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家庭和時代背景 看毛澤東周恩來的文化和性格特徵

從家庭和時代背景 看毛澤東周恩來的文化和性格特徵

原標題:從家庭和時代背景 看毛澤東周恩來的文化和性格特徵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從早期熏陶看毛澤東、周恩來的文化特質

[摘要]毛澤東、周恩來誕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從小就面臨沉重的歷史、社會和家庭難題,他們在家鄉受到的早期教育,特有的社會、家庭、文化影響和環境熏陶,在其成長曆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從而使他們形成了較為相同的文化特質,即:強烈的愛國心和責任感;不懈進取的奮鬥意識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超乎尋常的求知慾,善於慎思明辨;腳踏實地的求實作風和不因循守舊的創新意識;大公無私、純樸善良、愛憎分明的性格。這些文化特質,為日後他們的成長道路,準備了良好的條件和豐富的元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毛澤東;周恩來;早期教育;文化特質;性格特徵


在20世紀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毛澤東、周恩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政治偉人。他們的思想甚至性格,都對中國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那麼,這兩位偉人在文化性格上,到底有些什麼特點呢?本文試圖從早年他們在家鄉所受熏陶的角度,來探討他們共同的文化特質。


一、毛澤東、周恩來誕生的時代和家庭背景

(一)毛澤東、周恩來誕生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1893年毛澤東誕生於湖南湘潭,1898年周恩來晚毛澤東5年誕生於江蘇淮安。在19世紀90年代前後,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局之中。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了腐敗的清王朝的大門,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災難深重。毛澤東誕生後的第三年--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中國的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並且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賠款白銀二億兩,要求中國七年內付清;規定日本可在中國任意設廠。周恩來誕生的前半年--1897年11月,德國強佔中國的膠州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隨後的1898年,中國發生了試圖改變封建舊體制的戊戌變法。但正是這個時候,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更加變本加厲。而清政府更加腐敗無能、喪權辱國,與帝國主義者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偌大的中國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傾巢之下,豈有完卵。毛澤東、周恩來出生的時代就是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他們以後所具有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尊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二)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家人,都對他們的成長寄予厚望。毛澤東與周恩來,都是家裡的長子。毛澤東的父母給孩子取名為「澤東」,字「詠芝」(後改「潤之」),取「潤澤東方」之意。周恩來的父母為其所取之名,有「恩自日邊來」之意,這是一個寄予希望且富有詩意的名字。除學名「恩來」之外,周恩來還有一個字叫「翔宇」,小名叫「大鸞」。鸞,是一種與鳳凰齊名的神鳥。傳說,這種神鳥,象徵著吉祥、幸福,它一出現,天下便太平安寧。毛澤東和周恩來所受的這樣一種傳承的家教,暗示著他們成年以後都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三)幼年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家庭都歷經磨難,使他們從小就懂得生活的艱辛,知道執著奮鬥。毛澤東的家鄉韶山,同舊中國其他閉塞而貧窮的鄉村沒有什麼兩樣,他的祖父毛恩普是個老實厚道的庄稼人,因為家境窘迫,不得不把祖傳的一些田產典當給別人。毛澤東的父親毛貽昌,17歲開始當家理事,因為負債被迫外出在湘軍里當了幾年兵,長了不少見識,也積累了一些銀錢。返鄉之後,因善於經營,又吃苦耐勞,終於在稻穀和豬牛生意方面,積攢了一些資金。從父輩那裡,毛澤東從小就懂得,要想過上好日子,只能靠勤儉持家,艱苦奮鬥。


而周恩來的祖父周起魁自定居淮安當師爺以來,家境就一直走下坡路。就在周恩來出生的前一年,50多歲的祖父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由於他生前不事生產,因此死後的家產除了那所大房子外,就剩城外的幾分墳地了。這時的周家,已相當衰敗。周恩來從小就生活在這種破落的家境下,「債台高築,靠典當借債度日」【《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8頁。】,這種窘況使周恩來從小就深知生活的艱辛,懂得「人生賴奮鬥而存」【《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688頁。】。


