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結網:馬雲商業生涯最後的冒險

結網:馬雲商業生涯最後的冒險

作者 | 猛哥

來源 | 猛哥分號(wm221x)

1

神秘的北緯30°。

金字塔、中東北海、百慕大三角、雅魯藏布大峽谷、喜馬拉雅山、神農架……,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都存在於這條線上。

浙江桐廬,就位於北緯30°,這裡的農民將創造一個偉大的奇蹟。

如果從歷史的天空打量,1993年是一個里程碑。

那年春天,上海市浦東新區正式成立,進出口貿易紅紅火火。也是這一年,浙江省經過工商註冊的個體工商戶已有153.2萬戶之多,註冊資金40億元,其中相當多的工商戶是做外貿生意。

為了不耽誤貨物出口,杭州外貿公司的報關單需要第二天送達上海,可郵政快遞最快要三天。

咋整? 滬杭工商界一時犯難了。

桐廬人聶騰飛該登場了。

在浙江桐廬縣鐘山鄉的重巒疊嶂中,有條山路,於雲霧繚繞中盤旋,路的盡頭便是夏塘村,聶騰飛出生於此。即使在道路暢通的今天,這個偏僻的村子離桐廬縣城也要兩個小時車程。

小時候,聶騰飛和弟弟聶騰雲,每天要走5公里山路,去鄉里上學,兩個人走一段,互相背一段。

讀了幾年書後,聶騰飛的腦子就活泛了,他不想跟祖輩一樣,苦兮兮的種地,要走出大山。

1989年,聶騰飛到杭州的一家印染廠做小工,並在此認識了後來的妻子陳小英。陳小英來自夏塘村不遠的潘畈村,在哥哥陳德軍的介紹下到印染廠打工。不過此時,陳德軍已經離開了印染廠,他想要依靠自己的木匠手藝做裝潢為生,但生意並不好。

在印染廠里,聶騰飛還認識了浙江淳安人詹際盛,並很快成為好友。詹際盛的弟弟詹際煒,當時正在杭州的車站做些零單快遞的活,簡單說就是把隨車而來的文件和小包裹送到客戶手中。

也許是受詹際煒的啟發,聶騰飛和詹際盛後來才有了做快遞的念頭。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一次偶然機會,聶騰飛聽一位老外講,在國外做快遞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他才想到去做快遞。

反正因緣際會之下,聶騰飛誤打誤撞進了快遞業,成為快遞鼻祖。

2

論及近代史,有人曾這樣總結:「廣東人革命,江浙人出錢,湖南人流血」。

看來江浙人向來有撒錢的好習慣。面對出口報關的難題,悠悠歲月之後,他們又要撒錢了。

為了趕上港口的輪船,讓貨物及時出口,杭州的外貿公司傳出話來,願意每單出100元,讓信得過的人送外貿單到上海代為報關。

印染工聶騰飛快速算了一筆賬:如果每份報關單收費100,自己花15塊錢趕上當晚去上海的火車(沒座,通常只能站一宿),第二天凌晨到站,騎自行車就能送到市區。扣除來回車費,一單可以賺70塊錢,要是一次送上10多單,就能日賺近千元,這可比打工強太多了。

說干就干,他拉上妻子陳小英、工友詹際盛,在杭州市湖墅北路的一間破屋子裡成立了「盛彤」(申通的前身)。聶詹分駐滬杭來回送遞,陳小英四處打電話拉訂單。

結果生意好得不行。陳小英就把哥哥陳德軍請來幫忙。聶騰飛和陳德軍一起在杭州走街串巷拉業務,詹際盛則坐鎮上海,專門負責外貿單的遞送。

靠著「火車+自行車」,申通掘到「第一桶金」,第一年就賺了2萬。

聶騰飛很快發現人手不夠用了,回鄉招兵買馬,拉出了一支隊伍,搞出了加盟制的創舉。他的想法是,把桐廬老鄉分散到各地開加盟店,申通的快遞網路就能迅速遍布全國,業務量也將成幾何級數爆發性增長。

最初加盟的辦法很簡單:加盟商向總部交上幾百塊,就能開網點。收件網點可以獨攬快件收入,並擔負運費;異地網點則要無償派件。比如杭州收了份100元的快件,100塊可以獨佔,再花15塊送到上海;上海則必須接收,無償派送。反之亦然。

