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暗定嘉慶為儲君,本是最高機密,卻抄襲雍正一小動作欲蓋彌彰

乾隆暗定嘉慶為儲君,本是最高機密,卻抄襲雍正一小動作欲蓋彌彰

向敬之

乾隆三十八年冬,大清王朝確實發生了一件大事。

《清高宗實錄》卷九百四十六記載,當年癸亥冬至日,朝廷要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乾隆做了史無前例的配套性安排:「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西陵、景陵、泰陵。上命皇十五子顒琰祭孝賢皇后陵。」

前二款並不新鮮,但,第三款暗藏玄機。

當時,大臣應該深感莫名,而皇子們也心有猜忌。

乾隆暗定嘉慶為儲君,本是最高機密,卻抄襲雍正一小動作欲蓋彌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乾隆漢服圖

那時的皇十五子,還名叫永琰。顒琰之名,為乾隆六十年九月正式冊立其為皇太子時所改的。乾隆不希望嗣君登基後,效仿皇祖雍正大興避諱運動,改掉自己的文化創意和政治寓意(如永琮、永璂,前者有光宗耀祖之意,後者有永固基業之望。永璉之名是雍正取的,不能計入乾隆功勞,但他是先帝屬意的繼承者),故而先發制名。

結合此前的冬至日祭祀人員安排,這一年的新舉措,就是一個大動作。

以往只有乾隆至圜丘祭天,多了齋戒三日一項,而很少安排祭祖陵和孝賢皇后陵。平時祭孝賢皇后陵,也都是派遣官員肩負重任。

皇子代表皇帝,祭祀元後,破了天荒。

在諸皇子中,永琰還不到十五歲,比他年長的還有皇八子永璇(二十九歲)、皇十一子永瑆(二十三歲)和皇十二子永璂二十三歲,以及出繼做了郡王的皇四子永珹(三十六歲)和皇六子永瑢(三十二歲)。

無疑,乾隆帝有特別的政治用意。

五年後,乾隆帝欲蓋彌彰地重提舊事,驚動朝野。

既然乾隆聲稱三十八年冬已行密建皇儲之事,大臣們很快聯想到皇十五子永琰即其暗定儲君。

因為永琰之母魏氏(還未抬旗入滿改姓魏佳氏),當時是乾隆最愛的寵妃,又是後宮地位最高的皇貴妃,有再度新立為後的可能,以實現子憑母貴。

最主要的是,乾隆作為皇子時,有過前兆。

乾隆暗定嘉慶為儲君,本是最高機密,卻抄襲雍正一小動作欲蓋彌彰

雍正像

雍正元年十一月「己丑,聖祖仁皇帝期年大祭,上親詣奉先殿行禮,復詣壽皇殿瞻拜聖祖仁皇帝御容,行禮盡哀。上命皇四子弘曆祭景陵」(《清世宗實錄》卷十三)。

雍正擔心反對派對其出行不利,或途中暗殺,或京師政變,故而推出最終揭曉的暗定儲君弘曆,作為雍正祭陵的代表人。

弘曆的儲君身份雖未公開,但在雍正心裡已然是繼承者。

此事,發生在雍正秘密建儲的三月後。

而乾隆密建皇儲之際,特別地派出齒序不居長但生母地位高的永琰,自然有深意。

當然,乾隆考慮已久,為了不泄密,在一年前就做了輿論渲染。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永琰十三歲生日,乾隆特發上諭:「皇十五子年已長成,業經賞與端罩,致祭奉先殿,亦著開列。」(《清高宗實錄》卷九百二十一,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庚戌)

端罩,即清代一種服飾。這不是亂穿的,有嚴格的制度規定,皇帝、諸王、重臣等在冬季時替代袞服、補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翻毛外褂,圓領、對襟、平袖、長及膝、左右垂帶。

乾隆提前給永琰安排了出行服裝,且安排到奉先殿觀摩皇帝如何致祭的程序。

可以說,乾隆不露聲色地給永琰上了一堂儲君代祭課,為一年後其正式出場做了準備。

乾隆對永琰的父愛特別,也是皇恩浩蕩。

乾隆暗定嘉慶為儲君,本是最高機密,卻抄襲雍正一小動作欲蓋彌彰

嘉慶道裝畫像

而在事實上,乾隆並不放心。所以,他在乾隆四十三年宣示已行建儲之事時,說:「是年冬至南郊大祀,命諸皇子侍儀觀禮。因以書立皇子之名,默禱上帝,如其人賢,能承國家洪業,則祈祐以有成。若其不賢,亦願潛奪其算,毋使他日貽誤,予亦得以另擇元良。」(《清高宗實錄》卷一千〇六十七,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丁未)

值得注意的是,奉命致祭孝賢皇后陵的永琰,是否參加了乾隆主祭的南郊大祀?

如果他在孝賢皇后陵前同時致祭,也就作為特例缺席南郊大祀。

如果他先參加南郊大祀,然後致祭孝賢皇后陵,乾隆再次預演,以裨益他有特別表現。

至於乾隆所言,若其不賢,讓老天奪走他的性命,那主要是說給質疑的天下臣民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雍正創軍機大臣位高權重,乾隆帝為何要兩選低級官員,打臉和珅?
雍正以頂級哀榮酬謝老十三,卻不知他的兩個兒子成為了乾隆的對手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