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想退押金先買網貸,官號發土蜂蜜推廣文,ofo稱遭遇有預謀抹黑

想退押金先買網貸,官號發土蜂蜜推廣文,ofo稱遭遇有預謀抹黑

文︱AI財經社 李依蔓

編︱粱夜

儘管ofo目前仍然承諾押金「隨時可退」,但很多用戶發現退押金的過程十分不易。

北京的朱女士告訴AI財經社,上個月,她在網上信息的指導下,好不容易才在ofo官方 App上一個「非常不顯眼的位置」找到了「一行很容易被忽略的淺灰色小字」,申請退回199元押金。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重新登錄,她發現App上顯示因「原支付賬戶錯誤」而退款失敗。兩年前開始用ofo的趙先生則表示,他申請退回押金後一直顯示「退款中」,很長時間毫無進展。

 

據多名用戶反映,ofo押金的退款時間從過去的7個工作日延長到10個工作日,後來又延長到了15個工作日,有時20多天都無法到賬。也有一些用戶反映,在線客服沒有退押金的許可權,而ofo人工客服電話很難打通。

網友「小小小大米-」發微博稱,她11月3日申請了退押金,但一直沒有退款成功。為此,她給ofo客服打了100多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11月22日,她終於打通了這個電話,但客服告訴她當天是申請後的第14個工作日,還不滿15天,並掛斷了她的電話。

                       

 

11月21日,網友「yesterday是」看到關於ofo的負面報道後試圖退押金,但在申請退款過程中被「免押金騎行」的信息誘導成為網貸平台PPmoney用戶。他在微博上表示,平台要求他提供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儲蓄卡號和銀行預留手機號才能退出,且鎖定30天後才能解鎖。

今年3月也有用戶曝出,ofo退押金被捆綁了網貸平台玖富萬卡,後者可以獲取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定位等信息。

 

 

 

另一名網友「期末是柒默w」發現申請退押金後,原本的199元押金被轉成了年卡,無法退款。她通過微博的「黑貓投訴」拿回了這筆押金,但賬號餘額已被清零。AI財經社還發現,部分用戶的押金在申請退款後被直接轉到了賬戶餘額里,同樣無法退出。

 

此前也有多名用戶抱怨在交押金時被「誘導消費」。ofo交押金的首選項為「199元紅包年卡免押」,也就是用戶可以花199元買一張365天免押金騎行的年卡,但紅包年卡不可退。由於這一選項被放在第一個,而且更大更顯眼,許多用戶購買後才發現與自己設想的不一樣。ofo內部人士表示,這並非默認選項,「用戶有自行選擇權」。

 

「我們退押金一切正常。你說的這個情況(退押金難)沒有的事兒。」ofo內部人士告訴AI財經社,ofo規定15個工作日可以退押金,一般情況下提出申請15個工作日後都能退,有些用戶反饋說退不了,其實是因為沒到時間期限,所以「可能有些用戶比較著急」。

另一位ofo公關人員則表示,近期退押金的時間的確有所延長,但「15個工作日內是一定能退的」。她還表示,由於近期更新辦公地址,ofo部分伺服器需要進行短時遷移,致使退押金周期被暫時性延長,待相關工作陸續完成後,退押金周期將會恢復正常。

另外,如果想要退回餘額,可以將註冊手機號、本人真實姓名、註冊身份證號和申請退餘額原因發送至ofo官方客服郵箱ofocs@ofo.com。按照官方說明,ofo餘額會在申請退款後7個工作日內退還至原支付賬戶,但只能退充值餘額,「贈送餘額」會在提現後清零。

近來,ofo負面消息頻傳,小黃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

11月19日,一篇題為「一個長期喝蜂蜜的人,竟然變成了這樣?」的文章出現在ofo小黃車的官方服務號上,令人大跌眼鏡,短短兩小時內閱讀量突破10萬。文章的主人公「花嫂」是一名此前曾被媒體曝光涉嫌詐騙的養蜂人,留言排名前十位的網友可以免費獲得「花嫂」售賣的土蜂蜜。文章結尾是一張動態二維碼,可以加「花嫂」為好友。

 

這篇疑似廣告的文章讓用戶再次質疑ofo資金緊張,甚至有自媒體感慨,「估值百億的ofo終究跌落神壇」。對此,ofo內部人員向AI財經社回應稱,「那只是一篇正常的公眾號文章而已。」目前,這篇文章已被刪除。

11月20日下午,職人社創始人黃海均在微信群中發出消息,稱 ofo拖欠職人社6.5萬元招聘費用,因無錢支付,希望將這一項費用折算成ofo平台的廣告費,他打算將這項權益9折轉讓出去。他還將聊天截圖發到了朋友圈,希望朋友「動動手指」幫忙。

 

此外,ofo鄭州和南京辦公室近期被曝「人去樓空」,雖然牆上還有ofo字樣,但辦公室內空無一人,客服電話也無人接聽。ofo鄭州城市經理李某表示已經從ofo鄭州公司離職。ofo方面對外回應稱,公司租約到期,搬往其他地方辦公,運營一切正常。

一份約半年前的ofo負債表顯示,ofo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其中,用戶押金為36.50億元,供應鏈為10.20億元。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ofo破產重組的方案。「消失」幾個月的ofo創始人戴威不久前低頭認錯,並表示「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11月22日,針對近日網路上「集中出現」的又一波「針對ofo的有組織有預謀的惡意攻擊和集中抹黑」,ofo以官方聲明的方式給出了回應。

 

聲明稱,部分媒體在未經查證的情況下,「惡意歪曲事實,顛倒黑白」,將ofo正常更換辦公地點的舉措,誹謗誇大為「ofo撤出當地市場」,「人為製造社會恐慌,煽動用戶不良情緒」。對於這種「極其惡意,且危害社會健康秩序的行為」,ofo已向相關部門提交證據,並將協助司法部門徹查到底。同時,ofo鄭重聲明,ofo目前在各個城市均保持正常的業務運營,從未、也絕不會放棄地方城市市場,請廣大用戶放心使用。

「看客觀的現象是惡意攻擊,但背後什麼原因我們不知道。」ofo內部人士告訴AI財經社。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個人不會做任何項目投資,花時間轉行
樂視網高管:債務壓力較大有期債務80億左右,賈躍亭或再被追討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