這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糾葛,卻贏得了布局速度上的優勢。

1994年,詹際盛離開申通,和弟弟詹際煒一起創立了天天快遞。

1997年10月,從杭州趕往寧波處理業務的聶騰飛,在經過紹興的途中,因為車子衝出公路不幸身亡,引發了申通成立以來的最大「地震」。

聶騰飛驟然去世後,心腹或部屬紛紛出走,自立門戶,快遞業進入群雄割據時代。

此後申通由陳德軍和陳小英兄妹接管。

陳氏兄妹

聶騰飛的弟弟聶騰雲自立門戶。此前,他一直負責申通慈溪公司,在此網路基礎之上,他創辦了韻達。

那一年,中國民營快遞公司已從1993年的兩三家發展到了一百多家。「桐廬幫」就此走上舞台,各自開疆闢土。

3

但凡提起商界鐵娘子,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董明珠。只不過,論起強勢果敢,張小娟毫不遜色。

張小娟是陳德軍的小學同學,又跟陳小英是中學同學,申通成立後,她就被陳家兄妹拉來做財務,關係鐵,管錢放心。

在老鄉的介紹下,張小娟認識了同樣來自浙江桐廬的老鄉喻渭蛟,並結婚。

喻渭蛟的家境不好,大學也沒考上,19歲就去了浙南討生活,學做木工。他天分高又勤快,從製作木門到雕花再到手工掐線,樣樣精通,3個月就出徒了。

喻渭蛟並不安分,27歲時,他在寧波開了一家裝修公司,四處拉訂單、跑材料,漸漸積累了一些客戶。199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接到了一個500多萬的大單子。可是,活幹完了,對方卻因債務纏身而賴賬。

無奈之下,喻渭蛟只好把工人的工資和當地供應商的材料款背上身。總共182萬的債務,整整壓了他5年。

張小娟眼看著申通發展越來越好,覺得這是一條好出路。於是,她對喻渭蛟說,「不如你也做快遞吧!」

2000年,34歲的喻渭蛟東走西奔,湊到5萬塊錢,拉著僅有的幾輛舊自行車,以及之前裝修公司的17名員工去了上海,在一個居民區的倉庫里成立了圓通。

張小娟也就從申通辭職,與丈夫一同創業。

喻張夫婦(中)

4

陳德軍執掌申通後,把聶騰飛制定的加盟制推向極致,即「網點包干到戶」,投遞員只需要交押金即可擁有一個自己的網點,承包一個片區乃至一條街道。

桐廬農民在「自己做老闆」的誘惑之下,哪怕單槍匹馬,也敢闖到陌生的城市「插桿旗」,開啟快遞創業的傳奇。

這種擴張的「桐廬模式」,讓沒錢、沒人、沒背景的民營快遞得以飛速成長,讓桐廬人成了快遞業的先行者。

很多年後,馬雲說:「所有快遞人員把爸爸媽媽、二姨等都拉出來做快遞,這是了不起的企業家創業精神。」

陳德軍沒想到的是,他的「富豪」同學賴梅松亦加入其中,並迅疾崛起。

賴梅松

賴梅松也是桐廬鐘山鄉人。初中畢業後,由於父母拿不出200元高中學費,16歲的賴梅松無奈輟學。17歲,他到工廠打工,後來在家裡買了一台織布機做起了代加工,開始還湊合,後來行情不好,賠了錢。

