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連看了四集《風味人間》,印象最深的不是哪道高級料理,而是一種不能更樸素的主食:。節目組拍了大概七、八種「餅」,鏡頭太細節,以至於除了眼饞,都有些感動。

比如焦香蓬鬆的中原吊爐燒餅;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狀如報紙,卻比報紙受歡迎的伊朗拉文什;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以及外表如環形山般,口感酥脆的陝西石子饃……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不單單是餅,從撣麵粉到揉麵糰,擀成型到烙烤上色,每個瞬間都那麼迷人。制餅是人類獨有的天賦,也是飲食演變的藝術。

北京有哪些餅呢?抱著這個疑問,吃不胖天團在北京走了好幾天,把各種稱得上是「餅」的食物都吃了一遍,林林總總加起來有18 種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吃完以後,我們發現自己愛上了這種主食,也重新開始迷戀這座城市。

寫 在 前 面

01

餅的界定


餅是伴隨著人類馴化小麥出現的。小麥磨成麵粉,麵粉製成麵餅。關於餅的界定,放眼於世界,最愛中國人發明的漢字「餅」。拿英語國家比較,餅是沒有合適翻譯的。Dough 是麵糰,Pie 是派,Pastry 更像糕點,Pizza 只能特指披薩,Pancake 特指煎餅,Fladbread 是薄餅。都像餅,但都不如餅。

本文中,我們介紹了北京地區常見的餅。這些餅以麵粉為主料,雞蛋餅等不算;以能做主食,而非甜食或零食為標準,鮮花餅等不算。


02

咸餅與甜餅


按照口味,我們將這 18 種餅分成了咸口、甜口兩種,前者居多,有 14 種,文章分而述之。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03

關於餡料


餡料的有無,我們是按照配料「是否與麵糰揉到一起」來區分的。如果將餅撕開,能看到餡料,哪怕是一層薄紅糖,只要能與餅本身分開,我們也算作「有餡料」;如果是油餅這種,嘗起來甜,但糖和麵粉雜糅在一起,不能單獨吃出糖粒的,我們定義其「無餡料」。


04

其他說明


下表中的價格是餅的價格,魚頭泡餅、春餅還有菜的費用,我們會在下文中寫到。另外,有一點點遺憾,以前常見「路邊攤餅」,最近都比較少見,於是本文未能收錄雞蛋灌餅、手抓餅、北京早餐炸油餅。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Part 01 咸 的 餅


門 釘 肉 餅

寶瑞門釘肉餅

推薦度


門釘肉餅,因外形似板門上的門釘得名。把「寶瑞門釘肉餅」作為我們最推薦的一家,是因為它讓我們明白一件事:最好吃的食物,不止讓人食慾大開,還會讓人「食量大開」。

我們去寶瑞門釘肉餅那次,時值傍晚,肚子里已經壓了一天的乾糧,本打算淺嘗輒止,但最終卻把那麼紮實的肉餅完全吃掉。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店面所在的方圓 10 米,空氣中都能聞到肉香。不是讓人發膩那種,而是混合著熟肉、香料、牛油、大蔥的誘人味道。急忙進店,發現早已擠滿了人。空間不大,約摸十幾張桌,座無虛席。聽旁邊人的口音,猜測多是附近的本地人。

等了大概 20 分鐘(卻感覺忍了半世紀的饞),終於有了位置,拿到菜單那一刻,好像穿越回了十年前:


門釘肉餅 5 元一個小米粥 1 元一碗羊蠍子 45 一鍋皮蛋豆腐、芹菜花生米、拌白菜心等冷盤,統統 10 塊錢一盤


標配是一人倆餅,各一碗粥,再加份羊蠍子或爆肚分著吃。服務員記性很好,上菜不算慢。坐下沒多久就吃上了。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看看這餅!汁水嚴實地裹在裡面,所以上餐時候很乾凈,但一咬開就流了一盤底的肉汁。餅皮非常香,口感筋道有嚼勁,有一面還煎得金黃焦脆。牛肉餡算是提取了悠航漢堡和餡老滿餃子的優點,牛肉的味道很深刻,充裕飽滿,完全不腥膻。偶爾還會吃出一點牛筋碎,咀嚼得出師傅剁餡的選料和工藝。

