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路痴悖論:究竟是路問多了變路痴,還是因為路痴才問路?

路痴悖論:究竟是路問多了變路痴,還是因為路痴才問路?

航海家哥倫布因為發現美洲新大陸而名留千史。

然而他本人要是泉下有知,或許會對這個盛名感到莫名其妙的驚喜。

因為這是這位「路痴」航海家走錯路的意外收穫。

由始至終,他一直以為當時到達的大陸是事先設定的目的地印度。

雖然這位探險家的故事極具冒險色彩和歷史成就,但也別拿哥倫布來為自己的路痴開脫了。

可不是人人都能一不留神在迷失的路途中開拓一個新大陸。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迷路的後果更可能是悲慘的。

剛走過的路,一晃神就成了一個彷彿從來沒見過的陌生地帶。

一頭扎進茫茫人海中,卻在十字路口躊躇難行。

這時依靠賣弄蠢萌的路痴人設或許可以得到額外的關照。

但同時也需要警惕因此而被拐騙。

畢竟只能依賴於自稱識路的同伴或陌生人。

誰知道他會不會只是過分自信的隱形路痴呢。

路感和安全感,總有一個要及時上線。

可是明明一路同行,卻總有人能在每一個岔路口果斷地做出正確選擇。

而有的人卻走進一家商鋪,出來後就分不清來時的路。

這時即使掏出手機導航也未必就能摸得著頭腦。

為何不同人的認路能力差異如此巨大?

其實人體大腦中就自帶了一個複雜的導航系統。

就像GPS設備具有一個記載程序的晶元,還會不定時地更新版本。

大腦導航系統也是由一個內核設備實現功能,版本偶爾也會變動。

人與人之間路痴程度的差異,則是由於各家系統的版本不同。

有人還在紙質地圖上塗塗畫畫,而有人已經用上了VR導航的先進功能。

雖然版本不甚相同,但內核設備都是一樣的。

他們調用了大腦中兩個具有記憶功能的區域:一個叫海馬體,另一個叫內嗅皮層。

海馬體的形態

上世紀60年代,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約翰·奧基弗就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

實驗大鼠在他的觀察和實時腦監測下,在房間里自由地走動。

他發現每當大鼠到達彎道、障礙物等特定位置時,海馬體內就會有某些神經細胞被激活。

這些細胞幫助大鼠在大腦中構建了房間的內部地圖。

於是他把這些細胞稱為「位置細胞」。

愛德華·莫澤與邁·布里特曾經都是奧基弗實驗室的研究員。

他們也延續了奧基弗當年的神經生理學研究。

回到挪威科技大學擔任教授後,兩人也繼續探究著人類大腦的導航系統。

而大鼠,則成為時代變遷中永恆不變的實驗品。

他們在大鼠的海馬體附近發現一塊內嗅皮質區域。

當大鼠以特定路徑移動時,這個區域內產生了一些特別的變化。

偶爾大鼠走位銷魂,會走出三角形、棱形、六邊形等幾何模型。

這時,內嗅皮質中的神經細胞會以獨特的空間模式被激活。

被激活的網格細胞

這也就相當於激活的細胞在大腦中建立起空間導航的坐標系。

它們與海馬體中的「位置細胞」共同形成準確的定位系統。

這樣一來,每一個具體位置都有相應的坐標可尋。

於是他們把這些細胞形象地命名為「網格細胞」。

發現網格細胞的邁·布里特(左)與愛德華·莫澤(右),後來結為夫婦

此後,在實驗研究和神經外科手術的臨床實踐中,功能強大的大腦導航系統也逐漸被揭開神秘面紗。

兩塊微小區域中各種導航細胞各司其職,形成了複雜的路線圖記憶。

到2013年,才證明了人腦中同樣憑藉這套導航機制來認路。

另外,這兩個區域的大腦活動一旦受到影響,後果也不堪設想。

阿茲海默症患者就主要是其中出現了損傷。

因此不認得路成了病症表現之一。

病情惡化後,喪失的就不僅是空間記憶,而可能是全部的記憶了。

但反過來想,或許掌握認路的技能還能達到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

正常人大腦(上)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下)

這項研究不僅對全人類都有著深刻的意義,還讓愛德華和邁兩人同時收穫了愛情與榮譽。

兩人在同窗研究期間擦出了愛的火花,結為夫婦。

2014年,莫澤夫婦與奧基弗因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諾獎的三人

雖然大腦的導航系統早已經是人類的裝機內置程序,但不免總有人嫌自己的配置太低。

在科技的發展下,人腦不夠用沒關係,電腦技術可以很好地彌補缺陷。

於是一個偉大的拯救路痴產物——GPS電子導航出現了。

本以為這就可以馳騁大街小巷,安心當個馬路殺手,然而技術的興盛卻也是對大腦的背叛。

在每一個獨立的擁擠大腦中,各種導航細胞又具有獨特溝通方式。

所以它們形成的協調機制也各有差異。

即便使用的是同一款最新版的導航儀,響應方式卻大致分成了兩個極端。

一種是依據地標構建整體位置概貌,形成認知地圖的空間導航。

另一種則是在自動導航的模式下行駛,而在之後的重複中回溯第一次的導航路線。

當人們在使用GPS導航時,大腦更傾向於後者響應方式。

也就是說,過度地依賴電子設備可能會導致海馬萎縮。

這就提高了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

雖然技術是一項有用的工具,但也該給人腦中那個複雜的地圖閱讀器一個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吧。

