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黑茶易得老茶難求

黑茶易得老茶難求

黑茶易得老茶難求

黑茶被稱為能喝的古董,以陳為貴。如果將新茶比喻作儀態萬千、風情萬種的青春女子,那麼老茶則如歷經磨鍊、神通廣大之得道高人。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喝老茶的風氣逐漸盛行,黑茶以其特殊的陳香韻味一直以來受到不少茶友的追捧。對於愛品老茶的人而言,老黑茶是一種帶有記憶沉澱的茶品,是時間堆積的味道。

藏諺云:「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藏胞早在千百年的飲用中發現了黑茶「清油膩、消熱毒」的功效。

安化黑茶在儲藏過程中,各種內含成分發生了緩慢而複雜的變化,如多酚類物質的氧化,茶黃素與咖啡因、氨基酸等物質等緩慢分解,這些都改變了黑茶內含物質的組成,導致香氣、湯色、滋味的改變。

老茶的湯色與滋味

安化黑茶在存放較長時間後,其品質會發生神奇的轉化,如陳年安化黑茶茶湯色澤逐漸變深,由橙黃逐漸向橙紅轉變,茶湯也變得晶瑩剔透。陳年安化黑茶特別耐泡,十幾二十泡不在話下。在滋味方面,陳年安化黑茶與新茶區別明顯,較之新茶更醇厚,更甜潤,隨著沖泡次數增多,茶味轉換的節奏、餘韻卻與新茶大相徑庭,雖然感覺茶味已淡,但雅緻的陳韻纏綿於唇齒之間,悠遠綿長,甜醇、爽滑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凸顯出安化黑茶的陳韻美感,也叫人對安化黑茶的神奇變化嘖嘖稱奇。

老茶的內含物質變化及藥理性

現存於世的黑茶,有百年歷史的黑茶,這種老茶在實驗室分析中發現,其蛋白質、茶多酚、氨基酸都接近消失。老茶,為何還讓人趨之若鶩呢?當茶性消失的時候,它的藥理性質卻在增強。比如,糖尿病患者一個病理表現是經常口乾,這種癥狀喝老茶才能得以緩解。

研究中還發現,黑茶在緩慢的微生物氧化過程中,咖啡因等有害物質逐漸減少,對人體的刺激度也隨之降低。經過十餘年以上後發酵的老茶,不僅口感醇厚,茶性也更為溫和。有個可以自行測驗的例子:睡前喝一杯濃茶,大多數人會感覺精神大振、睡意全無;但是連喝幾杯老黑茶,你的睡意一點不受影響,而且還不急著上廁所。另外,現在提有降脂減肥作用的天然飲品,有沒有哪一種不提黑茶?

老茶的茶氣更強烈

老茶醇和陳香,「茶氣」效應更強烈,品茶的人有一種輕汗沸面、身輕如燕的感受,被形容為如葯的效用。

從中醫的理論上來說,「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氣不斷在臟腑、經絡中運行,如果氣行不暢、阻塞,就說明通路上有阻塞,人就會發病,中醫形象地比喻「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老黑茶茶氣勁道,可以通過「行氣」的方法使多種阻塞打開(通常阻塞有氣結和麻、瘀、食積等等),所以喝完老茶常常會有打嗝通氣的反應,正是因為老茶的茶氣起到了疏通的功效。

「茶葉原料是基礎,生長環境是關鍵。製作工藝是保證,科學存儲得升華」的原則。黑茶由於長年累月的生長,不經人工干預,保持著原始性狀,肉質較厚,內含物較豐富,而且其角質層偏厚,抗逆性較強,比較耐泡耐煮),並保留傳統黑毛茶的渥堆工藝,但發酵程度較輕,旨在保留原茶的香氣和山野特徵。壓制時用蒸汽蒸濕後直接用石磨吊壓,不讓後期加工損害茶葉的品質。

由於黑茶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因此儲藏環境應做到"通風、乾燥、無異味",這樣黑茶才能在陳放過程中長久保存。黑茶是後發酵茶,它存放的時間越久其味越醇厚、甘爽、陳香。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份越久的黑茶其經濟價值越高,並且無保質期,因此,可個性化定製,結婚紀念、慶典紀念。收藏饋贈,傳情達意,長久保存。

一杯好的老茶,豐富而愉悅的滋味、強烈而剛猛的茶氣、持久而綿長的香氣。對於傾情於黑茶的人們而言,陳年黑茶是一種帶記憶的茶品,口感醇厚,沒有一點單薄的水感,茶湯入口陳香就慢慢的散開,特別是到喉部茶湯更加順滑、綿軟,還有淡淡的餘韻,回味無窮。

(分享茶道文化,認識喝茶養生,了解更多茶資訊,歡迎關註:黑白茶文化 微信公眾號:XinXueCiH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聽著音樂,喝著茶,輕輕鬆鬆調五臟!
人到中年,便是一盞淺醉的清茶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