門可以擋住子彈嗎?電影都是忽悠人的,躲在後面是不安全的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