二、毛澤東、周恩來所受的家庭影響

(一)毛澤東和周恩來自小所受的家庭影響,都在他們日後的品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毛澤東誕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毛貽昌與大多數中國農民一樣,希望靠自身的奮鬥擺脫貧困,一輩子克勤克儉,精明剛強。父親的這種性格,自然對早期毛澤東產生影響。從六歲起,毛澤東就參與做家務和農活,如拔草、放牛、拾糞、砍柴,識字後也幫父親記賬。到了十四五歲,還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的長工一同幹活。父親的嚴厲,深深影響了他。他後來回憶說:「他是一個嚴格的監工,看不得我閑著,如果沒有賬要記,就叫我去做農活」,「他的嚴厲態度大概對我也有好處,這使我幹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細記賬,免得他有把柄來批評我」。【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董樂山譯,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106、107頁。】因此毛澤東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快樸實、不怕艱難的農家子弟本色,尤其對農民的疾苦,有切身體會。由於父親的高壓和嚴管手段,也促成了毛澤東內心的反抗心理。


周恩來則誕生在一個破落的師爺家中。除了自己的祖輩是師爺以外,周恩來的外祖父萬青選也是師爺出身。這種家庭所遺留下來的幕僚文化因素,對周恩來不無影響,從而使他養成了慎思明辨,忍辱負重,善於協作,勤於換位思考,替人排憂解難,習慣於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等行事風格。當然,家庭影響中的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不時要去借債、借了債還得給人家磕頭、破落以後遭人白眼等生活磨難,也養成了周恩來日後不屈的性格。


(二)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幼年生活中,都深受母親影響。毛澤東的母親文素勤,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純樸善良,極富同情心,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務。她還虔誠地燒香拜佛,把「積德行善」、「因果報應」一類的信念灌輸給孩子。母親的言傳身教,使毛澤東從小知道同情貧弱,樂於助人。母親去世以後,毛澤東還專門寫過一篇情義深長的《祭母文》,追念母親「高風」,「博愛」,「慈祥」,「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稱頌母親「潔凈之風,傳遍戚里」。【《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毛澤東對同學還說過,自己的母親是「可以損己以利人」的那種人。


由於特殊的家庭背景,少年周恩來在性格形成方面,承接了更多來自生母和嗣母的巨大影響。周恩來的生母萬冬兒性格開朗、精明果斷、樂於助人,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嫁到周家後,更顯賢惠能幹,家中大小事情,都離不開她。周恩來不滿1歲時,他最小的叔父周貽淦病危,膝下無子女。為了使叔父在彌留之際得到一點安慰,也使他留下的妻子陳氏能有所寄託,周恩來的父母把他過繼給周貽淦。兩個月後,周貽淦去世,幼年的周恩來由守寡的嗣母陳氏撫養。陳氏出身於書香門第,性格溫和、待人誠摯、辦事細心、仁慈禮讓、學識廣博。嗣母的教育,對幼年周恩來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養,影響異常深刻。嗣母早逝以後,周恩來還曾寫過一篇《念娘文》。抗戰勝利後,他在重慶對記者說過:「三十八年了,我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周恩來傳》(一),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5頁。】同時,由於生母很有調解糾紛的能力,她總是帶著幼年周恩來同去排難解紛。周恩來邊看邊聽,很欣賞生母先詳細了解各方情況再發表意見的辦法,更嘆服其經過耐心做工作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本事。從生母那裡,周恩來學到了許多辦事的方法,他從十歲開始,「佐理家務,井然有序」【《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8頁。】。在旅歐時期,周恩來在一封表明自己「當信共產主義原理」的信中說道:自己一來「天性富於調和性」,二來「求真的心又極盛」。這兩大性格都與母親的早年熏陶有關。1946年9月,他在接受美國記者李勃曼採訪時,又一次深情地回憶母親:「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為人善良,生了三個小孩──我和兩個弟弟……我出生後,因叔父周貽淦已去世,照傳統習慣,把我過繼給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撫養。叔母即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5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轉引自楊明偉:《周恩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頁。】


