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這一次,我們來講一講拜占庭的文化。文化方面,拜占庭有著鮮明的東方基督教特徵,但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精髓。這種「保存」體現在哪些方面,和後來的文藝復興又有什麼關聯呢?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我們如果用一個詞概括拜占庭帝國的文化特徵,那大概就是東西交匯。為什麼會用這個詞呢?因為,像我們之前所說的,拜占庭正好處在亞歐大陸交界的地方,它既受到了西方的影響,也受到了東方的影響,同時,它自身也把它強有力的影響向東西方傳播開去。比如你到了今天的德國、法國,從那些尖尖的屋頂和哥特式的教堂,你就可以非常強烈地感覺到,這是西方風格的。而同樣,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你也可以非常容易形成對東方建築風格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要是去拜占庭之前的所在地區,比如土耳其、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這些地方,你就會發現這些地方既有西方的風格,又有東方的神韻。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阿拉伯地區清真寺的圓頂,以及俄羅斯地區各種像洋蔥頭一樣的房屋圓頂,這其實就是非常典型的受拜占庭風格的影響。因為,如果你看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就會明白,它們的靈感都是同樣來自於這裡。只不過,聖索非亞大教堂的典型代表是一個接一個的圓頂和半圓頂,彼此相連。到了阿拉伯地區,它們把這種圓頂在外部形態和內部裝飾上又做了改進,發展出了漂亮的裝飾畫。而到了俄羅斯地區,它們也是從拜占庭學到圓頂技術後,為了適應寒冷地區經常下雪的氣候,把圓頂的底部縮小,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洋蔥頭樣式。而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拜占庭。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同樣,這種影響在中國也是存在的。在今天中國的西安,有這樣一個特別的石碑,它的樣式和我們一般所見的石碑沒什麼區別,但是在石碑的碑文上,卻刻著漢字和敘利亞文,這個碑的名字叫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裡,「大秦」就是我們古代中國對拜占庭的稱呼,而景教是什麼?其實這就是當時從拜占庭帝國流傳出來的基督教的一支,它經過了當時的伊朗和中亞地區,早在我們的唐朝時候就傳入了中國。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總之,拜占庭所處的位置,就是在這樣一個四面貫通的地方,所以它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整個西歐的學術基本上都處於停滯狀態。而拜占庭正是由於佔據了原來東方相對平靜的這片土地,所以保留了很好的教育體系。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中世紀的拜占庭和西歐的文化完全不一樣。它雖然有著鮮明的基督教特徵,但更重要的是它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這種保存,體現在它的思想、藝術、建築、文學等等方面,在古典文化已經荒廢的中世紀,這是獨樹一幟的。正是由於拜占庭的存在,歐洲才有了後來所謂的文藝復興。因此,它不僅不是黑暗的,恰恰是由於它對於傳統的保存,讓它成為所謂黑暗當中的一盞明燈。而這盞明燈,也在後來中世紀結束以後帶來了文藝復興,這種復興的對象,正是對拜占庭所保留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才說拜占庭是聯結古典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一道重要橋樑,沒有它,就沒有西方文明,也不會有我們現在所見的現代世界。

拜占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不知你聽沒聽說過:52赫茲鯨,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歌唱家
四大門究竟是宗教還是迷信,為什麼在民間影響這麼大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