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風寒暑濕燥火,中醫六邪隱藏健康大學問,到今天才真正明白!

風寒暑濕燥火,中醫六邪隱藏健康大學問,到今天才真正明白!

中醫六邪,風寒暑濕燥火的理論,流傳了上千年,但總是覺得不好理解,尤其是與現代科學理論,無法對應起來。比如排在第一名的風,一般的解釋為,風為百邪之長,善行而數變。這怎麼理解呢,難道吹個風就要生病嗎?還是這個風,不是指自然界的風,是人體內有風?風是大量流動的空氣,體內難道有大量的空氣流動嗎?似乎說不通。

我試著解釋一下,未必準確,重在啟發。我們知道,中醫理論,講究天人相應,天人用什麼來相應呢,用規律的一致性來對應。所謂天就是自然外環境,所謂人就是人體內環境。自然外環境的運行規律,與人體內環境運行規律的一致性,稱為天人相應,所以中醫,它是一門環境醫學。中醫六邪,風寒暑濕燥火,它描述的是環境的變化。這個基礎的認識一定要有。

有了這個基本的認知框架,我們再來看怎麼解釋。寒暑濕燥火,在自然環境中是有的,在人體內也是有的,所以相對好理解。風,在自然界肯定是有的,但是在人體內有嗎?人體內不可能有大量的空氣流動,空氣進入肺部後,經過肺泡的過濾,會變成氧氣進入血液,不可能在體內胡亂流動。練氣的人,體內確實有明顯的氣流,但一般稱為真氣,不說風。

也就是說體內,不太可能有風,這個解釋是不通的。風字,古寫為風。這個風字里有個蟲,所以古人說風動蟲生。什麼是蟲呢,古人沒有細菌和病毒的概念,也無法用肉眼觀測到這些東西,但他們通過經驗,判斷風里有東西,這東西可以致病,於是將風稱為六邪之一。

風如果寫做風,很多解釋就通暢了,因為它指代的,不是流動的空氣,而是蟲,是病菌。風為百邪之長,說明它是疾病的首發因素,現代醫學治病的模式,主要就是對抗病菌,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果。自然界中,不管空氣質量如何好,空氣中必然有細菌。人體內,不管人是否生病,體內一直都有細菌存在。百病起於炎症,絕大部分炎症,都有細菌,所有風為百邪之長。

風寒暑濕燥火,中醫六邪隱藏健康大學問,到今天才真正明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風,不但為百邪之長,還善行而數變。數變是什麼意思呢?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它的數量,會急劇的擴增,因為病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我們常說的風寒和風熱感冒,一查血往往就有病菌感染。所以真正準確的描述,應該是風寒和風熱。

作一個常識性的思考:病菌這麼重要的致病因素,古代人怎麼可能沒有發現,怎麼可能一點論述都沒有呢?他們只是看不見而已,但絕對是知道的,比如有種叫做金汁的中藥,說穿了就是健康的糞便,埋在地下發酵,二三十年後取出來,可以治不少病症,這顯然是利用糞便中的有益菌自己繁殖發酵,產生大量的有益菌,用來對抗體內的致病菌。做法雖然粗糙,但道理是沒錯的,現在臨床上,有一種治療方式,叫做糞菌移植,顯然是金汁的科技升級版。

一個風字,因為寫法的不同,導致了很難理解。很多中醫院老師,被學生問風是什麼東西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古人造字還是挺講究的,漢字簡化了,優點是書寫簡便了,但也容易喪失本真的含義。如果我的這個解釋是對的,那麼建議在院校的教材上,統一將風字改為風字。

六邪中,將風解釋清楚了,其他五邪就好辦了。寒暑濕燥火,都是指代環境因素,不過暑和火,很多人還是無法理解。中醫的理論,一般將其解釋為君火和相火,也能自圓其說,但仍有些小問題。第一,中醫人也許自己清楚,君火和相火的區別,但一般人不懂。第二,既然兩個都是火,為什麼不寫在一起。

中醫的五運六氣理論,君火和相火的順序,是連在一起的。寒暑濕燥火,將火寫在最後面,是什麼意思,這裡面有沒有順序的講究。我認為是有的,如果沒有,為什麼兩個火不寫在一起呢?此外,風為百邪之長,所以風排在首位,這顯然是有順序的,中國的漢字和詞語,也多半存在先後順序。

風寒暑濕燥火,風,指代病菌,寒暑濕燥火,此五邪,我認為與五季對應。也就是春、夏、長夏、秋和冬。寒是春寒,所謂春寒料峭。正常理解,應該是冬寒。但二十四節氣的立春,雖然已經是春天,但仍然非常寒冷。以2019年的立春為例,實際上正是2018的除夕,正是寒冷的時候。

暑不用說,自然是夏天,暑它不是火,是熱。濕,自然就是長夏,長夏濕氣重。燥,顯然就是秋季。火,是冬季。為什麼呢?經過一秋的乾燥之後,自然界最容易生火,你看自然界的火災,多半發生在乾燥的冬季。人們在冬季,也喜歡烤火,最為關鍵的是,冬季最容易上火。也就是說,冬季時,在自然界容易有火,在人體內也容易有火,所以冬季是火。

你可以看到,火和熱,它是不同的,雖然在表現形式上,有相同的地方,但在變化規律上,其實是相反的。熱性,是向外散發的,熱量都散發出去了,不會有火。火,是向內集中的,能量不集中起來,溫度達不到燃點,無法形成火。冬季,人的能量是向內收藏的,能量集中在體內,沒有散發出去,所以容易有火。

風寒暑濕燥火,這中醫六邪,用來提示我們,有六種屬性的致病因素,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危害,首先要防病菌感染,這是全年都要防的,其次是春天防寒氣,夏天防暑氣,長夏防濕氣,秋天防乾燥,冬天防上火。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歡迎互相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基因治療,是不是能把所有病都能治好,什麼時候能進入臨床嗎?
血液粘稠的人,少做二事,少碰三物,多動三處,血管不堵人長壽!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