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從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幼童」開始,國人赴美留學已經有了將近150年的歷史。這期間,國家在變化,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在變化,個人的選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在盲目跟風之前,我們不妨沉下心認真考慮一下留學對孩子和家庭的價值與風險到底在何處。本文試圖從宏觀原則層面進行一個粗淺的分析。

朋友圈裡一個白領媽媽,畢業於國內名校,供職於上海一家民營企業,收入尚可,衣食無憂,生活講究品質,而她最大的理想和心愿遠不止過著現在這樣優渥的生活。

雖然兒子才上小學,她卻早早加入了幾個留學生家長群,多方了解和研究留學經驗和常識。她的偶像就在某留學生家長群,是一個藤校媽媽,藤校媽媽的溢於言表的成功和自豪像一道巨大的光環,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也點燃了她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然而,做一個合格的留學生家長,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


近代中國留學簡史:中國留學生的歷史地位

從1872年開始清政府選拔的4批120名兒童赴美留學開始,我國先後經歷三個時代、四次留學高潮,留學生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角色群體,同時也是一個爭議極大的社會話題。

  • 第一波留學潮

120年前,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著辮子的兒童去美國留學,是古老中國向現代世界主動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批兒童在美國住在寄宿家庭里,過著純粹美式的生活和接受純粹的美式教育。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突然,在第9個年頭,一道旨令從北京通過越洋電報送達位於美國的留美事務局: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國內。其理由是:「該學生以童稚之年,遠適異國,路歧絲染,未免見異思遷。」

於是乎,現有的在美九十餘名幼童,分批撤離了他們已經熟悉並熱愛的美利堅,起程回返已經因為分別久遠而變得模糊的、如同概念一般的祖國。據考證,這批留學兒童後來有史料關注成就的人物寥寥。

120名留學兒童,僅有兩人大學畢業,其他一部分尚在大學,更多的還在上中學。這兩個大學畢業的幼童,一個是詹天佑,一個是歐陽庚。後來,他們一個成為至今仍家喻戶曉的工程巨匠,一個則畢生獻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

  • 第二波留學潮

持續時間長,成就者眾的晚清到北洋及民國政府庚子賠款留美計劃群體以及在江浙富裕家庭的自費留學群體,據統計約10萬人。

庚子賠款第一批留美學生招募是1909年,明顯是接受了幼童留美運動失敗的教訓,確定招生的年齡為20歲左右。

以庚子賠款1909年第一批留學美國官費生為例,報名600人,錄取47人。最後取得美國大學學士學位44人;碩士學位21人;博士學位5人。回國後,服務高等教育科研界19人(其中擔任過大學校長4人)、工程技術界傑出專家12人、政府部門高官11人、工商界3人......這是何等優秀的一個群體!

由於庚子賠款留學生名額難度很大,競爭非常激烈,隨著留洋學生回國的身價暴漲,在富裕的江浙地區和北平,一大批中上階層家庭紛紛出錢讓孩子去歐洲美國自費留學,為子女搏一個前程。錢鍾書小說《圍城》就是講述這樣一批人的故事。

這批總計10萬人次的留學生群體,產生了近代中國90%的傑出人才,包括胡適,錢學森,茅以升,費孝通、束星北,吳文藻等現代活躍在中國科學界和文壇的領袖人物,而他們回國培養的一批人才,則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直接參与者和見證者。這批留學生成為近代中國現代化當之無愧的主力軍,相當一批人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尖端科技的中堅力量,其中最傑出代表是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鄧稼先、王金淦等。

  • 第三波留學潮

改革開放以後公派留學的啟動和家庭自費留學的興起。

鄧小平訪美時,曾和美國總統卡特說,中國政府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為中國培養一批急需的科技人才,希望派一批留學生到美國進行深造。美國政府欣然答應,從此,公派留學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精英中的精英代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先後派出了幾十萬人次公派留學生去美國大學深造。

但是,長期封閉的國家,這些公派名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於是一批外語好的大學生開始自己聯繫美國大學,通過申請美國大學獎學金飛渡重洋去留學,私留學一發而不可收拾。

  • 第四波留學潮

直至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產生了一批經濟學意義上的中產階級,加上獨生子女的重疊,很多家庭已經能夠支付高昂的留學費用,於是在2010年後,中國大陸掀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留美高潮。留學的目的和價值取向也呈現多元化趨勢。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申請赴美簽證的中國年青人



美國教育地位及美國留學現狀

二次大戰以後,美國進入快速現代化發展周期,僅僅幾十年時間,美國迅速甩掉英法德,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前也是超級大國,但是也只能是從軍事上而言)。

美國成就的取得,主要基於三個因素:


一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

,二戰非戰場國家,讓全世界優質資源,包括人才,黃金最終都流向了美國,奠定了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基礎;

二是美國移民國家

,源源不斷輸入的凈勞動力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是美國移植並發展了歐洲教育理念和實踐

,形成了一大批擁有超級人才隊伍的國際頂級大學,最終為美國佔領世界科技高地發揮了關鍵作用。

毫無疑問,美國是擁有最強大現代意義上教育體系的國家。美國不但擁有自由寬鬆而且理論成熟的中小學教育體系,更擁有以哈佛、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學院為代表的一批世界頂級大學。

同時,美國社會擁有強大的宗教信仰組織和各種基於信仰和社會責任的教育基金會,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信仰和資金支持,美國青少年從出生起就無條件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福利,這是世界上任何大型國家都無法企及的。