桐廬山林資源豐富,賴梅鬆開始做木材生意。因為能吃苦,腦子好,22歲時,他就成了杭州木材市場里最年輕的老闆。到1999年,他一年有幾十萬收入。

當賴梅松在木材界闖出一片天地時,桐廬正颳起「快遞風」。很多老鄉和同學都動員他做快遞,但妻子猶豫。

2000年,張小娟和喻渭蛟創辦圓通之後,對賴梅松是一個刺激。他開始認真考察快遞行業,認為自己能承受風險。

2002年,賴梅松拉上申通快遞一級站點的負責人——桑學兵,奔赴上海,正式成立了中通。

5

外界俗稱的「四通一達」,指申通,圓通,中通,匯通,以及韻達。

匯通創立於2003年,創始人已不可考,因為這家公司最為曲折。成立雖晚,但來勢洶洶,打算彎道超車。

那時,「桐廬幫」快遞公司的擴張主要是承包制,這種模式有一個弊病,網點經濟上是獨立的,在利益的誘惑之下,可以轉投其他快遞公司。

2003年7月,韻達總部被一群陌生人圍堵,當天分揀工作陷於癱瘓。直到傍晚,這些人才漸次散去,臨走時,撂下一句狠話,明天要讓韻達消失。

韻達立即向上海市公安局報案,第二天,警方派出大量便衣埋伏。為防不測,韻達還從各個網點緊急調集工人保衛總部。

第二天,氣勢洶洶的打手剛衝到韻達門口,就被埋伏的便衣們制服。

幕後黑手浮出水面,正是剛創立不久的匯通。在行動之前,他們就已租好房子,買好設備,準備接收韻達的經營網路。

行動失敗之後,匯通的設備被員工和債主一搶而空,後來經過兩次轉賣,2004年才被做食品行業的徐建榮買下。

徐建榮也是桐廬人

再後來,匯通又被百世物流收購,百世物流的創始人是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周韶寧,馬雲和郭台銘都有入股。

6

「通達系」湊齊了。

都是熟人(圖自網路)

各家的套路都差不多,競爭無比激烈。作為當時的老大,申通首先使出殺手鐧——降價。

上海本土快遞公司最先敗下陣來。養尊處優的上海人算是見識了吃不飽飯的桐廬人有多狠,居然能把利潤壓低到幾毛錢。

以小紅馬快遞公司為代表的「北京幫」打算去長三角開拓市場,老闆去上海轉一圈回來後,嚇得夠嗆,主動放棄,「桐廬幫」太可怕了,實在沒法壓價,間或還有干架。

可還是有人不信邪,深圳快遞龍頭DDS要來上海「虎口奪食」。DDS老闆郜偉是 「下海」幹部,以充滿鬥志著稱,進駐上海後,他跟「桐廬幫」殺紅了眼,喊出「降價降價再降價,打造全國最低價」的口號,「桐廬幫」5塊一件,他就10塊三件,甚至2塊一件。可「桐廬幫」就像打不盡的地鼠,這個倒了,那個又冒出來。不到一年,DDS就因資金鏈崩盤而倒閉,郜偉還以詐騙罪被拘。

頑強的「桐廬幫」沒人再敢招惹。而經過幾輪大洗牌,「桐廬幫」原本上千家快遞公司,也只剩下不到十家龍頭,不可謂不慘烈。

直到2006年,中通率先推出有償派送,這一做法才成為業界常態。

7

創業16年後,申通才敢把「快遞」一詞加入公司名中。

2009年,新郵政法出台。之前,「四通一達」都被視為「黑快遞」。

舊郵政法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由郵政企業專營。而民營快遞的主營業務正是以文件為主的商務件。

早年,為了躲避巨額罰款,它們玩起「貓捉老鼠」遊戲。面對前堵後追,快遞公司的貨車飛飆,車速快到甚至來不及轉彎,哐一下,撞也就撞了。

名正言順後,快遞公司進入黃金道,剛好趕上了中國經濟飛一般的發展,物流成為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2013年10月18日晚,申通20年慶典,是夜,桐廬籍快遞人躬逢其盛,它的加盟者已經超過5萬人,員工逾15萬人。

慶典上,陳小英的身邊人是公司總裁奚春陽,她的第二任丈夫。

就在一年前,奚春陽還出任了天天快遞董事長。從申通出走後,詹際盛的戰略一敗再敗,天天快遞走了不少彎路,後不得不被申通控股,最終被蘇寧收購。

而在遙遠的夏塘村,聶家祖屋已被推倒,修建了兩棟5層的高樓,每層10間房,很是搶眼。

夏塘村夾在青山之中,一條小溪穿村而過。聶騰飛沒離開村子時,溪水還潺潺。如今,小溪已經半干,上面建了一座橋,是為「騰飛橋」。那是父親和弟弟為了紀念他而造的。

他身後快遞江湖的榮華沉浮已經與他無關。

8

快遞江湖,你方唱罷我登場。北緯30°的「桐廬幫」很厲害,但又有一群人登上舞台,那就是「順德幫」。

1993年,22歲的王衛在順德創立順豐。

這個神秘的男人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空軍俄語翻譯,母親是大學老師。7歲時,他隨家人搬到香港。高中畢業後,他沒有讀大學,去香港叔叔開的印染廠做小工。

命運真是充滿巧合。聶騰飛也是印染工出身。就是這兩個印刷工,一南一北,撬動了中國的快遞業。

1992年總設計師南巡後,香港大約8萬多家工廠搬到大陸,其中5萬多家在珠三角落戶,故而粵港信件往來頻繁,但因分屬不同的關稅區,郵寄耗時多則一周,少則兩三天,廠商們很是苦惱。