桌上還有醋、辣椒油、蒜,就著吃也很爽,能緩解油膩。

餅過三巡,吃完出來,街上還能聞到店裡的香,但完全不覺得反胃,甚至想掉頭回去再吃倆。好怕人一多起來,下次去要排隊更久,但我還是好想推薦給你。

芝 麻 燒 餅

馬記、聚寶源、李小老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燒餅算是一個比較泛的概念,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燒餅。做法大致相似:混合鹽面,稱好分量擀好層,團成圓餅,然後刷蛋液粘芝麻再扔去烤,一氣呵成

芝麻燒餅是很多人對「北京特色主食」的第一印象。 7 年前剛來北京時,覺著有街坊的地方就有賣燒餅的檔口,而且一般都不會難吃,所以溜達到哪個小區,就會踅摸著買個燒餅。咸滋滋,面味足,還很頂餓。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後來去的餐廳多了,知道了幾家非嘗不可的燒餅,比如牛街的聚寶源、馬記、徐記,芝麻外皮焦香酥脆,餅芯層疊綿軟。質優的燒餅,總是新鮮焙烤出來的,帶有溫熱的面香,做銅鍋涮肉、羊湯的主食都很搭配,吃完胃裡很舒服。

另外,2018 年了,燒餅的均價還在 1~2.5 元一個,非常感人。

肉 餅

華威肉餅

推薦度:


餓嗎?饞肉嗎?華威肉餅讓你過癮。

以前這種牛肉餅很常見,市集上有很多自家做的,但現在卻慢慢少了。如果想專門來吃吃這種餅,推薦你潘家園的華威肉餅,或是香河肉餅。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肉一層餅一層,優質牛肉被剁碎再捶打而成肉餅,混著大蔥蔥花,香味完全逼出,不用湊近就聞得到,而且吃著也沒有讓人不悅的葷腥。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肉汁和油脂混合到一起,合成了閃著光的湯之精華。從發酵的細膩空隙滲到餅里,看著迷醉,吃著入味;光是咬幾口餅皮,就能滿足肉食愛好者蠢蠢欲動的心。

餅和肉就著一起吃,真的,賽牛排。店家很貼心,餅可以選擇一張(25 元)或是半張(13 元),倆人吃半張就夠啦。另外給你一個小提示,若是從潘家園坐地鐵過去,出站時最好把眼鏡摘下來,不然眼鏡販子會一直跟著,煩死個人。

鍋 盔

阿甘鍋盔

推薦度:


鍋盔也稱鍋魁,說到這個詞,每個人腦補的畫面都不大一樣,因為全國叫「鍋盔」的餅實在太多了。有薄有厚,有大有小,有脆有軟,有夾餡的還有干吃的……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風味人間》的四川鍋魁,是鬆軟小隻的


我們這次吃的北京鍋盔,是在望京的網紅連鎖店「阿甘鍋盔」買的,做法基本還原湖北荊州小吃「公安鍋盔」,但省略了湖北人抹辣子的吃法。店面不大,現在也無須排隊,所以從購物體驗上來說很舒坦。

我們買了梅乾菜和牛肉口味,店員親自擀餅皮現做。眼看著一小坨面被擀成 A4 紙的薄厚大小,店員拿餅往爐膛里貼時,著實擔心了一下。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牛肉鍋盔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梅乾菜鍋盔

成品並沒有破損,定型成了一個橢圓。餅因為烘烤變成了金黃色,厚度相對入瓮前立體了些,可以看到熱空氣膨脹留下的小鼓包。整體十分薄脆,掰開能聽到讓人愉悅的啪嗒聲。梅乾菜和牛肉都細密均勻地分布在各處,適合幾個人分著吃。