(三)毛澤東和周恩來自小養成了好學勤思的習慣。毛澤東在家鄉上私塾的時候,除了必讀的「四書」、「五經」外,他最愛讀被塾師稱為「閑書」和「雜書」的《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精忠岳傳》、《隋唐演義》等舊小說。在學校里,老師不讓讀,他用課本擋住偷著讀;在家裡,父親不讓讀,他就用布把窗戶遮住,使父親看不見燈光。毛澤東讀了這些故事,他就和小朋友乃至村裡的老人們互相講述。他後來回憶說:「有一天我忽然想到,這些小說有一件事很特別,就是裡面沒有種田的農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將、文官、書生,從來沒有一個農民做主人公。」毛澤東在對這一點納悶的同時,開始思索並分析小說的內容,發現這些小說的主人公「是不必種田的,因為土地歸他們所有和控制,顯然讓農民替他們種田」。他覺得這樣是不平等的。【參見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第109頁。】

周恩來則從四歲起便在嗣母的教育下開始認字和背誦唐詩。五歲時候,嗣母又把他送到家塾里去讀書。從家塾回到家裡,嗣母不僅進一步輔導他學習,而且經常給他講歷史故事和神話故事。後來周恩來到南開學校上學時寫了《射陽憶舊》一文,回憶他「幼時喜聞故事」,對嗣母講的故事具有「輒繞膝不去,終日聽之不倦」的濃厚興趣。【轉引自楊明偉:《周恩來》,第7頁。】六歲時,周恩來隨父親、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鎮外祖父家居住。那裡有滿書房的書,詩詞歌賦、通鑒野史,還有很多小說,正好滿足了周恩來的求知慾。起先,生母和嗣母送他到萬家的家塾中繼續讀書,但他嫌教書先生講得不過癮,沒有外祖父藏書里的東西精彩,便抽時間跑到書房裡去如饑似渴地閱讀。生母和嗣母知道以後,只好針對他的情況,專門找了一個老師單獨教他,並鼓勵他讀了大量的小說。他讀的第一部小說,是淮安人吳承恩寫的《西遊記》。看不懂的地方,就請嗣母講解,如此這般,他對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古典小說,更感興趣。八歲到十歲,周恩來開始讀《西遊記》、《鏡花緣》、《水滸傳》、《紅樓夢》,還有《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盛世危言》,等等。歷史小說和神話故事,對少年周恩來了解歷史,感知歷史人物以及開闊思路,發揮想像力,具有很大幫助。他從中也明白了為探求真理不畏艱辛、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等道理。


三、毛澤東、周恩來所受到的文化影響


(一)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小沐浴在濃厚的中國地域文化的強大磁場中。毛澤東處在湖湘文化的影響下,周恩來則深受江浙文化豐富內涵的熏陶。毛澤東所感受的湖湘文化,具有鮮明特質:政治意識極為強烈,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尤其注重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愛國主義傳統尤為突出,其中有許許多多愛國主義的代表人物,如屈原、賈誼、陳天華、黃興、宋教仁、章士釗等;蘊藏有博採眾家的開放精神與敢為天下先的獨立創新精神,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包容中西文化的精髓,融會古今文化的長處。這些,對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影響很大。


而周恩來所體驗的江浙文化,也具有獨特內涵,其中堅忍不拔、開拓創新、敢於擔當、聰穎睿智、協商融通等特質,在周恩來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時,周恩來還處在祖輩所固有的師爺文化的歷史積澱影響中。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由於受父輩的影響,在取得「國學生」的學位後,也做過師爺。師爺家庭慎思明辨、思之縝密、行之周全的傳統,對少年周恩來的成長不無影響。

(二)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小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經典的濃厚影響。毛澤東童年時代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湘鄉唐家坨的外婆家度過的。除了16歲前停學兩年在家務農以外,其他時間他都在家鄉的幾處私塾讀書。他還經常在舅舅開的書館裡聽一些自己喜歡的內容。毛澤東後來概括說:「六年孔夫子。」【《毛澤東傳(1893-1949)》,第6頁。】他讀過的書中,主要是儒家文化的傳統典籍,除了「四書」、「五經」外,還有《三字經》、《百家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普及入門讀物。這些書,不僅開啟了他的智慧,還培養了他「鑒古知今」的愛好,幫助了他後來熟諳「古為今用」。


