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門慶吃過的這道名菜,可能您也品嘗過

西門慶吃過的這道名菜,可能您也品嘗過

花箋

花箋

劉珂矣

00:00/04:04

作者:王清和


一、過年聚樂,下棋賭錢

大年初四,西門慶出去拜年,吳月娘去了吳大妗子家。晌午時分,潘金蓮、孟玉樓在李瓶兒房裡下棋。玉樓道:「咱們今日賭甚麼好?」金蓮出主意道:「咱每人三盤,賭五錢銀子東道。三錢買金華酒兒,那二錢買個豬頭來,教來旺媳婦子燒豬頭咱每吃。只說他會燒的好豬頭,只用一根柴禾兒,燒的稀爛。」(第二十三回)

下了三盤,李瓶兒輸了五錢——我懷疑是她成心放水,她不在乎幾個小錢,正好藉此增厚姐妹間的情誼;也不排除金蓮、玉樓兩個「人精」合夥算計她。反正,李瓶兒和她們在一起,在金錢上總是吃虧的時候多。

金蓮支使李瓶兒的丫鬟綉春叫小廝來興,去買一壇金華酒,一個豬頭,連四隻蹄子。金蓮吩咐:「送到後邊廚房裡,教來旺兒媳婦蕙蓮,快燒了,拿到你三娘(孟玉樓)屋裡等著,我們就去。」玉樓心眼多,怕到自己屋裡吃招惹是非,馬上說:「六姐,教他燒了,拿盒子拿到這裡來吃罷。在後邊,李嬌兒、孫雪娥兩個看答著,請他是,不請他是?」


二、一根柴禾兒,皮脫肉化

宋蕙蓮剛與西門慶私通不久,被西門慶調換工作,「不教他上大灶,只教他和玉簫兩個,在月娘房裡後邊小灶上,專頓茶水,整理菜蔬,打發月娘房裡吃飯,與月娘做針指」(第二十二回)。西門慶找的藉口是:「他做的好湯水」。這確實不假,「一根柴禾燒豬頭」表現出她的非凡廚藝。她的前夫蔣聰(諧音姜蔥)是蔡通判家廚役,估計這手絕活就是學自蔣聰。此事也顯示了西門慶的知人善用。

宋蕙蓮「燒豬頭」的做法:

步驟1:舀一鍋水,把豬頭蹄子剃刷乾淨,入鍋;

步驟2:用一根長柴禾安在灶內;

步驟3:用一大碗油醬,並茴香大料,拌得停當,入鍋;

步驟4:上下錫古子(錫鍋,上下細、中間粗,形狀似鼓,故名)扣定。燒不到兩個小時。

做好出鍋的豬頭:「燒的皮脫肉化,香噴噴,五味俱全」;放在大冰盤上,配上小碟兒姜蒜,佐以金華酒——怎不叫人垂涎三尺?

李瓶兒問道:「真箇你只用一根柴禾兒?」蕙蓮道:「不瞞娘們說,還消不得一根柴禾兒哩。若是一根柴禾兒,就燒的脫了骨。」

做好這道菜的秘訣在柴禾的安法、火候的掌握,這就屬於「不傳之密」了。

三位美婦大吃豬頭肉的情景,很對我這北京「衚衕串子」的胃口。


三、俗人俗事中開掘出文化底蘊

豬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據稱在中國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遲至漢代,豬已在各地廣泛飼養。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6年)《方言》卷八釋「豬」條: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jia加);關東西或謂之彘(zhi置),或謂之豕(shi史);南楚謂之豨(xi希);其子或謂之豚(tun屯),或謂之貕(xi希);吳揚之間謂之豬子;其檻及蓐曰橧(zeng增)。

北魏時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有「蒸豬頭法」:取生豬頭,去其骨,煮一沸,刀細切,水中治之。以清酒、鹽、肉,蒸,皆口調和,熟,以乾薑、椒著上,食之。

宋代大文豪蘇軾喜食豬肉,傳為他所撰著的《仇池筆記》中,有一篇《煮豬頭頌》:淨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有時自家打一碗,自飽自知君莫管。

筆記里還記載了一個故事,名為「蒸豚詩」:王中令(即王金斌)平定巴蜀之後,餓得厲害,進入一鄉村小廟,見到主持和尚喝得醉熏熏,箕踞而坐,王中令大怒要殺了他,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問他是否有飯菜?和尚卻說:只有肉,沒有菜,隨後獻上了一盤「蒸豬頭」,味道鮮美,王中令很高興,問道:「你除了吃肉喝酒,還有什麼本事?」和尚回答會作詩。王中令便命令他作一首「蒸豚詩」,和尚馬上口誦一首:「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葯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毛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甚是高興,於是封和尚為「紫衣法師」。

醉和尚獻上蒸豬頭,紅鮮熟軟,並賦詩立成,有七步之才,獲得了「紫衣師」的法號。

豬頭肉是大眾食品,但也是皇宮中的重要食品。據明代劉若愚《酌中志》中記載,宮內「十二月初一日起,便家家買豬腌肉」,「吃灌腸、吃油渣、滷煮豬頭」等(卷二十)。

雖然豬肉早就是中國人食譜中最重要的一項,但在文學作品中,幾乎沒有正兒八經描寫吃豬頭的內容,大概它太平常、太世俗了,人們熟視無睹,認為不值得寫、也不屑於去寫。但正是類似的俗人俗事,卻構成一個群體、一個種族、一個民族最基本的容貌,並進而鎔鑄成它的靈魂,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蘭陵笑笑生正是從此種被人鄙棄之處,獨闢蹊徑,在芸芸眾生的俗塵慾海中,開掘出土厚根深的文化底蘊。

【作者簡介】王清和(男),北京人。除歷史論著、譯著外,在海內外發表大量詩、散文、隨筆、評論等,曾在多家報刊有專欄。近年出版有《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詞話》(校點本)等。

朱武號神機軍師,為何在梁山的重大事項中沒有他的身影?

蒲松齡通過《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胭脂》想表達什麼?

《紅樓夢》里賈珍的妻子尤氏是怎樣一個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里晴雯是故意與賈寶玉吵架?
歷史上真實的俠客個個武藝高強?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