餡 餅

麥多和餡餅

推薦度:


上大學時候,學校里有一家「麥多餡餅」,5、6 塊錢一個,買來當早餐,可以從早上八點抗到下午一點。後來上班的地方有一家「麥多和餡餅」,口味選擇豐富了些,價格漲到了 8 塊錢一個。至於兩家店的區別,查資料應該是同一個團隊,分別在 06 年和 15 在不同省份註冊的公司。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最推薦給你照燒雞腿、香辣魷魚、黑椒牛肉味。明明是餡料,卻比很多餐廳做的這幾道菜都好吃。餡餅門店可以看到製作著的師傅,烤好的餡餅放在保溫展示櫃里,吃到時都是溫熱偏燙手的。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餅皮很特別,外皮酥脆掉渣,內里鬆軟厚實,據說是採取了西點的做法。餡料也是大滿足,用的都是極其符合國人胃口的調味。連皮帶餡吃,餅香緩衝一些鹹味,剛剛好。或許是因為懷舊,私心本想給打五星。但還是先替這家一直很低調的店鋪謙虛下,如果你也吃過,歡迎和我們說說你的感受。

牛 舌 餅

黑窯廠

推薦度:


牛舌餅在各種北京好吃的餅中,實屬低調,沒什麼人氣。但喜歡它的人,也是真的喜歡。比如我。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牛舌餅大概巴掌長,長方條形,實在是充饑飽腹首選。餅拿在手裡有實打實的分量,吃起來也跟啃雞腿似的,有嚼勁,很讓人上癮。因為加入了麻醬、芝麻、鹽、花椒面,所以調味有種迷人的香料味,不會過重,但足以勾起食慾。

春 餅

姥姥家春餅、禧園

推薦度:


春餅是東北的吃法。薄薄一層如蟬翼的是春餅,稍厚一點有嚼勁的是筋餅。卷著炒菜吃,是立春時候的節氣食物。我們去的幾家店,都是北京地區的春餅連鎖店,味道很家常,價格也比較實惠,一份菜從十幾塊到二十幾不等。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傳統的吃法,是用餅裹著肘子肉,加土豆絲或豆芽菜,再抹點大醬,放點蔥絲、黃瓜條,每次都把人吃得肚子滾圓。東北菜本身調味比較重,鹽較多、油稍大(所以非常香),但是有春餅皮的收攏,就剛剛好。

魚 頭 泡 餅

魚圖騰、旺順閣

推薦度:


魚頭泡餅上演的是「雙男主」的戲碼,餅和魚頭 CP 缺一不可。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魚頭泡餅大致價位是 180- 300 元一份,會附贈蘸餅。魚頭泡餅里的魚,鮮香入味,魚肉和腦髓讓人慾罷不能。餅也同樣不可少,一般都是手工油酥餅,切成四方塊,蘸著魚湯吃。單吃餅吧,很香,但少了點味道;單喝湯又太咸。唯有餅就著湯,才給人大快朵頤的動力。

褡 褳 火 燒

小吊梨湯

推薦度:


褡褳火燒是出現於清朝的小吃,長方形,豬肉大蔥餡,兩邊麵皮折進去,烙至金黃,外形看著像過去掛身上兩邊有口袋的那種褡褳。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褡褳火燒的味道讓人想起小時候吃的餡餅,因為油香味足。但猛地吃多了又會有點膩。好在就算放涼了,再煎一下也很好吃。

煎 餅

果蔬好、路邊攤

推薦度:


攤煎餅這件事,真的可以稱得上行為藝術。好像民間做煎餅的攤販,都是身懷絕技隱而不露的大師傅。嫻熟地取勺分量剛好的麵糊,攤在餅鐺上剛好一個大圓餅,再打上雞蛋,翻個面抹上醬,放青菜、榨菜,加油餅或是油條,若是喜歡,還可以加點雞柳或香腸,四邊折口袋一樣疊起來,煎餅就做成了。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各種街邊的餅,早餐車上的雞蛋灌餅,夜市裡的手抓餅,是城市人的小型能量補給站。最近另外兩者不常見,倒是因為公司旁的果蔬好有煎餅賣,編輯們老是會買上一份做晚餐。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這樣一想,一張餅里雞蛋和肉提供蛋白質、蔬菜補充維生素、麵餅是碳水來源,煎餅應該算得上是健康食物了吧?

