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做長城「守護者」 無人機成修復作業「排頭兵」

做長城「守護者」 無人機成修復作業「排頭兵」

作為中國的重要文化象徵,萬里長城可謂是家喻戶曉、蜚聲海外。如今,由於風雨侵蝕,部分長城面臨崩塌險境,進行修復已經刻不容緩。在修復作業中,無人機展現出巨大價值。

它,跨越數千年歷史,見證了從先秦到民國時期的風雲變幻;它,延綿萬里山河,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它,就是長城。如今,飽經滄桑的長城不再是國防利器,而是作為文化符號供世人敬仰。但是,歲月的侵蝕,讓長城陷入了維護困局,部分地方正逐漸崩塌,修復人員不得不使用無人機來協助「拯救」行動。

無人機協助修復長城

近年來,隨著飛控、通信、動力等諸多關鍵系統的發展,以及消費級市場的爆發,民用無人機產業迅速崛起,無人機開始走向普及。目前,無人機在農業植保、消防救援、交通巡查、地理測繪、電力巡檢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得益於多元化應用優勢,無人機才能與長城結緣。

長城是世界工程奇蹟之一,是中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建築。長城之長,西起甘肅、東至朝鮮,橫貫中國北境。實際上,長城自春秋時期就開始興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達到高潮,後於明朝又重新建設,可謂是看慣金戈鐵馬、無論誰主沉浮。

長城主要由磚石結構建成。現存長城歷史最悠久的超過了兩千年,最少的也有數百年。由於長城分布廣泛,大多地處山巒之上,地理位置偏僻,易受自然環境影響,相當一部分已經面臨崩塌的危險境地。因而,對長城進行維護、修復已是迫在眉睫。

但是,長城被侵蝕部分退化嚴重,且十分脆弱,周邊地形地勢也變得更加險峻。因此,修復人員要想直接攀登到損毀長城部分進行勘查,非常困難、也非常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無人機來協助進行數據測量成為最好的選擇。

無人機的優勢所在

在很多場景中,無人機都體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例如在電力巡檢、石油管道巡檢等領域,無人機所面對的客觀環境與勘查長城相似,關鍵詞都是「偏僻」、「漫長」等。不過,長城是人類最偉大的建築奇蹟之一,無人機能夠參與到修復長城的工作中來,意義十分重大。

一般來說,無人機具備攜帶方便、機動靈活、覆蓋範圍廣、搭載設備多元等諸多優勢,可以大幅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較低各項投入成本,並避免作業人員遭遇意外風險。而在長城修復作業中,無人機主要被用來對長城進行測繪,繪製各個部分的地圖,同時測量精準數據。

藉助無人機,修復人員可以識別出長城各個部分侵蝕、風化的嚴重程度,測量出作業區域長城的長度和分布形勢,甚至還能夠具備收集到設計結構、建築材料以及具體布局等方面的數據,從而為修復工作的規劃與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要知道,修復長城不僅僅是換上新的磚石,或用水泥來加固城牆,而是要考慮到其文化價值與建築價值,實現最大限度的復原。同時,長城的修復還要考慮到原始結構、長期維護以及未來利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涉及十分廣泛。因此,充分利用無人機來收集豐富、全面的數據信息十分必要。

目前,無人機已經在長城修復工作中得以應用,並展現出了不錯的作業表現。未來,隨著無人機相關核心技術的進一步升級,以及行業級市場的持續升溫,無人機有望在更多專業場景中實現深入應用,成為人類的有力助手,發揮出關鍵價值。而在此趨勢下,無人機市場增長與產業發展將獲得更大利好,或將迎來更為積極的全新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推動農業「智能化」 植保無人機體現多元價值
「入職」石油行業 無人機做出了這些「業績」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