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後,口乾苦,牙齦腫痛,警惕「胃火」大,試試這3個小方法!
冬季,是一個容易「上火」的季節。
很多人,在早上起床後,經常是嘴巴干苦,口渴,甚至有異味。
還有一部分人,會經常牙齦腫痛。
此時,一定要注意,或許你「胃火」大了。
進入冬季,也就到了最適合「進補」的時節,此時,宜溫腎陽。
然而,溫腎陽過程中,人們普遍出現「內火」的情況。
此外,冬季人們胃口變好,有些人喜歡吃火鍋等辛辣食物,讓人產生「內火」。
此時,最容易引起「胃火」過旺,危害健康。
早起後,口乾苦,小心胃火大
胃火,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胃熱」。
胃火熾盛,則腐熟功能過於亢進,熱盛火熾,多消爍津液,而致燥熱內結,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口臭、口乾等症。
所以,一旦,早起後,出現口乾苦的情況,要注意是否是胃火大了。
尤其是,在進食過多辛辣油膩之物後,出現此類情況,胃火大的可能性很高。
此時,一定要助於清胃火。
牙齦腫痛,小心胃火過大
胃火大,還會導致牙齦腫痛。
《辨證錄》卷三曰:「人有牙齒痛甚不可忍,涕淚俱出者,此乃臟腑之火旺,上行於牙齒而作痛也」。
這裡所說的臟腑,主要指的是「胃」。
胃火內盛,火氣上沖,容易出現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口氣穢濁。
胃火熾盛,循經上蒸齒齦,「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於齒牙,故牙齒痛,牙齦紅腫較甚。
因此,一旦出現牙齦腫痛,又沒有牙周疾病,那麼,胃火大的可能性很大。
進一步判斷,胃火大,還有這幾種表現:
1、容易便秘,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2、出現口臭,口腔異味。
3、容易飢餓,吃的多,餓的快。
4、容易口渴,喜喝冷飲。
5、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酸苦黃水等。
降胃火,試試3個小方法,快速降火
方法一:自製一杯茶,蒲公英苦丁茶
材料:蒲公英葉子、小葉苦丁、荷葉
做法:
1、蒲公英葉子,洗凈後,瀝干,切段,烘炒至干,備用;
2、小葉苦丁,洗凈,瀝干,手撕碎,烘炒至干,備用;
3、荷葉,洗凈,瀝干,手撕碎,烘炒至干,備用;
4、將干制蒲公英葉、荷葉、小葉苦丁,按照2:1:1的比例,混合均勻;
5、每次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隨時可見,藥用價值高,根據《本草新編》記載,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葯,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
蒲公英,入胃經,補脾和胃,瀉火,對食滯化熱、脾胃濕熱及胃火熾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脹滿、嘔吐吞酸等皆有效。
小葉苦丁,也是常見植物,用其泡水,可清胃火,消暑熱。
現代臨床應用表明,苦丁,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之效。
荷葉,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用其泡水,可清熱、去火、解暑、利濕、開胃之效,有助於改善便秘。
因此,胃火大,用三者搭配,泡水代茶飲,可以快速降胃火,改善各種不適。
方法二:熬煮一碗粥,綠豆粥
材料:綠豆、粳米
做法:
1、綠豆,洗凈後,泡1小時;
2、粳米,淘洗乾淨;
3、二者一起煮粥食用,即可。
綠豆,生活中十分常見,可以說每家都會有。
中醫認為,綠豆,味甘,性涼,可以幫助去胃火,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利水消腫之效,可以幫助去胃火。
所以,胃火大的人,不妨用綠豆煮粥,試試看。
方法三:按揉一穴位,內庭穴
位置:腳背第2、3個跖骨結合前方凹陷的地方。
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之效。
經常按揉內庭穴,可很好的去胃火,改善牙痛、咽喉痛等。
此外,早上七點到九點,胃經旺盛,此時,按摩內庭穴,去胃火,效果更佳。
按揉方法:
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內庭穴1分鐘,然後,輕輕的揉動,感到穴位有酸脹感就可以了。
胃火,還要做好這幾點:
1、少吃辛辣之物
胃火大,一定要注意管住嘴,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食物,有助於改善胃火。
在寒冷的冬季,更要注意,少吃麻辣火鍋、川菜等,避免胃火過大。
2、不熬夜,不賴床
熬夜,作息不規律,都會導致胃火更大。
此外,早起賴床,不利於胃部健康。
所以,胃火大的人,要注意不熬夜,不賴床,吃早餐。
3、多喝水,小口慢喝
日常要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有助於潤燥去火,改善火大的情況。
4、多吃新鮮蔬果
新鮮的蔬果有益去胃火,如李子、西瓜、蓮子、銀耳等。
5、泡泡腳
用熱水泡腳,讓足部有微熱感,且泡到微微出汗,可以幫助人把火氣往下帶。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尿酸太高,會出現4種表現,若1個也不佔,說明尿酸控制的還不錯
※寒露時節,做好「三防」,記住「兩句話」,安度「多事之秋」!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