王衛看出了門道。開始,他受人之託,在粵港之間帶貨。慢慢地,貨越來越多,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機,跟父親借10萬元,創辦順豐,公司就6個人,每天騎著摩托車在大街小巷穿梭。

順豐成立初期,快遞員這樣幹活

香港件,成就了王衛的「第一桶金」,至今仍是順豐的主體業務。到1997年,順豐已經壟斷了深港貨運,在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70%的貨都由順豐承運。

香港回歸時,中鐵快運想在深港線路上分一杯羹,結果遇挫,因為順豐已成壟斷之勢。

國內快遞業有兩大模式:直營和加盟。各有優劣。

起初,順豐跟「桐廬幫」一樣,施行加盟制,但為了跑馬圈地,對各網點的控制更為鬆散,導致後來分部「各自為政」,弊端日盛。

王衛信佛,但殺伐果敢,雷霆一怒,強勢收權。2002年,創業近10年後,順豐這才設立總部,把深圳福田區萬基商務大廈幾乎整個租了下來。

9

世紀之交,業界流傳:「南順豐,東申通,北宅急送」。

宅急送的商標是一個綠色的、充滿動感的猴子,這源於陳平的構想: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

陳平在日本留學時,去餐廳打工,留意到日本快遞公司——宅急便,覺得很有前景,遂有效仿之心。1993年,他回國後,便拉上二哥陳東升一起創業。

陳東升是商界傳奇人物。他的父親陳萬林是老革命,曾跟隨李先念的部隊南征北戰,解放後,被安排在湖北天門工作。

陳東升與哥哥陳顯寶、弟弟陳平都出生在湖北天門。35歲之前,陳東升走的是仕途——武漢大學畢業後,他進入外經貿部下屬的研究室,31歲時,成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副主編,享受副局級待遇。

1992年,大約十萬多名體制內幹部「下海」經商,後來被稱為「92派」,這個說法就出自陳東升。

陳東升辭職後最先創辦嘉德拍賣,同時還醞釀創辦保險公司(4年後,泰康人壽成立)。

1994年,陳氏三兄弟一起創辦了宅急送,陳東升和陳平各出資25萬元,各佔50%的股份。宅急送起初只有7個人、3台車、一間26平方米的辦公室,做零散的家政服務,甚至代人送過小孩。

次年,宅急送與日本一城株式會社合資,使得業務配送範圍和專業技術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陳平(左)、陳東升(中)、陳顯寶(右)

2003年,陳平去深圳找王衛,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隨後,陳平在附近租了兩棟六層的辦公室,樓頂上做了一個超大的宅急送logo,與兩站路之外沒有標識的順豐總部截然相反。

這年,順豐的業務量還不到宅急送的三分之一。兩年後,順豐的業務量翻至宅急送的兩倍。

10

2003年是中國快遞業的另一個里程碑。

馬雲創辦了淘寶網,按下電商時代的快鍵,不過它的重大意義還要兩年後才能顯現。

國民更關心的是另一件大事,SARS爆發。順豐迎來了巨大的商機。廣東作為SARS重災區,沒人敢出門,快遞業務量暴增。

握有一手好牌的宅急送卻「打爛」了。

眼瞅「四通一達」和順豐都在狂飆突進,宅急送還裹足不前,陳平很著急,為了佔領利潤和附加值更高的小件快遞業務,他推進改革,由面向機構客戶的普件物流轉型為面向個人客戶的小件快遞。

陳東升否定了陳平的改革方案,「安排」他休息,由陳顯寶接任宅急送總裁,開始大幅度收縮網點、裁員,砍掉虧損業務。

可機會錯過就錯過了。宅急送2010年收入僅20億元,而順豐是120億,申通60多億。

陳平賣掉了所持宅急送的全部股份,套現2700萬元,另行創辦快遞公司星晨急便。可到2012年3月,星晨急便也被傳破產,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含恨坦承自己「貪大求全。」

陳平後來一度短暫回歸,但無力回天,再度出走。宅急送就這樣泯然於快遞浪潮中。

11

2005年春節前,圓通老闆娘張小娟在淘寶上買了一件皮大衣,結果等到年三十,皮衣也沒送到,她就抱怨淘寶的物流很不靠譜。

喻渭蛟問她,什麼是淘寶?

