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是上世紀末的「國民女神」,用一支支口紅改變中國女性形象

她是上世紀末的「國民女神」,用一支支口紅改變中國女性形象

原標題:她是上世紀末的「國民女神」,用一支支口紅改變中國女性形象



年輕一代人可能對這副面孔不太熟悉。


不過,如果你經過商場的化妝品專櫃,也許會留意到以她名字創立的品牌。


上個世紀80年代,她主持的電視節目紅遍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國民女神」。

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清晰記得她的熒幕形象——梳著元氣滿滿的「童花頭」,抹著鮮艷奪目的口紅,還說著一口讓人過耳不忘的「港普」:


「你好,我是靳羽西!」



她用電視架起東西方交流的橋樑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元年。


「70年代,西方不了解東方!」靳羽西在她紐約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她看來,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當時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講述自己。



「作為一名美籍華人,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美國社會了解一個真實並且開始發生變化的中國。於是,我接受了朋友的邀請,開始製作《看東方》,並擔任這個節目的主持人。」談及40年前的這個決定,靳羽西仍顯激動。


原本以為《看東方》的觀眾只有親友,卻沒想到與中國有關的幾集竟在美國大受歡迎。一集介紹中國年夜飯的節目播出後,很多觀眾來電詢問:在美國,哪裡可以吃到一頓正宗的中國年夜飯?


《看東方》播出後好評如潮,在美國主流社會引起轟動,這給靳羽西帶來了重要機遇——1984年,靳羽西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委託,主持從中國實況轉播的建國35周年慶典。然而,第一次做有關中國慶典的直播,她面臨的挑戰是始料未及的。


PBS在轉播前48小時才找到她,卻不提供任何素材資料。而作為身在美國的主持人,為了向美國觀眾解說閱兵式,靳羽西必須提前了解各個儀仗方陣的背景知識,還要介紹出現的重要人物。不過,她成功地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也由此踏上了與中國媒體的合作之路,開始面對改革開放中迫切想要了解外面世界的中國觀眾。



80年代中期,她從中美相互了解的橋樑一端走到另一端,接受了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邀請,製作國內首檔旅遊類電視節目《世界各地》。節目播出後,約3億中國觀眾通過靳羽西的「帶領」,領略到了美國紐約城、埃及金字塔、希臘雅典衛城、英國泰晤士河等地的風采。


她是美妝界和時尚圈的鼻祖


90年代初,中國改革轉型中的經濟向企業家發出召喚,從未涉足商業的靳羽西也躍躍欲試。


從媒體人轉而經商,能幹什麼?「我當即就決定,要經商就搞化妝品,我要創立一個專為亞洲女性設計的的化妝品品牌,」靳羽西至今仍為當初的決定感到自豪。


創業之初,很多人不看好她的選擇,理由是「中國根本沒有人用化妝品」。



「沒有人做的市場最有潛力。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難,但我做的哪件事不難呢?我要將自己對美和個性的認知傳遞給中國女性,」她說。

事實證明,她對市場的判斷是正確的。羽西化妝品取得空前成功,從最初上海百貨商店裡的三個櫃檯,不到三年擴張到全中國250個城市的800多個櫃檯,並且持續數年斬獲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桂冠。


正因如此,她被外媒稱讚為「中國化妝品王國的皇后」「用一支又一支口紅改變了中國人的形象」



與此同時,靳羽西還辦起了化妝教學課堂, 「手把手」地教中國女性如何化妝,堪稱美妝界和時尚圈的鼻祖,而她培訓的30多位化妝師是中國的第一批美容顧問。


隨後幾年,靳羽西還撰寫了9本暢銷書,大多與處事禮儀、人格魅力、個性化形象的養成和打造有關,包括《魅力何來》《中國淑女》《中國紳士》等。



中國經濟的變革,也讓中國社會如沐春風,國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靳羽西的化妝品、美妝課和暢銷書應運而生,滿足了國人需求,是啟蒙國人品味生活的先行者。


靳羽西回憶說,初到中國時,抹口紅的女孩都很難尋見;如今,滿街的女孩不但畫著精緻的妝容,而且服飾衣著與國際時尚同步。


「中國人更懂得美,更懂得自己,也更自信了!」


她致力於將青年才俊推向國際

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出國旅遊,海外留學,與世界同步看電影大片,購買大牌奢侈品。但中國仍然處於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在這股浪潮中闖蕩世界的青年,渴望獲得國際認知。


在化妝品市場「瀟洒走一回」的靳羽西發現,是時候回到她喜歡的文化圈了。她決定利用自己在中國和美國社會的影響力,通過公益和慈善活動,幫助青年才俊走向國際市場。她繁多的職務包括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為其特別設立的中國美基金執行主席,以及在美國有92年歷史的著名文化機構華美協進社聯合主席等。



2013年,靳羽西發起「中國時尚之夜」,中國時尚首次登陸紐約慈善平台。在這場活動上,如今享譽全球的高級定製服裝設計師郭培進入了西方主流媒體的視野。今年5月,「中國時尚之夜」已演變為中美時尚慈善夜,另一位來自中國的設計師陳野槐,在現場呈現了一場融合東西方風韻的高定時裝走秀。


「我現在工作的一大重心是將有才華、有幹勁的青年設計師、藝術家推向美國,讓他們有機會衝出國門、走向世界,」靳羽西說。



此外,華美協進社每年還頒發「青雲獎」,以表彰對推動中美文化、教育、書畫藝術、服裝設計和商業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


談及對祖籍國的情感,靳羽西說:「無論我走到哪裡,站在何處,我始終都是一個中國人。中國好,我會從心底感到高興,中國永遠是我的根!」


過去的40年,靳羽西的人生與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共激蕩。不過,這一歷程遠沒有結束,靳羽西仍將投身其中,繼續做一名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徐曉蕾 馬建國 謝鍔


編輯:金正 魯豫 杜健


剪輯:孫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孩子吵著要換新手機!各國如何應對學生用手機上癮?
第一調查 | 15萬對韓國涉外婚姻中,為何中國新郎(娘)最多?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