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鬥彩經典器型之鬥彩罐鑒賞

鬥彩經典器型之鬥彩罐鑒賞

明成化 鬥彩海水異獸紋罐

高11.8cm,口徑6.6cm,足徑8.8cm

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腹部繪四隻海獸及海水江崖、朵雲紋。肩與近底分別繪下覆、上仰蕉葉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天」字款。

此罐胎體輕薄,透光度強,從內壁可窺見外壁的紋飾。裝飾以紅彩和青花為主色,黃彩和綠彩為輔,明麗悅目。畫面海水洶湧,浪花飛濺,海獸形體由象頭、獅身組成,騰空而起,兇猛異常,體現出明代成化時期景德鎮御器廠制瓷工匠高超的繪畫技法。

此罐因外底書「天」字,俗稱「天字罐」,是成化鬥彩瓷中的名品。這種成化鬥彩天字罐一直珍藏於宮中,清雍正、乾隆時宮廷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罐」或「成窯天字罐」。除海水異獸紋,有的天字罐以海馬紋、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做主題紋飾。

明成化 鬥彩海水龍紋「天」字蓋罐

高13.3cm,口徑8.7cm,足徑11.2cm

故宮博物院

罐短直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蓋平頂無紐。罐外施鬥彩紋飾:肩部及近足處飾仰覆蕉葉紋,腹部飾海水雙龍紋,蓋頂飾海水龍紋。

此器胎體細膩潔白,釉汁瑩潤平滑,紅、綠、黃諸彩搭配,諧調亮麗。罐蓋與罐體的色彩和紋樣有別,是清雍正時期所配。罐底青花楷書「天」字,故有「天」字罐之稱。

明成化 鬥彩開光折枝蓮花紋罐

通高12.7cm,口徑6.2cm,足徑6.5cm

清宮舊藏。

罐直口,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肩部和近足處分別繪覆、仰月花紋。腹部均飾五個菱形開光,開光內繪折枝蓮紋,開光之間隔以上下呼應的折枝蓮和花葉紋。罐附平頂圓蓋,蓋面微隆起。蓋面繪上小下大正方形成90°角疊放,小正方形的中心繪朵花,四角均繪如意頭紋。蓋周邊繪礬紅彩卷草紋。青花發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紅、綠、黃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開光是瓷器裝飾方法的一種,系指在器物上先用線條勾描圓形、菱形等區域,然後在區域內描繪圖案。這一技法能夠起突出圖案主題的作用。擅用開光技法進行裝飾是成化鬥彩瓷器的一個特點。

明成化 鬥彩寶相花紋蓋罐

通高19.7cm,口徑7.9cm,足徑8.4cm

故宮博物院

此罐為目前所見成化鬥彩罐中形體較大者。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淺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肩部與頸部分別繪如意頭紋和蓮瓣紋。腹部繪六組團狀折枝蓮托寶相花紋,團花間隔處上、下間繪對稱朵雲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附蓋並非原偶,查《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可知,此罐上的蓋子當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陶官唐英奉旨所配。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荷花罐」。蓋頂繪佛杵紋,環以相間排列的朵雲和朵花,周邊繪如意頭紋。

此罐造型娟秀,與靈動活潑的團狀圖案相配,可謂相得益彰。所施釉上彩以紅、綠彩為主,局部使用黃彩,給人以清麗優雅之美感。

明成化 鬥彩開光折枝蓮紋罐

高12.6cm,口徑6.3cm,足徑6.5cm

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腹部四面菱花形開光內繪折枝蓮花,以花葉和折枝蓮相隔。肩與近底處分別繪變形蓮瓣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 「大明成化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罐形體秀美,胎質潔白細膩,厚薄均勻,色彩豐富,以填彩為主,點彩為輔,紋飾描畫工整。此種成化鬥彩罐除了畫折枝蓮紋外,還見有畫菊蝶紋、寶相花紋者。

明成化鬥彩的造型皆小巧,無大器。從現有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看,最高的瓶僅高19厘米,罐一般高8—19厘米。無論何種器,其器形都具有圓潤端莊、清雅雋秀的特色。

明 成化 鬥彩纏枝蓮紋罐

通高8.3cm,口徑4.3cm,足徑6.5cm。蓋口徑5.6cm

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豐肩,圈足。口外有青花雙弦紋兩道,均填以黃彩。肩上以青花繪下覆蓮瓣紋一周。罐身以青花繪纏枝蓮花6朵,莖、葉為綠色。脛部繪一周上仰蓮瓣紋,近足處有黃彩及青花弦紋各一道。足內青花楷書「天」字,俗稱「天字罐」。蓋平頂,中央青花繪圖案式團蓮一朵,上敷紅彩,外環以青花雙線,線內填黃彩,蓋邊飾青花捲枝紋一周,近口處亦繪青花雙線一道。