蔥 花 餅

華威肉餅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記憶中的餅的味道,還有蔥花餅,就是比較筋道的那種。其實做咸口的餅,只要有蔥花就很好吃。將蔥花揉入麵糰里烙熟,蔥已經開始散發香辛氣息,但又不會變得焦糊,正是好時候。以前賣這種餅的地方很多,現在卻要到專門的超市或是市場去買,可能是城市變乾淨整潔留下的一點點遺憾吧。

油 渣 餅

小吊梨湯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我們去小吊梨湯的時候,還點了一份油渣餅。顧名思義,輕輕撥開餅的薄層,可以看到過油炒過的渣滓狀豬肉,大部分已經和餅融為一體。油渣餅有點介於「肉餅」和「餅」之間,有那麼一點葷腥給食客解饞,但又很克制。

燒 餅 夾 肉

護國寺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護國寺小吃,是很多外地人最先有系統地接觸北京小吃的地方。能夠開這麼多分店,以及總是門庭若市,還是有其可圈可點的地方。但護國寺在我們這次「暴走吃餅」的行動中,並沒有留下太好的印象,尤其是這個燒餅夾肉,肉是醬牛肉丁,數量非常少,且無論餡料還是麵餅,整個下來還乾燥得不行,有點失望。但是!牛街幾家店賣的燒餅夾肉還是很不錯的。

Part 02 甜 的 餅

芝 麻 醬 糖 餅

小吊梨湯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各地都有糖餡的餅,但芝麻醬糖餅是北京專有。其特色就是用了麻醬。麻醬無論是涮羊肉,做芝麻燒餅還是芝麻醬糖餅,都具有非常搭調的融合性。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這種餅在製作時,需要擀成一大張,上面塗上芝麻醬和紅糖,再捲起來切劑子。芝麻醬的醇厚起到了包容作用,讓糖的味道不再尖銳。餅皮很薄脆,和糖交疊壘砌,邊緣被切得整齊,很內斂,又很大氣。

糖 油 餅

黑窯廠

推薦度:


黑窯廠的糖油餅非常出名,但是也極其難排。地理位置在陶然亭那邊,早上 6 點開張就有人等,不到中午就會賣完。所以我們這次在某寶找了代購。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糖油餅可以選單倍糖或是雙倍糖,糖都是集中在一面。餅閃送到公司以後已經涼了,現炸的糖油餅很酥脆,經過了途中的運輸,水汽回返,變得鬆軟,但還是可以吃出功夫到位的手工面活兒。看著一大張,一會兒就分著吃完了。如果有機會,還是想親自早起嘗嘗現做的味道。

油 餅

馬記

推薦度:


這種油餅很大張,外表橙黃,裡面純白。單提著感覺很沉,但是吃起來卻很輕盈,有點驚喜。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口感很「肉頭兒」,就算咬了一大口,還能吃出空氣感,不會覺得乾澀或噎得慌。糖融入到面里,不發膩,只是微微有甜味。整體印象清新脫俗。下次去馬記買燒餅時候,可以帶一張油餅吃吃看。

糖 火 燒

護國寺

推薦度: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糖火燒也就是甜口的燒餅,本身還是好吃的,但護國寺的這一款還是欠點意思。從表到內有些甜膩。或許因為是大店,顧不了那麼多,只能在外面陳列著,所以吃到的時候有點涼。像是徐記燒餅和牛街區域的糖火燒就比較好吃,可惜距離遠,只能偶爾去解饞。


北京,一座被低估的「餅城」


既然看到這了,這份餅榜單再發你一遍,貼不貼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