這個問題改變了圓通的命運,也改變了「桐廬幫」的格局。

弄明白什麼是淘寶後,還沒過完元宵節,喻渭蛟就跑到杭州去找淘寶,並簽下一份驚動「桐廬幫」的合約。

當時全國快件,EMS收22塊,「四通一達」收18塊,喻渭蛟答應只收8元。

圓通成立晚,業務量跟「桐廬幫」大哥們相差太遠,為了沖單,喻渭蛟只能咬牙應允。

2006年5月,圓通正式成為淘寶的配送服務商,日業務量陡然上升2000票。

眼瞅圓通業務蹭蹭蹭,先前責怪喻渭蛟低價攬件的其他「桐廬幫」老闆也忙不迭地偷偷往杭州淘寶總部跑。

繼圓通之後,2007年,申通、EMS等成為淘寶商家早期合作夥伴,後來中通、韻達、匯通、天天快遞等也相繼加入。申通和淘寶商家合作之前,一天大約6萬票,合作之後,一天可達20萬票。

就這樣,「桐廬幫」藉助電商的東風,集體起飛。

從那以後,「四通一達」逐漸從以商務件為主,轉型為以電商件為主。隨著中國電商業務的快速推進,電商件的性價比走向極致,淘寶上開始出現9.9元或19.9元包郵的產品,「包郵區」的說法開始流行。

12

電商的興起,把中國快遞業送上了快車道,而「雙11」的橫空出世,則讓中國快遞業有了爆炸性的裂變。

2009年,張勇還是淘寶COO兼淘寶商城總經理,他提出藉助「光棍節」的噱頭,在十一月的傳統銷售淡季,搞一次大促銷,但是應者寥寥,僅27家品牌參加,可等到2010年,交易量就天翻地覆了。

現為阿里巴巴集團CEO的張勇曾回憶說:「(第一年『雙11』)當時沒有現在的物流規模,5200萬元這個總數還不是很大,對他們來說無感,第二年,交易額達到9.36億時,這個數字就不小了,物流開始有疼痛感。2010年『雙11』是痛苦的。」

物流的疼痛就是「爆倉」。

爆倉(圖自網路)

2010年,「雙11」的包裹數量突破1000萬個,打了快遞公司一個措手不及。包裹猶如洪水一般,湧入快遞公司的各個中轉倉,反覆積壓。最後就是,一個包裹的配送時間從平常的一到兩天變為一到兩周,最長甚至是一個月。消費者和商家都怨聲載道。

網購的驚人能量還未完全釋放,物流就成為短板。以致於馬雲在2011年舉行的「物流合作夥伴發展大會」上表示擔憂:「我想淘寶明年沖1萬億(營業額),但是最大的障礙就是物流。」

2012年後,淘寶商城改名為天貓,「雙11」銷售額達到191億,「爆倉」從快遞公司的中轉倉,開始傳遞到派送網點。

預計2013年「雙11」,天貓的包裹數量將超過1億個,怎麼才能保證不「爆倉」?

殘酷的現實讓馬雲決定必須馬上解決掉它。

13

2012年11月12日,「雙11」硝煙未散,馬雲就帶著張勇、童文紅等人去上海外灘的蘭心會所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童文紅當時負責阿里巴巴集團的置業板塊。他們試圖探討出解決中國物流問題的一個路徑。

那天與會的還有銀泰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國軍和銀泰CEO陳曉東。此前,沈國軍曾因百貨行業的物流痼疾去找馬雲討教,馬雲提出大物流的構想。面對共同痛點,雙方一拍即合。沈國軍告訴馬云:「這個東西要搞下去,我來參與。」

「頭腦風暴」的最終成果就是決定組建一家新公司,以技術驅動社會化物流資源。新公司的大股東除了阿里巴巴和銀泰集團之外,還有郭廣昌執掌的復星集團。

馬雲是有通盤考慮的,他是浙商總會第一任會長,沈國軍是執行會長,郭廣昌是副會長,三人私交甚篤,他更感性,沈國軍、郭廣昌更理性、更接「地氣」,「三個理想主義者就瞎了,我們得去喝西北風。」

除了這三大股東,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各出資5000萬,各占股1%。

馬雲說:「股份並不重要,這個事兒是中國民營企業聯合第一次起來參與整個未來中國基礎設施的建設。」

「野心」不可謂不大,但他並非盲目樂觀,就對沈國軍和郭廣昌說過:「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扛不住就別玩這個。」但沈與郭不但扛住了,沈國軍後來還出任了新公司的首任CEO。

