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敦刻爾克大撤退,被渲染成二戰勝利基石,果真如此嗎?

敦刻爾克大撤退,被渲染成二戰勝利基石,果真如此嗎?

1940年5月,40多萬英法聯軍被德軍逼退至敦刻爾克,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步步迫近,此時英法盟軍唯一的選擇只有從敦刻爾克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撤退回英國。這便是被美國軍事歷史學家列為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戰役之首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近代很多學者對敦刻爾克大撤退給予極大的肯定,甚至有人稱其為「敦刻爾克奇蹟」。亨利·莫爾指出「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失敗就是從敦刻爾克開始的」。不容置否,這次撤退的確有許多積極作用:

首先,英法聯軍在德軍的飛機和坦克的猛烈轟擊下,仍撤出33.8萬餘人,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英法聯軍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次,對戰時的英法兩國而言,敦刻爾克大撤退保留了一批經過戰爭考驗的官兵,這些回到英國的官兵,絕大部分都成為日後反攻的骨幹和主力。

不可否認,敦刻爾克大撤退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的確意義非凡,但事實僅到此為止嗎?其實,此次敦刻爾克大撤退也造成了非常巨大損失:

一、在此次撤退中,由於時間短暫、船只有限,重裝備都被捨棄在敦刻爾克。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700輛坦克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這對於德國組建和訓練新兵的意義重大,這些武器增強了法西斯的力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增加了難度。

二、作為人肉盾為大撤退打掩護的法國士兵卻因來不及撤退成為德國的俘虜,遭受著非人的待遇。法國的男人們受盡盤剝,女人們忍受屈辱。包括荷蘭、比利時的人們,原本以為投降德國會被當作公民的人失望了,他們的糧食被搶走供應蘇德前線,甚至發給俄國人籠絡人心,而西歐的人民卻只能吃草。演員奧黛麗·赫本二戰時期只有七、八歲,根據她的回憶錄,德軍搶走了一切,他們只能吃草,還有鬱金香。

他們對自己國家的軍隊充滿了怨恨,給未來的歷史,留下了不團結的隱患。不僅如此,留在敦刻爾克的很多人被迫參加了德國軍隊,為德國提供了兵力,軍事資源的擴充加大了德國納粹的威脅度。德軍在進攻法國之前,坦克只有3000輛左右,進攻蘇聯時這個數字翻了一倍,基本都是來自法國。

無論如何,敦刻爾克大撤退都是一次潰逃,不管怎麼渲染,數十萬軍人拋棄了自己的義務,對於戰爭的總體影響都應當是負面的。當然其中有一些保存有生力量積極意義在其中,然而這隻能是事後諸葛亮的看法。倘若1941年沒有爆發蘇德戰爭,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那麼敦刻爾克大撤退根本就毫無積極意義,而留給歷史的,將是作為幾個國家的聯軍,一起出賣人民的大逃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太祖冤殺救命恩人,有意為之還是失誤?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