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各個年齡段怎麼去「愛"孩子,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各個年齡段怎麼去「愛"孩子,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原標題:各個年齡段怎麼去「愛"孩子,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對孩子,多鼓勵,不要總是「教導」!

在日常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遇到過孩子做錯事情第一反應就是說孩子有什麼不對,也肯定是去責罵孩子,而不是去問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有極少的家長會認識到可能是家長自己自身的問題而導致,所以很難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通過這些事情把孩子的缺點不斷放大,所以也就給孩子就貼上了「不聽話」的標籤。


所以孩子犯錯家長該先問清楚是怎麼回事,孩子有什麼地方做的很好,也就是說有哪些優點,然後缺點是什麼,父母該怎麼去處理,不過更多的還是要寬恕和幫助。


不過很多家長也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導致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和家長對立,以至於用自殺來逃避家長的懲罰。


各個年齡段怎麼去「愛"孩子,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愛等於陪伴,等於教練,等於尊重。


(一)0-6歲,愛等於陪伴


1、智力的塑造:0-6歲智力發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歲前形成,聰明不是腦細胞有多少,而是腦細胞間的連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腦神經元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發達。

2、情感培養:左腦發達:是邏輯思維強,右腦發達:是創造性思維強,想像力培育,以及完整的情感培養才會有完整的人格表現:這個時間段,不要對孩子約束太多,陪他玩,讓他贏。培育他的溫暖感。


3、性格的塑造:建立概念,知對錯,把教育放在故事裡,少講道理。有句話說到:習慣於有求必應,必致驕橫無禮;習慣於有求無應,必致自卑消極。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這一點上家長要提起重視。


(二)6-12歲,愛等於教練


1、自信養成:一定要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不是為了讓他成名成家。我們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2歲前要完成2萬次的肯定。讚美一定要及時、當面批評要在寬鬆中嚴肅,這裡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點夾在優點中講,批評夾在希望中講。做錯了,錯在哪裡?改掉一次錯,就會越來越好了。


2、習慣養成:重視細節,所有得到都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對自己誠實。

3、獎勵和懲罰:關注他的喜好,等到該獎勵的時候給他,讓他因肯定而感動。不當眾訓斥,保護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錯事,讓你生氣,也要把事情和愛分開,你犯錯,應批評和懲罰,但懲罰不是為了發泄不滿,而是為了教育,為了愛。每一次的教育都與愛連接在一起。


4、責任養成:獨立或依賴都是培養出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做完整。家長代替他做,卻無法代替一生;教會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5、玩與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好玩,才能好好學。


(三)12-18歲,愛等於尊重

他正走在一條以自我為中心的路上:我長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麼說話,就跟孩子怎麼說話。


1、家長和老師:別把老師的話當聖旨。讓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進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師告黑狀。讓孩子喜歡老師很重要。


2、學業和成績: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一時的成績,不能代表一生的成敗,不斷的成長,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萬不要因為成績差而讓孩子產生歉疚感、負罪感。


3、給平台:鼓勵去圖書館,培養閱讀的習慣。勵參加文體團隊活動。鼓勵在安全的前提下,行萬里路。讓孩子熱愛生活,參加暑期親子夏令營。


4、給榜樣:與誰同行,向誰學習。恰當的目標,鼓勵達成。多關心、多溝通、多撫摸。撫摸對孩子心理影響巨大,傳遞理解、信任、尊重。永遠記得讓家成為每個孩子心中溫暖的港灣,不要讓家成為競技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長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校長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