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作者:張許文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組《胭脂》劇照)


(一)蒲松齡通過《胭脂》想表達什麼?

任何一個藝術家在準備自己的下一部作品的時候,這個作品可能是一幅畫、一段音樂、一件雕塑,當然也包括一篇文章,不管是長書或者短篇,都會首先思考一下這個作品要表達或者展示出什麼樣的感受或者思想內涵。

《胭脂》一文,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還曾被改編成電視劇。

蒲松齡在創作這篇《胭脂》肯定也是一樣,寫之前,肯定是非常的明確自己要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什麼樣的一種思想內容和主題思路,也就是常說的創作的目的性。

後人看某位作家創作出來的作品,只有完全理解了他創作的目的性,才能說是真正的理解了這部作品。就像一部繪畫作品,作者是想表達一種憂鬱悲傷的感覺,如果讀者在觀看作品時不能體會到這樣的感覺,只能說明還沒有真正的看懂這部作品。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蒲翁是文學大家,語言文字的高手,寫作技巧是非常高妙的,一般讀者有時候是不能只通過他的作品的表面文字而探究他的真實內涵,有時候就像某人送來一個寶珠,裝在一個盒子裡面,可能因為這個那個盒子太過精美,精美的讓人無法釋手,以致於接受者根本就看不到或者沒時間看那個其實更珍貴的珠子了。

蒲翁的《胭脂》一文就像這個內含寶珠的精美盒子,太多的人只讚歎這個包裝盒的完美生動,而對它真正的「內涵」倒往往忽略了。

《胭脂》一文,它的「寶珠」到底是什麼?很簡單,我認為是給蒲翁的恩師施閏章(號愚山)「塗脂抹粉」,這才是《胭脂》一文的主線或者是說文章的筋骨,除了施公愚山之外的所有人物和情節都是「潤色」,都是「裝飾」。

本文主要是想探討一下蒲翁在《胭脂》一文中如何在虛構的人物名字上的「設色」的妙處。

《胭脂》一文有三個官員審案。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二)無名無姓的糊塗縣令絲毫不關注民生

第一個是個縣官,因為這樣的官太多,蒲翁根本就沒有給他名和姓,這個官只通過案情的表象去判斷,根本就不經過自己大腦的詳細分析和思考,這樣斷案的結果往往就是冤枉了善類——鄂秋隼,放過了惡畜——毛大,這樣為官,「東昌」繁衍幾千年的「卞姓——百姓」就會越來越少,牛這樣的益獸也會越來越少,因為害死「卞老翁」的「毛大」這個「畜生」沒有得到任何的處罰。

蒲翁用「毛大」這個詞代指像老鼠那樣經常干偷偷摸摸勾當的內心陰暗的小人,和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惜害人的像豺狼一樣的惡人,也可以認為作者用「毛大」一詞指那些不願意褪去身上的「毛」努力去做一個「人」而更願意身上的「毛」越來越長(zhang三聲)的更接近於獸或畜的那些人。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作者用「鄂秋隼——秋天的餓了的隼」代表在人世間心地善良、心存善念,眼裡容不得沙子的好人,因為「餓了的秋天的隼」它們唯一乾的事情是吃莊稼地里的各種蟲子,當然也包括偷吃人類糧食的田鼠和倉鼠,「餓了的秋天的隼」對保障「東昌」百姓今後的糧食豐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卞姓」們今後的美好生活全靠這些「鄂秋隼」們的庇護了。

蒲翁通過人物名字上面設色的手法,清晰的告訴讀者這樣的懲善揚惡的官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多麼的不良:「鄂秋隼」這樣的對人世間只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的人被冤枉致死了,而黑夜裡偷偷出來幹壞事並殺害良民的畜生「毛大」卻逍遙法外,這樣的為官的結果,只能是一方百姓被禍害。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二)濟南知府:你不能說他是好官,但也不能說他是壞官