此罐造型端莊秀麗,色彩鮮艷柔和,是明成化時瓷器的典型器。

明成化 鬥彩團花菊蝶紋罐

通高11.1cm,口徑5.3cm,足徑5.6cm

清宮舊藏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肩及頸部均繪青花水波紋,水面漂浮紅、黃、綠相間排列的團花,寓意落花流水。腹部繪團狀菊花蝴蝶、菊花蜜蜂,上下交錯排列,間以朵花。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罐上的全部紋樣均先以青料勾畫輪廓線,凡花卉均以綠彩填塗莖葉、以礬紅彩或黃彩填塗花朵。蝴蝶或蜜蜂翅膀填塗綠彩、紅彩或奼紫彩。其中最具特點的是奼紫彩,亦稱差紫彩,施彩較厚,表面乾澀無光,故有「差紫濃厚卻無光」的說法,為成化鬥彩所獨有。

罐所附之蓋應為清代乾隆時景德鎮御窯廠奉旨所配。蓋面繪團狀菊蝶紋,周邊繪折枝花紋,其上所填洋黃和豆綠彩是成化鬥彩瓷器上所不見的。其填彩技法也不同於成化鬥彩填彩時彩料常溢出輪廓線的的率意風格,而是嚴格控制在青花雙鉤圖案輪廓線內。

查《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可知,此罐上的蓋子當為乾隆十三年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奉旨所配。此罐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菊罐」:「(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初二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張玉交:宣窯青龍白地罐一件、宣窯青花白地花囊一件(銅膽)……成窯五彩菊罐一件、成窯五彩荷花罐一件、成窯五彩罐一件……宣窯青花白地豆一件。傳旨:著交唐英各照樣配蓋一件,其罐與花囊不可持去,另做樣帶去,仍將罐與花囊在原處陳設。欽此。」(江西)

清雍正 鬥彩雲龍紋蓋罐

通高10.4cm,口徑5.7cm,足徑7.8cm

故宮博物院

罐小口,矮直頸,豐肩,上腹圓鼓,下腹斜收,底內凹成圈足,帶蓋。蓋面微現弧度,直壁,面飾青花飛龍一條,壁繪鬥彩朵雲紋。器腹部飾青花三爪飛龍兩條,間以綠彩朵雲,肩、脛處以黃、紅、綠彩分別繪覆仰蓮瓣紋,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此罐造型模仿成化鬥彩「天」字罐,規整端莊。所繪飛龍形象生動,動感強烈,色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綠彩為主,清逸秀雅,是雍正時期御窯廠在模仿成化鬥彩基礎上的創新之作。

清雍正 鬥彩團花菊蝶紋蓋罐

通高10.4cm,口徑5cm,足徑5.4cm

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豐肩,瘦底,圈足。罐身主題紋飾分上下兩行各四團花,交錯排列。團花上半為一蝴蝶,下半托菊花2朵及枝葉。團花之間繪折枝蓮紋。肩及足際分別繪青花海水紋一周,其上繪各色花8朵。蓋面中央繪一團花,立牆飾折枝蓮花4朵。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瓷器上用團花紋始見於隋代,宋臨汝窯青瓷刻、印團花較多,明宣德、成化、隆慶三朝的青花瓷器與清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上團花均十分流行。

成化鬥彩以做工精細、小巧玲瓏、且傳世品稀少為世所珍重。清康熙後,各朝官窯均有仿成化鬥彩的作品。此蓋罐即雍正官窯仿成化鬥彩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造型、胎釉、圖案均按成化真物仿製而成,體現出雍正時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

清乾隆 仿成化鬥彩天字蓋罐

高7.5cm,口徑3.5cm,足徑6cm

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短頸,豐肩,腹下漸收,平底淺足,平頂直邊圓蓋。通體以鬥彩為飾,口沿繪一道青花弦線,肩部及近足處繪蓮瓣紋,腹部繪六朵纏枝蓮紋。蓋面以青花繪蓮花紋。底白釉,中心青花書「天」字楷書款。

鬥彩天字罐出現於明成化時期,因其器底書有「天」字,故名。此罐造型、紋飾、款識皆仿成化鬥彩天字罐,胎釉細潤潔白,色彩清新雅緻,為清乾隆時期仿成化鬥彩器中的精美之作。

溫馨提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華古玩藝術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中華古玩藝術網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品、歷史人文、茶道、香道、盆景

插花藝術、旅行攝影、心靈雞湯、養生美食

服務與合作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聖約翰2018加拿大藝術品拍賣會
國慶節快樂,向祖國致敬!盛世華誕,六十九載!

TAG:中華古玩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