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面走向插件化和介面化的 Kubernetes

全面走向插件化和介面化的 Kubernetes

11 月 23 ~ 24 日,GIAC 全球互聯網架構大會將於上海舉行。GIAC 是高可用架構技術社區推出的面向架構師、技術負責人及高端技術從業人員的技術架構大會。今年的 GIAC 已經有英特爾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螞蟻金服華為科大訊飛、新浪微博、京東、七牛、美團點評、餓了么才雲格靈深瞳Databricks等公司專家出席。

在大會前夕,高可用架構採訪了2018年 GIAC Cloud Native分論壇 講師張磊就目前大家廣泛關注的容器技術問題進行了訪談。


全面走向插件化和介面化的 Kubernetes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張磊,Lei (Harry) Zhang 是 Kubernetes 項目的成員和聯合維護者,主要聚焦容器運行時介面(CRI)、調度、資源管理和基於管理程序的容器運行時間。Lei 曾是 KataContainers/Hyper 團隊成員,微軟研究院(MSR)訪問學者。Lei 現在在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高級技術專家,共同負責Kubernetes 上游和阿里巴巴大型集群管理系統的工程工作。Lei 是 KubeCon 大會備受歡迎的演講者,也曾在 LinuxCon 和 OpenStack Summit發表過多次技術演講。

高可用架構:你這次分享的議題是和 CRI(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 Shimv2 相關,這個概念大家都還不太熟悉,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張磊:CRI 是 Kubernetes 項目在基本特性進入穩定期之後主要推進的插件機制。是 Kubernetes 與 Docker ,containerd 等容器項目之間的標準介面。而 Shimv2 則更進一步,它是 Docker, containerd等容器項目與 runC等 OCI 容器運行時之間的標準介面。

高可用架構:CRI Shimv2 比前一版本的 CRI 優勢在哪裡?聽起來它只對 Kubernetes 開發者有用?它對 Kubernetes 的最終用戶來說,有什麼好處?

張磊:Shimv2的提出,使得通過 Kubernetes在一台宿主機上同時管理兩種甚至兩種以上容器運行時成為可能。最直觀的例子,就是用戶現在可以選擇一個自己的一個鏡像,是用 Docker 去運行,還是用 KataContainers 或者 gvisor 這樣的安全容器來運行。

高可用架構:你一直關注容器領域,能否簡單總結一下今年容器的發展狀況?有什麼標誌性的事件?以及新興的值得關注的項目?(或者改成 Kubernetes 領域?)

張磊:2018年,Kubernetes 及容器領域最標誌性的變革就是全面走向插件化和介面化。這個變革使得容器技術創新從 Kubernetes 本身逐漸上升到 Serverless 層和Service Mesh 層,湧現出了像 Knative 這樣基於 Kubernetes 之上的、類 PaaS的項目。

高可用架構:KubeCon Shanghai 2018 剛剛結束,你覺得大會上有哪些新的亮點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張磊:KubeCon 上海的 End User 案例是歷屆 KubeCon 上最豐富的一次。其中最突出的表現,莫過於各大互聯網公司對 Kubernetes 項目進行插件化定製的眾多姿勢。隨著 Kubernetes 「民主化」 變革的推進,如何把 Kubernetes 項目推向互聯網級規模,是接下來這個社區發展的一個重要旋律。Uber,FB,Google,LinkedIn, BAT,基本上你能叫上名字來的團隊都有各自的動作,非常值得關注。

高可用架構:你在極客時間的專欄《深入剖析 Kubernetes》已經更新了近 40 講,技術人在做研發的同時進行寫作分享,製作課程的工作量也很大,是如何平衡的?這個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悟?

張磊:主要還是靠平時的積累和沉澱,而不是臨時抱佛腳。最大的收穫,當然是能夠接觸到最一線的工程師,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看法,這是弄清楚一項技術在業界普及度和被接納度最好的渠道。

高可用架構:技術佈道和技術研發兩種角色,你覺得自己更傾向於那種角色?這兩種角色對技術人的要求有什麼不同點?國內技術人對技術佈道的認識可能還比較淺,能否介紹下國外的一些模式?

張磊:開源技術工程師,必須兼備兩者的能力,否則你的項目是不可能玩得轉的。而這兩件事本身其實也沒有衝突,無非是把 idea 輸出成程序語言,還是輸出成人類語言的區別。國外的技術佈道,其實是一個專業團隊完成的,各有分工職責,有定期的頭腦風暴和明確的目標。但這在國內很不現實。國內的話,只能是工程師兼任技術傳播的責任,這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效果不好。

GIAC全球互聯網架構大會將於11月23-24日,上海淳大萬麗酒店舉辦,張磊老師將作為講師出席。

GIAC是msup和高可用架構技術社區聯合推出的面向架構師、技術負責人及高端技術從業人員的技術架構大會。大會彙集一線互聯網企業首席架構師及技術型CTO為主的講師,分享他們在本年度最值得的總結、盤點的實踐啟示,從業者可快速與業界同步熱門及前沿最核心技術,助力企業業務升級及成功轉型。

本次大會共有 5 大板塊方向,20 場技術專題,70 個互聯網架構案例。本屆GIAC 已確定有英特爾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螞蟻金服華為科大訊飛、新浪微博、京東、七牛、美團點評、餓了么才雲格靈深瞳Databricks等公司專家出席。

張磊老師所在的專場是Cloud Native專場,精彩議題如下:

全面走向插件化和介面化的 Kubernetes

更多專場議題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大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歡迎來現場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可用架構 的精彩文章:

解讀來自Google的程序必備最新高科技-從 F1 Query 論文看 SQL 查詢的執行模式
2018GIAC全球互聯網架構大會上海站最新日程搶先看!

TAG:高可用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