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李澤楷在分家上完敗,但在美國還有一筆隱藏的財富,達近千億美元

李澤楷在分家上完敗,但在美國還有一筆隱藏的財富,達近千億美元

說起李嘉誠的兩個兒子,許多人都非常好奇。因為這對從小几乎在同一個環境下長大的兄弟,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性格。李澤鉅穩重,李澤楷則更加激進。許多人都覺得李澤鉅更像李嘉誠,所以李嘉誠應該更加喜歡李澤鉅。

在分家方案中,李嘉誠把家族信託基金的所有權益,還有長和系的主席位置都交給了李澤鉅,也似乎跟大部分人的猜測一樣。

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李嘉誠心裡其實一直更喜歡李澤楷。李澤楷在商場一直有小超人之稱。李嘉誠是一個表面看似穩重,但是卻不保守的人,他在商場幾十年,關鍵時刻往往敢放手一搏。這一點上李澤鉅就做不到,只有李澤楷才更像父親。

另外一點就是潮汕人都偏愛幺兒,這一點李嘉誠也不例外。在分家上李澤楷看似完敗給哥哥李澤鉅,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李嘉誠的分家是按照兄弟兩人的不同性格去分配財富。李嘉誠把家族信託基金超過700億美元的資產全部交給了李澤鉅,不過他把手裡的現金都交給了李澤楷。當時李嘉誠就說,如果兄弟兩人不滿意,隨時可以換過來。李嘉誠同時還說,給李澤楷的現金比我們想像的多很多,至少是李澤楷當時身家的數倍。當時李澤楷的身家超過了140億港幣。到底有多少,李嘉誠沒有透露。

李澤楷出生於1966年,比大哥李澤鉅小了兩歲。李澤楷從小就非常叛逆,他不喜歡事事都被李嘉誠安排。大學的時候,李嘉誠讓李澤楷報土木工程,李澤楷卻偏偏要讀計算機。父子兩人還鬧得不愉快,為了表示反抗,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李澤楷不願意拿李嘉誠給的生活費,於是自己去高爾夫球會做球童。

大學畢業之後,李澤楷不願回到香港,李嘉誠苦勸無用。李澤楷自己留在了美國好幾年,不過後來李澤楷的母親意外去世,李澤楷才答應父親回到長實去幫忙。不過僅僅在公司呆了一年,李澤楷就決定自己創業。連李嘉誠也對媒體說拿他沒辦法。

不過雖然拿他沒辦法,但是李嘉誠卻十分疼愛這個小兒子。李嘉誠給李澤楷的創業基金就達到4億美元。4億美元是什麼概念,這在當時足以買下和記黃埔或者長江大概10%的股份。

李澤楷用這4億美元,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就在香港的商場上捲起了一股巨浪。他先創辦了SATRTV,兩年後賣給了默多克,把4億美元變成了10億美元。隨後他創辦了盈科集團,在多倫多、北京、東京等地方開拓房地產。

幾年之內,盈科集團發展迅速,並且在1998年推出舉世矚目的數碼港計劃,準備打造香港的矽谷。當時李澤楷憑藉這個計劃就空手套白狼獲得了一片64畝的黃金土地。一年之後,他花了3億買下了殼公司的得信佳,把盈科的資產注入到這家公司。因為數碼港計劃,加上當時科技泡沫的膨脹,公司的股票得到市場的熱捧。

當時短短几個月內,股價飆升到一個令人震驚的地步。當時香港人見面不是問吃飯了沒有,而買了盈科的股票沒有。連現在美圖秀秀的董事長蔡文勝第一桶金也是靠當年購買盈科的股票賺來的。

李澤楷非常聰明,隨後他盯上了香港的藍籌股香港電訊。這家公司的總資產上千億,每年的利潤有100多億。他利用李家的影響力,在滙豐等銀行獲得了一筆無抵押的貸款,然後用這130億美元收購下了香港電訊,組成了電訊盈科。電訊盈科公司最高的時候市值高達5600億元。李澤楷當時剛剛30歲出頭,就成為了香港第四富豪,身家直追父親李嘉誠。

其實這一連串的操作,讓我們想起了李嘉誠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操作。當時李嘉誠先是長江上市,隨後收購九龍倉,再利用九龍倉的股份換來了和記黃埔的控股權。隨後李嘉誠再大舉收購了港燈跟赫斯基能源,在十年之內讓和記黃埔的利潤翻了10倍。

正因為李澤楷在商業上的膽量更接近李嘉誠,所以李嘉誠心裡一直是更加偏愛他。李嘉誠讓李澤楷擔任李嘉誠基金會的董事,還讓李澤楷任慈山寺的董事,現在也把汕頭大學名譽主席的位置交給他。其實這些社會職位在李嘉誠心裡一點也不差於長和的主席位置。

李澤楷能夠獲得父親如此的親睞,在分家上看似吃虧,實際上李澤楷一點也沒吃虧。最近李嘉誠親口承認了李澤楷在美國有一支基金,這支基金的規模高達920億美元。沒想到李澤楷居然在美國還有這麼大一筆的隱形財富,這個基金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李嘉誠交給李澤鉅的家族信託基金。

李澤楷在分家上完敗,但在美國還有一筆隱形財富,高達近千億美元,李澤楷非常有可能成為了未來的世界首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yn的學習日記 的精彩文章:

李嘉誠用4個億的傭金,換來北京150畝土地,和臉書千億的股份
姐姐空難去世,小姨子為安慰姐夫竟嫁給姐夫,後來姐夫成千億富豪

TAG:lyn的學習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