第二個官員蒲翁給了他一個正式的名和姓:吳公南岱,蒲翁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還以為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人,還去問過專業人士,等再仔細的看了「吳南岱」三個字後又會心的笑了,「吳南岱」當然是「裝飾」了,只是非常的生動罷了。

「岱」是東嶽泰山的簡稱,只有東嶽才能稱「岱」,這是個常識,南「岱」當然是「無(吳)」了,一方面蒲翁告訴讀者這個官是虛構的,另一方面也是說,在這個世界上,這種水平的官幾乎是沒有的。

吳南岱比上面的那個無名無姓的父母官(七品縣令)是高了一大截子了,他經過自己的仔細分析和推理,為「鄂秋隼」洗清了冤情,為「東昌」大地保留了「善類」,但美中不足是沒有深挖出「毛大」這個惡畜,還有就是那個身上有污點但對「卞姓」沒有造成明顯傷害的「宿介」被打入了死牢,這樣的官你不能說他不好,但是這樣的官是不完美的,有瑕疵的。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三)蒲松齡眼中最完美的官

在這種鋪墊之下,蒲翁眼中,世上都是第一類的官,第二種稍好但有瑕疵的官在這個世界上也是根本無(吳南岱)有的,可是在現實中卻有名有姓的有一個更高等級,比那個「吳南岱」還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的人存在,這個人就是蒲翁自己的恩師施愚山,蒲翁用這樣的筆法把自己的恩師推到了近乎神一樣的高度。

如果說普通人世間的官都是第一種官,「吳南岱」那樣的官只存在於普通老百姓的一般想像中,此時如果一個人指給你看,讓你看到了一個真實存在的,的確有真名實姓的一個人站在高高的天上,這個人不是神還會是什麼?這也是蒲翁寫作《胭脂》的真實目的。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那現實中的施愚山這個「山」究竟比那個自稱「南岱」的濟南知府高多少?

第一個是他抓住了那個必須嚴懲不貸的「毛大」,這個「惡畜」必須除掉,百姓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第二是這個「佛子」沒有像那個「吳南岱」一樣把有污泥的孩子和髒水一樣的都潑掉,而是大發佛心,小心翼翼的把孩子身上的污點洗乾淨,為「東昌」大地留下讀書的種子「宿介」。

「宿」是夜晚的思,「介」為「戒」也,這個「宿介」在晚間,也就是在自認為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不知道「戒」,這樣的人常懷不良之心,可是卻還沒有做出真正害人性命的事情,這樣的讀書人是可以經過「告誡」和「懲戒」而改好的人,可以為「東昌」留下讀書人的血脈,而不是一棍子就打死,而像「南岱」那樣只要是認為有不良之心,不良之行為就都歸於「惡類」而必除之而後快。「東昌」大地的百姓們是多麼的需要這樣的神一樣的官啊。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書中還有兩個小人物,一個是根本沒有露面的卞翁的對門「龐」家主人,一個是他的不良老婆「王」氏,蒲翁也是在他們的名字上「設色」的,「龐」通「傍(bang三聲)」,「卞翁」的緊鄰而已,根據文中的故事情節,這個「王氏」是個瞎話簍子,專愛搬弄是非,和人私通,「王」取「妄」之音。

當然,在名字上設的最大的「色」是本文的題目「胭脂」,這也是文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的名字,有人說《胭脂》中的女子「胭脂」是文章里的主角?當然不是了,《胭脂》一文是為蒲翁的恩師「施佛子」立傳的文章,真正的主角當然是施公愚山了。

為自己恩師立傳,說的白一點就是「擦胭脂」,寫的如此的藏而不露,不落俗套,不著痕迹,也是只有蒲松齡這樣的大家能夠做到了。

從《胭脂》中的人物名字看蒲松齡對當時朝廷里官員的分類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張許文,醫生。喜《紅樓夢》。不忘初心的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乎 的精彩文章:

用人就用沙和尚,做人就做沙和尚,這話有沒有道理?
《遼史》為何要給蕭奉先立傳兩次?他是怎麼加速遼朝滅亡的?

TAG: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