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摧殘 | 那個痴迷「自殺式」減肥的20歲女孩,給自己判了死刑

摧殘 | 那個痴迷「自殺式」減肥的20歲女孩,給自己判了死刑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亮

 的

 妝



她鄉華聞 · HERLAND







她鄉華聞(微信ID:chicvancouver)編輯


胖不是罪,比保持身材更重要的,首先是對自我的接納。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




擁有「完美」體重,是很多女孩夢寐以求的事情。




想要瘦下來,於是瘋狂節食,不吃飯也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



實在忍不住想吃,就小心翼翼地計算攝入的熱量與脂肪,做好準備,承擔吃多之後的壓力。




哪怕,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所謂「完美

的界限在哪裡。




只是麻木地不能停,不斷暗示自己吃了就會胖。



直到無法停下,成了病,之後骨瘦如柴。









1




「看見鏡子里瘦到病態的自己


她笑了」




電影《骨瘦如柴》中,Lily Collins 飾演的 Ellen 剛剛20歲,已是網路上有名的藝術家,作品受到很多人喜愛。




現實中的她,卻過得沒那麼快樂。




因為受到喜愛,所以也要時刻保持著「大家想要」的特質。







不幸的是,因為對體重的嚴格控制,她患上了嚴重的

厭食症




清楚地知道所有食物的卡路里,甚至比軟體搜索都要準確;







因為油炸的熱量太高,她吃飯時會把脆皮用刀叉弄掉;







好不容易把食物放進嘴裡,也不會咽下去;







因為厭食症,她又得了抑鬱需要服藥,可是因為葯讓人長胖,索性也把葯扔掉;







體重秤上如果數字稍微增長一點,對她而言,就是最壞的消息。







因為單單節食也無法保證自己的體重能被控制住,於是

 Ellen 

開始拚命運動。




朋友約出去吃飯,也必須走著去。







哪怕沒吃東西,為了能消耗熱量也要拚命做運動。




她躲在自己的房間拚命地仰卧起坐。







每天測量自己手臂的尺寸,希望它的直徑不超過

一個硬幣的大小









瘋狂地節制下,

Ellen 

終於瘦得只剩一堆骨頭。







她的身體徹底出問題了。




Ellen 

已經不記得上一次例假是什麼時候,而因為過多的仰卧起坐缺乏保護,裸露的脊柱出現了明顯的淤青。







身體沒有脂肪,無法禦寒,長出了一堆汗毛。







營養不良的

 Ellen

,時刻面臨暈倒,或是死去的危險。







糟糕的狀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

 Ellen 

的絕境,她不可能變好——

因為她自己不想走出。







面對這樣的

 Ellen

,家人始終無法放心,妹妹時刻都擔心她會

這麼死去。







就連關係不合的繼母,看到

Ellen的樣子也只剩心疼。







很久沒有一起生活的母親也無法接受,「你看起來像個幽靈」。







在網上,這樣的

 Ellen 

還是很多小姑娘追崇的對象。




一個小女孩甚至因為模仿她,節食無法得到快感後,最終選擇了自殺。







家人不想放棄拯救

 Ellen 




但四次治療下來,除了讓她更明確每次攝入營養物質的卡路里外,毫無他用。




家人又為

 Ellen 

找到有獨特治療方法的醫生,她需要住院治療。




這裡到處都是和

 Ellen 

一樣的女孩,把體重看得比命還重要,得了厭食症後

無法進食




室友 Pearl 因為身體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不得不做鼻飼(把易吸收的營養物質用導管通過鼻腔送到患者胃中)。







但對

 Pearl 

來說,除了丑,她更想知道這個注射液里到底有多少卡路里。







得知是

1500千卡時,Pearl 

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才能把這1500千卡消耗掉。




她坐在沙發上,最後崩潰痛哭。







就像醫生所說,當已經習慣節食後,女孩們關於體重的循環性思維佔了主導,其他的一切對她們來說,已經變得都不重要了。







多瘦都不夠——只有時刻保持飢餓感,才有安全感。







為了這份飢餓感,不吃東西都只是最低級的抵抗。




催吐、瀉藥……她們有的是辦法。







因為減肥,他們看不到生活里其他的事情。







她們明明清楚生活可以很美好,卻再也停不下來。







醫院裡另一個年紀稍大的女孩 Megan 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孩子她打算多吃點。







