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年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展戰略論壇舉行

2018年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展戰略論壇舉行

2018年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展戰略(無錫)論壇在江南大學舉行 江南大學/供圖

2018年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發展戰略(無錫)論壇在江南大學舉行。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全國各地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和有關高校的專家學者近30人參加會議。

朱慶葆介紹說,江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有兩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是一所以工科見長的大學。長期以來,在江南獨一無二、底蘊深厚的文化浸潤下,江南大學養成了鴻山飛鳳般的靈秀氣質與太湖神黿般的靈瑞氣象。學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一些學科和專業發展建設情況良好,哲學社會科學科研經費大幅增長、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設穩步推進、高等級科研項目數量逐年攀升、高層次獎項不斷湧現、高端智庫諮詢服務不斷被採納、發展特色逐步形成,走出了一條具有江南大學特色的人文社科發展之路,成為江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會議圍繞新形勢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發展戰略和期刊評價問題,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動學術創新與學術規範,對江南大學各有關人文社科學院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乃至師資隊伍建設,對推動江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學者分組至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展開交流研討。

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的交流中,《江海學刊》雜誌社總編輯韓璞庚說明了一篇採用率高的好文章必備的構成要素:創新是文章的第一要義,可從視角、邏輯、觀點、材料、方法和結論等多方面入手;研究目標刊物的選題、文風,做到有的放矢;強化問題意識,這包含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注重文獻支撐,它包括原著和二手文獻兩部分,要廣泛閱讀、勤于思考;嚴密的邏輯論證路徑,一篇好文章要有清晰的邏輯線索和論證過程;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貴州社會科學》主編黃旭東、安徽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楊根喬、《天府新論》主編張志懷等在發言中就論文寫作和投稿需要重點關注的事項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在人文學院,《文史哲》副主編劉京希、《青海社會科學》常務副主編馬勇進、《江淮論壇》主編沈躍春、《晉陽學刊》編輯路強介紹了所在期刊的發展情況和選題偏好。劉京希提出,《文史哲》刊發文章注重以問題為導向統領文史哲三個學科,提倡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馬勇進介紹說,《青海社會科學》的欄目以學科為標準進行設置,出一般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期刊重點關注藏學研究、生態研究、」一帶一路」研究等選題。《江淮論壇》主編沈躍春表示,論文選題要有問題意識,保證學術水平和質量,同時要關注期刊的欄目與專題設置。《晉陽學刊》編輯路強提出,投稿前要了解雜誌發稿的傾向、偏好及其長期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投稿,增強命中率。

在外國語學院,《東嶽論叢》主編王波、《雲南社會科學》編輯部副主任杜雪飛、《江淮論壇》辦公室主任周曉紅、《甘肅社會科學》副主編巨虹對各自期刊的性質、欄目、編輯部選稿、評審的流程等作了介紹。針對外國語學院發文難的現象,他們從審稿者的角度進行了解釋,並強調了深入的理論分析與創新的思想觀點的重要性,要保持創新精神,尋求在某一領域實現突破,在研究視角方面,可以考慮文化產業、文化建設、跨學科研究等方向。

來自全國各地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和有關高校的專家學者近30人參加會議 江南大學/供圖

在商學院,《江海學刊》編輯陳如勇、《青海社會科學》副主編張前分別介紹了自己期刊定位、投稿要求、審稿標準及流程等。南京大學社科處處長王月清介紹了南京大學的論文發表情況,建議南京大學和江南大學的商學院多交流、多產出標誌性科研成果;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任王文軍介紹了近年來CSSCI期刊篩選及資料庫建設情況,希望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提前籌劃安排,重視論文發表質量,多發表有顯示度、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同時建議學報欄目統籌整合,優勢學科關聯特色欄目,集中精力辦有特色的學報,擴大學報影響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經濟》2018年第9期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