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印度「東向行動」路上,越南有多「關鍵」?

印度「東向行動」路上,越南有多「關鍵」?

印度總理莫迪(右)與越南總理阮春福(圖源:東方IC)

11月18日至20日,印度總統科溫德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科溫德2017年7月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東盟國家,也是其對印度以東國家的首次國事訪問,足見其對越南的重視。此訪中,科溫德與越南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在越南國會發表演講稱讚「越南是印度『東向行動』的關鍵」,並簽署多項合作諒解備忘錄,標誌著印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持續深化。

從1972年建交到2003年建立「面向21世紀全面夥伴關係」,從2007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再到2016年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印越戰略合作不斷深化。這重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層互訪熱絡。根據印度外交部關於印越關係的資料,2011年以來兩國之間幾乎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互訪,就雙邊戰略合作「舉旗定向」。2018年,雙方高層互動尤其頻繁,1月和3月,越南總理阮春福和時任國家主席陳大光先後訪印,加上此次印總統科溫德訪越,可謂一年之內三次高層互訪。二是經貿合作潛力巨大。目前,印度已經是越南前十大貿易夥伴,2017年雙邊貿易額為128 億美元。2018年5月,雙方經貿部門簽署《經貿合作諒解備忘錄》,就貿易便利化、促進投資等提出具體舉措,有望進一步促進經貿合作。三是防務安全亮點突出。雙方於2015年簽署《印越防務關係願景聲明(2015-2020)》,於2016年簽署《關於分享白色航運信息的技術協定》《提供高速近海巡邏船的協定》,且設有年度的副部級防務政策對話、海軍參謀對話等機制,防務安全合作成為印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一大亮點。

印越戰略合作持續深化,既有歷史上兩國友好關係的源遠流長,更有兩國基於客觀地緣環境及各自國家戰略的現實考量。

一是兩國對外戰略的契合。經過近30年的演進發展,印度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東向政策」在地域上由東盟擴向東亞,在領域上由經貿延展至安全。在此過程中,得益於其在獨特的地緣位置和在地區安全事務中的重要地位,越南在印度「東向政策」中的地位自然不斷上升。特別是莫迪2014年上台後,將「東向政策」由「向東看」升級為「東向行動」,而越南作為印度「東向政策」的「關鍵」,勢必成為印度倚重對象。地理上相對鄰近、經濟上穩步崛起、外交上戰略自主的印度,是越南多元化大國外交的重要對象。

二是地緣情勢變化的驅動。當前,印越面臨的地緣情勢變化主有一個重要牽引力:美國「印太戰略」的推進。美國2017年底正式拋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從戰略、軍事、經濟等多層面予以推進,試圖構建以現有同盟體系為基礎、新的地區夥伴為補充的印太安全網路。在此過程中,美大幅提升與印、越的雙邊合作,客觀上促進了印越走近。

三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如前所述,印越經貿合作已有較好基礎,但與政治、防務等領域相比,經貿合作相對而言是「短板」。近年,印越日益重視挖掘兩國經貿合作潛力,提出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50億美元的目標。隨著印度鼓勵私營企業「走出去」,持續推進地區互聯互通戰略,不斷提升本國製造業能力,越南逐漸成為印度對外投資和貿易的重要市場。與之相應的是,越南在油氣、通信、汽車等領域,也需要吸引印度投資。

總之,地緣情勢的變化、發展戰略的對接、對外戰略的契合,是印越戰略合作的三大驅動因素,決定了印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可預見未來仍將持續深化。

(文/樓春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埃爾多安:15名特工進入領事館後立刻毀壞了監控
奧巴馬演講批現任總統搞民族主義 丹麥王妃現身捧場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