孩子到來的希望似乎是小屋轉變的契機。




女孩們精心準備禮物,為孩子想名字,與往日相比

有著別樣的活力,對生活充滿了期待







 Ellen 

都開始慢慢地嘗試進食,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







可當一個人已經被瘋狂減肥的意念吞噬,她自己想停,沒那麼容易。




安全期過去後,Megan 又開始偷偷催吐。




不出所料,在一次催吐時,她流產了。







Megan 的流產徹底壓垮了 Ellen。




她看不到在醫院裡治療的意義是什麼,已經足夠糟糕的人生也並沒有所謂的改變。







Ellen 逃跑回家,母親想要像小時候餵奶一樣幫助艾倫進食。







但看到 Ellen 痛苦的樣子,她還是選擇了放棄。




哪怕,女兒會因此失去生命。







Ellen 被母親的理解打動,想著哪怕是為了母親,也要努力一下。







但等到餵食結束,母親離開,Ellen 又偷偷去瘋狂地爬山消耗自己。




只有這樣,她才能找回自己心中足夠的安全感。







Ellen 不是第一次這樣做。




只不過,這次她暈倒在了山上。







在暈倒的瞬間,艾倫看到了未來的自己:骨瘦如柴,毫無生氣。







或許是最近接死亡的那一瞬間,讓艾倫有了活下去的慾望。







影片的最後,艾倫回到了醫院,開始安心接受治療。




哪怕女主角曾經經歷這些痛苦的時刻,甚至差點死掉,

不少觀眾卻還是覺得她暴瘦成這樣,是美的,是值得的。







「瘦了就是好看」的討論,還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這種對美的標準,

逼著一個個女孩不由自主被其左右,漸漸失去了自己的標準。




不是她們「天生」愛減肥,而是有太多的審美暗示,讓她們認為,美就是要瘦。






2




被「以瘦為美」毀掉的女孩


是男孩的10倍




電影延續了一貫的 happy ending,但是在現實中,以瘦為美造成的慘劇卻每年都在發生。




湖南瀏陽的一位女士,十多年前開始節食減肥,到後來什麼也不吃,演變成了重病,住進了醫院。




47歲的她枯瘦如柴,多種疾病纏身且呼吸困難,身高1米5左右體重卻不到60斤。





「即使已經瘦得皮包骨頭了,卻還是認為自己太胖。」





躺在病床上的沈女士體重不足60斤 / 中新網




嫌棄自己胖的女孩節食減肥,飢餓感驅使的飲食讓她們倍感愧疚,愧疚感往往會導致她們做出傷害身體的事情。





陷入暴飲暴食、吃瀉藥、催吐的惡性行為循環,強烈的懊惱甚至會發展成自殘行為。




醫學上這被稱為

「神經性厭食症」

( anorexia nervosa, AN),一種以體重明顯減輕、閉經、體像障礙和極端追求瘦為特徵的嚴重的精神疾病。




童年時期的厭食症發病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之所以多發於青少年時期之後,有很強社會文化因素作用的關係。





 


研究表明,神經厭食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遺傳因素(Genetic Factors)




神經生物因素(Neurobiological Factors)




認知行為因素(Cognitive Behavioral Factors)


 


其中,

認知行為因素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條。




患者對於肥胖的恐懼以及自身形象紊亂的焦慮強化了病症,並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體重減重越多,由變胖引起的焦慮感越低;




於是想要變得更瘦,厭食症也就更加嚴重。





圖片為1866年治療前以及1870年治療後的「A小姐(Miss A)」,她是現代醫學中最早被研究的厭食症案例 / Collection of the Published Writings of Sir William Gull, MD




研究也表明,

神經性厭食症在女性身上的發病率,遠大於男性。


 


據西方國家估計,約 0.9~4.3%女性與0.2~0.3%男性曾在人生中某個時間點得過厭食症。


 


在這之中,

約有0.4%年輕女性會患上厭食症,是年輕男性病例數量的10倍以上。


 


這種以自我挨餓和體重過度下降為特徵的疾病,90%以上的患者都是女性;




其中可能有近

五分之一

(5%-20%)的厭食症患者會死亡,是

致死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 甚至高過廣為人知的抑鬱症





法國模特Isabelle Caro減肥過度,得了厭食症,28歲去世 / 視覺中國




儘管與遺傳因素有關,但社會文化因素在神經性厭食發生中所起的作用幾乎是決定性的。


 


學術期刊《Panminerva Medica》上的一篇綜述指出,厭食症主要見於13—2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其發病的兩個高峰為13-14 歲和17-18或 20 歲。 





澳洲一名20歲的女孩拉夫曾因厭食症爆瘦到30公斤/Instagram




湖南衡陽的一名13歲少女,身高156厘米體重僅30公斤,性格也變得孤僻抑鬱。




當地兒童醫院的教授透露,她患上的就是神經性厭食症,因為愛美節食過度,導致需要住院進行治療。




過去 AN 多發於以瘦為美的文化圈中,中國的神經性厭食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年輕人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審美,