美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目的國家,來自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一百萬學生在美國以各種形式留學,留學成為美國大學及部分中學一項巨大的收入來源。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家,2016年,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達到60萬人,回國40萬人次。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留學美國價值分析

很顯然,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孩子去美國,不是僅僅去追求自由的,他們追求的是超越自由的價值。對留學美國的價值分析,單從留學生本身無法給出答案。建立一個價值參照體系,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如何認識留學美國的價值。

  • 參照一:留學的成本收益

改革開放初期個人留學,基本上都是申請到了國外大學獎學金才能實現。一個80年代在中科院工作的老留學生說,他當時在中科院工作,月薪200元,申請到美國大學讀博士,一個月獎學金是1000美金,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去美國,每個月節省的生活費也遠遠超過了國內的工資。

2017年,一個從高中開始留學的孩子到大學畢業,需要500萬元人民幣。僅僅三十多年時間,中國人支付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參照二:留學的人生道路選擇

留學生究竟在今後人生中要面對怎樣的人生選擇,這是留學生家庭最為關注的問題。

有的家庭選擇移民兼留學;有的家庭選擇留學讀名校,爭取機會留美國工作獲得綠卡機會;有的家庭就是想讓孩子開開眼界,甚至有些家庭就是躲避國內的霧霾以及問題食品等等。

然而,幾年的海外學習,留學生已經或多或少發生了改變,他們的視野和能力得到拓寬和延長,想法也發生了變化,有些人急切回家,有些人死活都要留在美國,甚至假結婚、黑在美國等等。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只能用個體原因解釋。

對於一個留學生家庭來說,越是計劃得清晰,越是可能面對改變,遵從孩子選擇成為家長最好的態度,然而隨著國內空巢老人社會問題的不斷出現,一些家庭還是需要面對未來的子女親情和空巢養老的。

  • 參照三:留學生人格改造的風險收益

以大清國第一批留美兒童為例,按照留美幼童的發起者容閎的設計,這些十三四歲的幼童,將通過在美國長達十五年的學習和生活,成為從生活習俗到個人素質,從人生理想到價值觀念都完全西化的一代新人,並通過這些新人去影響億萬同胞,以此挽救正在走向末路的萬馬齊喑的祖國。

這是最理想主義的留學目標。然而在幾千年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國社會,歐美人格特質在中國還是比較異端的——

我大學時候有個副教授,在歐美多所大學訪問歸來,他日常口頭禪就是:你必須尊重我的隱私。在行為處事方面和學校方方面面有很多格格不入之處,以至於才華四溢卻一直評不上教授。而今他早已移民澳大利亞,在一所學校教中國歷史。

  • 參照四:美國社會的危機和母國的社會發展

911以來,美國社會長期穩定的社會形態發生了急劇的逆轉,在恐怖主義迅速蔓延的世界格局中,美國國內社會面臨多重問題:


一是移民政策的博弈,

民主黨和共和黨對移民政策分歧日益加深,底層移民不安和躁動推動了社會治安;

二是美國社會福利緊缺,弱勢群體的失落感加劇,

對於海外富裕留學生帶來潛在的威脅,尤其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等華人留學生失蹤案件發生以來,這種憂慮正呈現蔓延趨勢;

三是,美國移民政策收緊,

對於一心想通過留在美國就業的留學生群體,這種焦慮感會逐日加劇。

我們不得不承認留學價值最大的風險是選擇的風險。在人可以在國際上自由遷徙居住工作生活實現之前,每個人都要最終選擇長期居住的地方。對留學生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能力和自由,只能被選擇。

改革開放僅僅三十多年,留學生面對的中美國家發展的對比已經是翻天覆地。而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我們又會面對一個怎樣的中國和美國。在中國步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後,留學生回國發展的環境會不會更加改善?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去留學?


對留學美國的逆向思考:平民留學的陷阱

21世紀,中國經濟改革進入人口紅利收穫期,自費留學忽然間成為一種社會時尚,移民留學成為很多平常人家的選擇,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

自費留學不再是少數階層的標誌,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徵。平民留學興起的本質是家庭對孩子未來選擇和教育的選擇更加具有自主權,透露的想法是對國內教育的質疑、否定和放棄。

今後一段時間,平民留學發展趨勢將更加具有辯證法特徵:一方面,更多的人具有海外留學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歐美教育優勢呈現逐漸遞減的效應,所以很多人將不得不做更加謹慎的對比和選擇。

隨著海歸在國內逐漸形成氣候,海歸的社會角色及發展,以及國家對海歸的政策(例如千人計劃,京滬留學生落戶政策)等,必將將對今後平民留學起到很大的積極影響。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平民留學存在風險和陷阱,其風險可以歸結為三點:一是浪費了未來賴以謀生的資產;二是留學生人格不適應回國環境;三是無法選擇未來,無目的海外飄蕩。

時代進步需要先行者和敢於嘗試的人,這是留學生最大的光芒。排除目的不一等各種因素,大多數注重教育的家庭選擇留學,都是價值論者,希望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青春年華和精彩的未來。歷史也許有驚人的相似!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提出了著名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是特定時代的角色,我們最大的博弈就是,我們未來將面對怎樣一個中國和美國以及中美關係,這個只有未來才能給我們最好的回答。

本文來自網路,觀點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悅家 的精彩文章:

在美國當房東有哪些問題必須注意?
矽谷地區年化增長高達16%的城市——灣區森尼維爾Sunnyvale

TAG:海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