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90%的人都是文盲,而作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收入為什麼那麼高

民國時90%的人都是文盲,而作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收入為什麼那麼高

原標題:民國時90%的人都是文盲,而作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收入為什麼那麼高



民國初年,雖然號稱4萬萬同胞(4億人口),但是真正能夠讀書寫字的人不到10%。而當時全國的學生也就200多萬人,每年在校讀書的大學生也就幾千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如此渺小的文化市場,當時各大作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收入卻高得嚇人。你要問有多高,用一句周星馳在功夫里的台詞來說:比三層樓還要高。魯迅一年的收入,就能在北京買一處不錯院子。而張恨水更牛,這個作家在北京買的院子有多大?多豪華?反正民間都稱它為「王府」。


關於著名的通俗小說作家張恨水,為什麼起的筆名叫張恨水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愛情糾葛,他的原意是:「恨水」不結「冰」。冰是誰,想必稍微有一點文化常識的人,都能夠猜得出來吧。民國文藝圈裡的愛情故事,有的時候真的很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的主人公。這其中包括魯迅和許廣平的故事,沈從文的故事,林微因的故事,徐志摩的故事等等。這些作家之所以能夠過著如此浪漫的生活,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來支撐他們的精神生活,我們就拿張恨水來說吧。



在民國前期有一本叫做小說林的雜誌,他給作者的稿費是這樣分的,分為a、b、c3種,稿費分別是千字5、3、2元。這裡所說的元,是指銀元。一塊銀元能換460個銅板,460個銅板就是賣廢鐵能賣多少錢?而魯迅當時給《申報》的寫稿,價格是千字六元,而張恨水8元。牛的是他創造了四部小說,據說一生總共創作3000多萬字。說他是作家裡的大富豪,毫不誇張。


當時有一位叫譚其驤的作家,對美食很有講究。他每頓飯都是私人定製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點餐叫外賣。即使這種消費,他一個月才花十塊錢。而當時大學一年的學費也就四塊錢,相當於上海普通工人的一個月的工資。普通人一個月才掙四塊錢,而這些作家1000字就抵得上一個普通工作者的月薪。難怪那些作家,走到哪裡房子就買到哪裡,而且還喜歡搞緋聞。有這樣的收入,加上身上的才氣,就是放今天也是高富帥了,女孩子能不喜歡嗎?



再看看當時的民國給予這些大師的工資有多高,他們講一節課的費用是五塊。而當時的大學不像今天的大學,是只投錢不盈利的。而如果你想聽一場好戲,比如聽梅蘭芳的京劇,聽一場戲你就要花費一塊錢。這絕對比西方的歌劇還要貴。而梅蘭芳最貴時的出場費是多少?一晚上兩根金條。難怪後來梅蘭芳他們那些文藝工作者,動不動就捐飛機。他們的收入,確實令人羨慕啊。


而對於一個職業作家來說,一個新月寫個萬兒8000字,那還不容易嗎?再看看如今的稿費,有的平台閱讀量1萬,才給五毛錢。而張恨水不但買了一座「王府」,還自己創辦了一所美術學院。像齊白石呀,李苦禪這些民國頂尖級的國畫大師,都在張恨水的學校里任教。就算今天的一個作家,一年收入300萬,他在北京能夠買到什麼房子?張恨水的很多作品都被拍成了電視和電影。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是陳坤主演的,就是由張恨水的小說改編而成的。而那個說通往女人內心深處最短的距離是**的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女士,後來之所以能夠移民美國,和她的收入有著直接的關係。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經濟基礎作為保障,想在思想上有所擴展,那簡直就是扯淡。看看達爾文和亞當斯密,之所以能夠寫出影響世界的文化巨著,不就是不用考慮生活的壓力嗎?



而在看看世界的現在,文盲幾乎沒有了吧,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進入工作之後,又有幾個人想過再去讀書的呢?難道民國那些大師寫的東西,真的比現代人理解的更深刻嗎?還是現在的人太忙,沒時間去讀書?還是另外一些不可表達的原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仁青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三國最兇猛的年輕人,曹操都怕他,卻因太愛美氣死了自己
劉禪真的傻嗎?他不但聰明過人而且是深謀遠慮,為何樂不思蜀呢

TAG:仁青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