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之所以決定還政李唐,不是糊塗了,而是無奈之舉

武則天之所以決定還政李唐,不是糊塗了,而是無奈之舉

很多熟悉隋唐歷史的人都清楚,在唐高宗之後,雖然是太子繼位,但是最終,還是武則天登基為帝,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繼位時年紀最大的皇帝,登上皇位的時候,已經六十四歲了,不過,到了後來的時候,武則天還是決定還政李唐。

其實,武則天在李世民時期就已經進宮了, 當時十四歲,當時是五品的才人,被稱為武媚,這也是她武媚娘的由來,不過,在太宗時期,並沒有得到重視,地位也沒有提高,反倒是在李世民病重的時候,跟李治建立了感情,這也是她能夠做皇后的基礎。

李世民駕崩後,跟其他嬪妃一樣,被弄到了感業寺,不過,她一直是跟已是皇帝的李治藕斷絲連,當時李治的皇后王皇后看在眼裡,就決定讓武則天進宮,用來打擊對手。

不得不說,武則天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靠著自己的努力,很快的得到了李治的寵愛,並且生下了孩子,在逐步的鬥爭中,王皇后被廢,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並且在李治生病的時候,跟李治一起處理朝政,史稱為二聖臨朝。

李治臨終前說讓李顯有不能決定的事,就讓武則天來,這就給他日後稱帝給了機會,期間武則天廢了李顯,立兒子李旦為帝,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自己做皇帝。

公元690年的時候,武則天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周,定洛陽為都城,稱之為神都,我們從電視上看的神都洛陽就是這樣來的,其實,也是經過了繼承人的鬥爭之後,武則天才決定立李氏子弟為繼承人,也就是決定了還政給李唐。

其實,這樣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她的侄子武三思也在謀求太子之位,而且還多次上書說,天子沒有用異姓子弟做繼承人的,這讓武則天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狄仁傑站出來了,他是心向李唐,而且還很受到武則天的信任,他說道:「姑侄跟母子比,那個近,只有兒子祭祀母親的,哪有侄子祭祀姑母的」,武則天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加上當時的條件,她的幾個面首,還有很多大臣都勸武則天立兒子為太子,大勢所趨之下,武則天也不得不低頭。

可以說,這是武則天的一個無奈之舉,大勢所趨之下,她也無法強行的改變這些,最終,立李顯為天子,不過,大臣們之後發動了神龍政變,將武則天推下了皇帝之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事 的精彩文章:

鐵道游擊隊真實情況,存在五年即被改編,有一位隊員至今健在
同樣都是皇太孫,一個輕鬆秒殺自己叔叔,另一個反被叔叔輕鬆秒殺

TAG:知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