神經性厭食症的發病率正在不停的上升。




而且這種病症,除了「自我約束型」,還有「暴飲暴食型」。





葡萄牙的26歲女孩 Lilith the Cenobite 體重暴漲了約273斤,達到現在的380斤。她表示,「曾經我還患上過厭食症,食物成為了折磨我的存在。」三年前,她被診斷患有肝性腦病。從此,她決定靠食物慰藉自己 / 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




大量的媒體信息和營銷策略營造出「節食促進成功

的氛圍,女孩在她們早年社會化過程中就認為:瘦的女性比胖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 更成功。


 


正如Kelli Jean Drinkwater在她的TED演講《Enough with the fear of fat》中所說: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種文化中,

肥胖者被看作是壞人——懶惰、貪婪、不健康、不負責任和道德上的墮落。




我們傾向於認為瘦是普遍的優點——負責任,成功,控制我們的胃口,身體和生活。」


 





很多時候,社會文化在人們成長早期灌輸給他們的觀念將伴隨他們一生。




據美國《紐約時報》,在學校,

最容易讓一個孩子被欺負的原因不是種族、信仰、身體殘疾或性取向,而是體重。





康涅狄格大學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教授普爾博士指出,如今人們太過於強調體重問題應歸咎於個人原因;




肥胖者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以至於形成了一種普遍的看法——

那些體重超標的人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都是他們「罪有應得」。




畸形的審美和社會壓力,導致更多的女孩子迷失在減肥的浪潮之中;




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迷戀的「好身材」實則與死刑無異。






3




不以身材論優劣


才可能換來尊重




一部分男性也是畸形社會觀念下的受害者。




比如傳統觀念對於男性的要求更多是強壯有力,於是男性的體象障礙一般表現為過度健身。也有一部分男性為了「瘦」不遺餘力。




並不是說減肥、健美不好,科學的減脂健身當然值得提倡。





大連一名一米八小伙減肥減出厭食症,體重只剩八十斤,只能靠輸液維持營養攝入 / 看看新聞




但可怕的是,對自我不明確的認知,單純是建立在嫌棄自己、或被嫌棄的基礎上。




這是對自我的否定,也是對人身的殘忍摧殘。




總能聽到「你的身材暴露你的層次」的觀點:




覺得胖是因為窮,窮人請不起健身教練所以才發胖;




胖是因為不自律,沒有自控能力,於是就把胖打上了「低階層」的標籤。




其實說出這種的人,才是真正暴露了自己的智商。





2018年11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杭州市,攝影師進入杭州一家大碼女裝電商公司內,紀錄一群胖姑娘的「雙11」 / 視覺中國




各種減肥勵志語錄

曾一度爆火




你長這麼胖還好意思吃,別人有身材,你只有肉……




信了「要麼瘦,要麼死」的女孩,活該承受這個世界的敵意的「現實」。





胖不是罪,比保持身材更重要的,首先是對自我的接納。




在嘗試極端減肥方法後瘦下來女孩的周圍,更多的是減肥不成功的姑娘。




於是,她們也心甘情願給自己扣上「不自律,沒能力」的標籤。





一名30歲左右患神經性厭食症的女性在鏡子面前打量自己的身材 / 視覺中國




社會學家 Emily Balcetis 曾對這樣一群「不自律」的人做了研究,發現

無法減肥成功的很大

原因,是

視覺




「我們可能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有時看到的和事實並不相符,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中間某個人是對的,另一個人就是錯的。」Emily說。




既然我們註定無法改變眼光,如果已經是健康的,又何必為了別人的看法,對自己的身材過分苛求。




演員 Jennifer Laurence 說過一段話:







「如今,我們用各種錯誤的方式,來談論彼此,評價他人。




我們必須重新考量,我們談論彼此的方式。




我們也必須改變,我們心中對美的定義。




想要改變別人的看法獲得尊重,首先要自重,不以身材論優劣,是尊重的基礎。




這個尊重不僅是外界給的,更應該是自己給自己的。




無論胖瘦,每個人都有旁人無法企及的優勢,正視與接納自己,不隨波逐流。




無論是否決定減肥,但願都是能源自於自愛。




愛美好的自我,也更愛真實的自我。






本文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分享你想要的知識。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微博@網易公開課。






她鄉華聞出品|歡迎分享


來源:網易公開課


編輯:柏顏


平台:她鄉華聞


微信ID:chicvancouver


:

:

:

:







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商務合作:


ad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

: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

【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鄉華聞 的精彩文章:

市選 | 何錦榮:我為何參選列治文市議員?
從偶像團體到聯合國講台:愛自己,就說出心聲!

TAG:她鄉華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