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新英格蘭顛覆研究:這類微創手術患者存活率不如傳統手術!

新英格蘭顛覆研究:這類微創手術患者存活率不如傳統手術!

導語:微創子宮切除術相比於開放式手術的優勢並沒有那麼大,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就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

對於宮頸癌患者,微創子宮切除術憑藉著患者住院時間短、術後疼痛輕、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快、腹部傷口小等優點而備受青睞。

但對於腫瘤患者而言,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什麼?

答案一定是生存期

那麼,微創子宮切除術相比於開放式手術,除了具有眾所周知的微創手術特點外,在提高患者生存期上是否更具優勢呢?

日前,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就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

研究方法

該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III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是評估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的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微創手術)與開腹性腹部根治性子宮切除術(開放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終點為手術後4.5年的無病生存率,次要終點包括比較兩組的複發率和總生存率。

研究結果——患者基線

自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全球33個中心共招募了631名患者,319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微創手術組,312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開放手術組。

患者基線數據如表1所示,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0歲,大多數患者(91.9%)患有IB1期疾病,兩組在基線特徵方面均衡。

在接受微創手術的患者中,84.4%接受了腹腔鏡輔助手術,15.6%接受了機器人輔助手術。

微創手術組患者的中位住院時間為3天(範圍:0至72),開放手術組患者的中位住院時間為5天(範圍:0至69)。

表1. 患者基線數據

術後評估兩組患者的組織學亞型,結果發現,兩組患者在腫瘤分級、術中併發症發生率、術後早期(術後

但微創手術組的淺表侵襲性腫瘤發生率較高(發生率為28.5%),開放手術組的發生率僅為21.6%。

兩組術後輔助治療(化療或放療)的比例相似(微創手術組28.8%,開放手術組27.6%)(表2)。

表2. 術後輔助治療

研究結果——患者生存

在分析時,大多數複發發生在陰道穹窿或骨盆中(微創手術組中複發率為41%,開放手術組中複發率為43%)。

開放手術組中陰道穹窿複發率較高(43%,微創手術組中這一數據僅為15%),但所有的非陰道穹窿複發僅發生在微創手術組中。

複發患者腫瘤大小的分布在兩組中相似。共有22例死亡,其中微創手術組中有19例,開放手術組中有3例。

微創手術組4.5年無病生存率為86.0%,開放手術組則高達96.5%(圖1A)。

在微創手術組中45例接受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患者和244例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的4.5年無病生存率同樣低於開放手術組。

無論何時,微創手術與開放手術相比,無病生存率均較低(3年率,91.2%對97.1%)(圖1B)。

兩組在調整年齡、體重指數、疾病階段、淋巴管侵犯、淋巴結受累和ECOG表現狀態評分後仍然存在差異

圖1. 無病生存率

微創手術也比開放手術的總生存率更低(3年率,93.8%對99.0%)(圖2A);宮頸癌死亡率較高(3年率,4.4%對0.6%)(圖2B);死亡率及局部複發率較高(3年率,94.3%對98.3%)(圖2C)。

圖2. 總生存率(A)、宮頸癌死亡率(B)、死亡率及局部複發率(C)

研究結論

在這項試驗中,微創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與早期宮頸癌開腹性腹部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相比,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較低。

因此,鑒於腫瘤治療的關鍵性數據——生存率,開放式子宮切除術相比於微創子宮切除術更具優勢。


來源:梅斯醫學

#你對於微創治療有何看法?歡迎分享#

參考文獻

Ramirez, Pedro T.,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versus 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梅斯小可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斯醫學MedSci 的精彩文章:

J Am Acad Orthop Surg:NSAIDs對骨癒合率的影響
BMJ: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三聯療法

TAG:梅斯醫學Med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