然而一個真正的路痴是不會輕易被外物改變的。

即使手機導航已經精確規划出路線,並且不會把人帶進死胡同,路痴依舊寸步難行。

但是還不至於感到絕望,因為路痴還是有救的。

認路的能力,其實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的。

上世紀初,愛德華·托爾曼通過一個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愛德華·托爾曼

他構建了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讓三組飢餓的老鼠每天到迷宮的終點得到食物。

第一組老鼠走完迷宮後如願得到了食物,於是每天都在積極地探索迷宮線路。

第二組老鼠在走完迷宮後並不能獲得食物,也喪失了探索迷宮的熱情。

第三組老鼠在前10天都沒有獲得食物,也只是隨便走了走迷宮;

而在第11天開始讓老鼠得到食物,第12天時它們也表現得和第一組一樣積極。

沒有外物刺激時,老鼠並沒有主動地找尋路線並記憶。

但在獎勵的激發下,它們大腦中才建立起迷宮的認知地圖。

放在人類社會的視角中,就相當於如果全城只有一家能填飽肚子的餐廳,那麼通往餐廳的路線大概不會有人不熟悉。

而城市中最會認路的人——計程車司機,也是典型的「尋味者」。

倫敦是一個具有25000條街道和數千個地標的繁忙交通樞紐。

當地的計程車司機也面臨著十分苛刻的考核測試。

實習計程車司機需要擺脫電子導航,真正熟悉城市道路才能轉正上路。

整個考試流程大概歷時三到四年,經過12次考核才能通過。

而通過率大約只有50%。

倫敦大學的埃莉諾·馬奎爾就曾對倫敦計程車司機進行了神經影像研究。

她發現,計程車司機相對常人,大腦中的灰質含量明顯增多,海馬體的結構體積也更大。

而有著更長駕齡的老司機,這幾項指標也優於新司機。

司機在資歷變老的過程中不經意訓練著自己的路感。

計程車司機大腦灰質體積相比常人更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從前是個路痴,而在年齡稍長後卻成了路精。

其實就是小的時候有人帶著走,不需要自己認路。

成長之後變得獨立,不得不對自己負責,於是才開始下意識地培養認路能力。

所以許多偽路痴並不是真的不認路,而是懶得記憶路線。

這也體現在「女生比男生方向感更差」的普遍錯誤認知中。

一項讓男女司機分別在431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找車的實驗,就為女性正名了。

結果顯示,兩者的成功率並沒有太大差異,但運用的認路技巧卻不太一樣。

男性普遍傾向依據距離回溯路徑。

比如入口直走20米之後左轉,往前經過5個車位就能看到我的粉色法拉利了。

而女生則更關注沿路的路標。

比如入口直走到紅色告示牌處左轉,車就停在前面靠近商場入口處。

女生的方向感並不比男生差,差異主要只是認路策略的不同。

而在生活中,似乎總會存在認為女性普遍路痴的誤會。

其實只是女性表現得對方向感更缺乏自信,也更害怕迷失方向。

而男性則多表現出英勇無畏、能力很強的一面,即使不認路也強裝鎮定。

或許大多時候,女生們可能只是想依賴於身邊的伴侶而已。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路痴,只是人家懶得認路罷了。

不然怎麼會有在馬路上對著地圖心急如焚,卻在商場里縱橫上百家店鋪的物種呢?

*參考資料

What are cognitive maps[J]? ENOTES.

Mark Brown. How Driving a Taxi Changes LondonCabbies" Brains[J]. Wired UK, 2011.09.12.

Rebecca Maxwell. Spatial Orientation and theBrain: The Effects of Map Reading and Navigation[J]. GIS LOUNGE, 2013.04.08.

Fiona Macrae. Scientists discover why weREALLY do have a homing instinct: Scans reveal brain signals that determine howgood we are at navigating[J]. Mail Online, 2014.12.18.

LosingYour Car in the Parking Lot: Spatial Memory in the Real World[J]. AppliedCognitive Psychology, 2012, 26(5):680-686.

Anne Lise Stranden. Testosterone improvedwomen"s sense of direction[J]. Science Nordic, 2016.04.25.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唯一一次預測成功的地震,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2018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女性科學家再獲獎!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