在周恩來從小接觸到和認真閱讀的書籍中,多數也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比如《三字經》、《千字文》、《神童詩》,以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書籍,雖然不能全讀懂,但對他的思維個性,卻是最早的熏陶。


(三)毛澤東、周恩來在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也在求學中深受一些改革求變思潮的影響。毛澤東、周恩來所處的時代,是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也是新舊思潮衝撞的時代。這些對他們的思想和性格的變化,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辛亥革命前,毛澤東偶爾讀到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一書,書里講社會要改良,毛澤東非常喜歡。這樣,他開始知道一些發生在山外的當今中國的大事,感到中國不能守著老樣子不作變革。這之後,毛澤東開始較多地接受維新派思想,特別喜歡梁啟超那些筆端常帶感情的文章。康有為、梁啟超成了他崇拜的人物,他是從維新派那裡接受政治啟蒙的。但是,一旦他接觸到孫中山的思想,得知孫中山主張的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已代替康、梁的維新變法思想而成為時代的主流後,他便開始推崇孫中山。後來毛澤東考入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這時,他的心思已不在讀經書上,而經常到學校藏書樓借閱中外歷史、地理書籍。他讀到拿破崙、彼得大帝、華盛頓、格萊斯頓、盧梭、孟德斯鳩和林肯的事迹,從而懂得了富國強兵之道,他認為: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我們應該講究富國強兵之道,我們每個國民都應該努力。參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9頁。】


在讀了不少傳統文化典籍後,周恩來也有機會接觸革新著作。周恩來在淮安表舅龔蔭蓀的家塾寄讀時,深受影響。龔是革新派人物,結識同盟會成員,贊助革命,常向周恩來介紹些新思想和時事政治知識,使周恩來開始受到政治上的啟蒙。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毛澤東和周恩來之所以成為中外矚目的領袖,不僅與他們長期從事革命、建設的實踐有關,而且與他們從小受到的家庭、社會等環境影響,以及他們所受的啟蒙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從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些核心的文化內涵和文化性格:


(一)強烈的愛國心和責任感。他們都有著救國救民的強烈意識,從小養成了關注民族和大眾利益的責任感,有一份為民族擔當,拯救勞苦大眾、造福社會的心愿。在了解中國實際和觀察外部世界的過程中,他們開始思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二)不懈進取的奮鬥意識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受家庭生活影響,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小就吃苦耐勞、勤快樸實。他們懂得勞動人民的不易,尤其對下層人民的疾苦有著切身體會,並深知必須執著奮鬥。同時,對強權和壓迫,有一種天然的反抗心理,並在鬥爭中不屈不撓。


(三)超乎尋常的求知慾,善於慎思明辨。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小勤奮學習並善於學習。他們廣讀博學,尤其喜歡讀歷史、神話故事,在得到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打開了充分的開放思維的空間,養成了勤學好思的習慣。他們既學習中外歷史,又熱衷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在學習和思考中懂得了「鑒古知今」、「古為今用」的道理。


(四)腳踏實地的求實作風和不因循守舊的創新意識。在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響下,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有一種求實的風格,腳踏實地,不尚空談,善於聯繫實際,從實際出發看問題辦事情,同時也有一種開放包容和開拓創新的心態,面對不合理現象,他們喜歡思考和尋找改革發展的辦法。在新舊思潮衝撞下,他們善於學習和對比,並從中激發出一種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自覺行動。


(五)大公無私、純樸善良、愛憎分明的性格。在家庭成員的熏陶和教育下,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小懂得同情貧弱,樂於助人,肯於換位思考,願意替人排憂解難。他們性格中包含著濃厚的純樸善良、大公無私,對人民友善、對敵人憎恨,舍己利人,甚至「損己以利人」的成分。


這些文化特質或文化性格,為日後他們成為偉大人物,準備了良好的條件和豐富的元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韓同友,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淮陰師範學院教授;房士鴻,女,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館員。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收藏家張貴銀 又添一批日軍侵華物證
周恩來的一幅珍貴題詞 在今天仍不失為座右銘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