新公司得有個名字。

有人提議叫「閃豹」,因為豹子跑得快;還有人說,既然有天貓,那乾脆叫「地鼠」。但都沒達成一致,被否了。

最後馬雲自己想了一個,「菜鳥。」

其他人都覺得不行。

馬雲解釋說,我們確實是物流行業新兵,叫菜鳥倒也名副其實,大家期望不要太高,姿態低一點,謙虛一點,就叫菜鳥。再說,公司名跟小孩名一樣,叫著叫著就習慣了,今天覺得菜鳥很怪,叫個兩年就覺得很好了。

於是,菜鳥誕生。

14

菜鳥的另一個名字叫「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SLN)」,它是馬雲商業生涯的「最後一次冒險」,終極夢想是編造一張「天羅地網」。

所謂「地網」是指物流行業建設的物理網路,包括倉儲、幹線運輸和配送;所謂「天網」是指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支持下的物流信息系統。

按照馬雲說法,所有能讓出去的利益都讓出去,先不求商業利益,只求第一時間把網路建設起來。

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進一步解釋:「你不砸錢下去跑不起來,風險那麼大,沒人願意跟你玩兒;但自己砸錢下去跑起來之後,阿里巴巴不想做一個物業擁有商,經濟利益我們會和合作夥伴分享。」

起初,馬雲就給菜鳥定了兩個要求,第一是24小時之內送貨可達;第二是菜鳥的人數不能超過5000人。

童文紅說:「這兩個框牢了,你就知道菜鳥要做什麼,它註定菜鳥不能做快遞。」她是菜鳥首任COO,實際上的操盤者。

馬雲的夢想總是很宏大,甚至常常被認為「天方夜譚」。直到阿里巴巴在美國

IPO那天,他說出那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他心目中的菜鳥是在建設一個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就像淘寶至今為止還是中國最好的線上交易體系一樣,菜鳥是在建設一個全覆蓋的物流體系,打通鐵路、公路、快遞等所有和流通相關的環節,將每個人、包裹、倉庫、城鎮都連接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菜鳥的智能物流骨幹網,還真像是理想主義者的「天方夜譚」呢。

馬雲攜菜鳥負責人赴桐廬與「通達系」創始人座談

15

湖畔大學首期招生時,賴梅松給馬雲發了一條簡訊。馬雲回復說,你去面試,但能不能錄取得靠實力。

後來,賴梅松上了湖畔二期,那時中通估值400億。面試官問「世界為何因你而不同」?他說自己是一棵樹,中通是幾棵樹,未來一定會成為森林。他認為中通要幫助更多人,要去解決社會問題,同建共享。

賴梅松毫不掩飾他對馬雲的推崇,「利他思想對企業家很重要。馬老師如果他是利己思想,不可能把企業帶到這樣的高度。」

有了菜鳥的加持,快遞行業正式邁入「資本護航、技術驅動」的時代,馬太效應顯著。

2016年後,順豐、圓通、申通和韻達等四家公司借殼上市,中通、百世在美國上市,而德邦通過排隊IPO的方式趕上了「末班車」。

截至2018年11月,7家上市快遞公司總市值達4200億元,2018年快遞業9位億萬富豪入選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

儘管宅急送不算成功,但陳東升有一段話說的特別好:

中國經商走過三個階段,也是我常說的,最初一般是被動式的為生活所迫,發財靠的是「膽子」;雙軌時期,靠的是「路子」;90年代後,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靠的是「腦子"。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急於求成的心態不成。

中國快遞業始於先驅們發財的「膽子」,中間有過各種「野路子」,但撞上「雙11」後,被倒逼去升級硬軟體,武裝「大腦」,進入黃金十年。

圖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雙11」大潮過後,中國物流行業如何重新出發?畢竟還沒有一家世界500強。

2018年5月,馬雲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我們將在智能物流骨幹網上投入上千億元,如果一千億不夠,那我們就再投資幾千億。」要將中國佔GDP15%的社會化物流成本降到5%以內。

2017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14.6%。發達國家一般為6%-7%。

簡而言之,智能物流骨幹網最後要做到的是,國內24小時貨運必達,全球範圍內72小時貨運必達。

馬雲和張勇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預測,中國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在這一天真的來臨前,物流業要提前準備。

這一天沒有等太久。

2018年「雙11」,僅天貓一家平台產生的包裹量就超過10億件,相當於美國20天的包裹量、英國4個月的包裹量,這些包裹連接起來,長度足以繞地球赤道7圈多。但經過十年磨合,快遞企業的應對已經遊刃有餘,再無「爆倉」新聞傳出。

這怕是「桐廬幫」當初想都不敢想的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網易的中年危機
第三方健康險管理平台「優加健康」獲愉悅資本數千萬元A輪融資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