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被自家君王所殺,廉頗憂鬱而終,只有王翦全身而退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被自家君王所殺,廉頗憂鬱而終,只有王翦全身而退

原標題: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被自家君王所殺,廉頗憂鬱而終,只有王翦全身而退


在《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戰國時期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而這四位將領中卻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白起一生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在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白起一生歷經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武安君,讓六國聞白起而膽寒。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因為將相失和,最後被賜死杜郵。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在廉頗投奔魏國,藺相如已死的情況下,李牧是趙國唯一的支柱,素有「李牧死,趙國亡」的說法。


李牧早先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大破匈奴10餘萬騎。接著又攻破東胡,降服林胡,讓他們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後來被調回朝中,抵禦秦國。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李牧被殺害。



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


戰國七雄中除了自己國家趙國,太遠的楚國,其餘五國都被廉頗帥軍攻打過。


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趙軍四十餘萬人被坑殺,秦軍包圍邯鄲,長達一年,趙國幾近滅亡。長平之戰九年後,廉頗擊退燕國的入侵,包圍燕都三月,令燕國割五城求和才退兵。在國家衰弱的情況下廉頗還能大敗燕軍足以說明廉頗的軍事才能。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秦國得知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睦,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都不敢輕易侵犯趙國。晚年的廉頗,因趙王聽信讒言,被剝奪兵權,只得客居異國,但仍然思念趙國,最後鬱郁而死。



戰國四大名將得以善終的只有王翦一人。


王翦是秦國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他與其子王賁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滅亡除了韓國之外的其餘五國。

王翦身為四朝元老,無論是范雎、蔡澤,再到後來的呂不韋,都對他十分尊重。


當他攻下燕都之後,隨即上表告老還鄉。


而當他再度出山滅掉楚國後,無論秦王怎麼勸都要徹底隱退,從而得以善終。


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和李牧都是被自家君王所殺,廉頗也是客居異國,只能看著月亮思念趙國,最後憂鬱而終。只有王翦審時度勢,得以全身而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公主與格格有什麼區別?
商鞅立木建信的故事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