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靈壽原創·趙敬祥】關於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之試析 (三)

【靈壽原創·趙敬祥】關於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之試析 (三)

原標題:【靈壽原創·趙敬祥】關於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之試析 (三)


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的滅亡時間和原因,本文(一)中已有分析。那麼,其又是何時、何因形成的呢?它又為什麼能在相當長一段歲月中存在於中原地區呢?由於以《左傳》為主的春秋史籍,在記載有關史事時,重點記載的是發生於中原、齊魯地區事項,對發生於其他地區的事項,記載較少,包括對象燕國這樣的主要諸侯國也是如此。因此,關於春秋中山國的記載,加上《戰國策》,只有發生於中原地區的三處,且十分簡約。故筆者認為,對上述提出的問題,只能通過大的時代歷史背景來分析探討,而這又離不開對中山國及其國號的起源和地緣政治關係的探討。


一、春秋之前周王朝的分封制。中國的分封制度,在黃帝時已盛行,有「黃帝時萬諸侯」之稱(《史記?卷十二》),以後,堯、舜、夏禹承製。殷商時,分封諸侯至少在八百以上。《史記?卷四》載,商紂時,周武王承父而立,「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八百諸侯」,勸武王伐紂。周時,《史記?卷三十六》載:「周武王時,侯伯尚千餘人」。《史記?卷六十》載「蓋聞周封八百,姬姓並列,或子、男、附庸」,「伏聞周封八百,姬姓並列,奉承天子」。《史記?卷十七》載:「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一般諸侯)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輔衛王室。」《國語?鄭語》云:「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隋、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夷、戎、狄之人也。」《國語》這一記載不夠全面,一是所列諸侯國僅為部分,多數未載;二是封國對象還包括勛臣(齊)、文武勤勞(楚)、先聖王之後(神農之後封於焦、黃帝之後封於祝、帝堯之後封於薊、帝舜之後封於陳、大禹之後封於杞、殷後微子封於宋)。需要指出的是,勛臣、文武勤勞及先聖王之後被封終是個例或極少數。《國語?鄭語》所云雖不全面,但明確說明,除蠻、夷、戎、狄之外,各諸侯國絕大多數為王之支子、兄弟及親戚。



二、中山國及其國號的起源和地緣政治關係。有學者考辨,中山國為周初以靈壽為封邑所封的姬姓子爵小國,方圓五十里。春秋時,「中山」之稱已現於史籍,可以為證;樂羊滅中山以軍功封於靈壽,稱「靈壽君」、「樂羊子」,也可以為證;出土文物「中山侯鉞」及其上銘文「天子建邦」,對上述觀點進一步確定。筆者同意此看法。


靈壽縣古稱「靈壽邑」,簡稱「靈邑」,這一名稱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還在使用。那時,縣內農民多使用自製土布大口袋裝糧裝物。為區別所屬,根據祖傳習俗,許多人在自家的口袋上用毛筆寫上「靈邑++(村名)+++(姓名)」,至今上歲數的人仍記憶猶新。

靈壽,西、北倚太行雄山,此段古稱常山,在春秋及其以前時代與少數民族治域隔山為界;東、南接豐饒的華北平原,且有慈河、衛水河(古曾慈、衛同源)、滹沱河拱衛;境內平原、丘陵、山地一應俱全,宜糧、宜牧、宜林、宜礦,各種物產豐富;地理位置重要,整體形態易守難攻,自古為中原王朝必控和分封之地。國家考古發現,靠近慈河的北寨遺址,殷商時期即為軍事要地,一直沿用至春秋戰國時期;西木佛商代遺址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饕餮夔紋提梁鹵,造型獨特、美奐絕倫、光彩耀目,可稱石家莊市博物館鎮館之寶。其上有銘文「亞伐」二字,當為商王朝分封於靈壽的名為「亞伐」的貴族的祭祀之器。


周初分封於靈壽的姬姓子爵中山國,以周制五十里計,應包含今平山與靈壽交界地區的林山。林山,位於太行山中段向西大凹突的中央,方圓數十里之內孤山雄屹,處於諸侯國原始封邑之內;較遠處,太行山大凹突反而對其形成半圓形拱衛之勢。林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勢形態,正體現了「中山」二字本來之意。故所封諸侯國雖在靈壽,卻不叫「靈壽國」,而封為「中山」之稱了。這正是後來樂羊伐中山時,中山武公棄其都城「顧」(今定州),收縮兵力於靈壽境內,與樂羊進行決戰的根本原因;也是滅中山後,樂羊被封於靈壽號「靈壽君」,後世又稱「樂羊子」,協助魏太子擊鎮守中山故地的根本原因;還是「桓公徙靈壽」,定都靈壽城,重建中山國的根本原因;也還是中山國歷代君王墓地擇於林山之陽(從大範圍講)的根本原因。



周初的中山封國,東邊應與被封於今正定、新樂一帶的鮮虞國為鄰,分界應為今行唐----新樂西部----正定西北部一帶。兩國東南,晉州有鼓國,藁城有肥國。西周時,政局比較穩定,禮律制度比較齊全,各諸侯國大都相安無事。此時的中山、鮮虞關係亦應如此。


三、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形成的原因及時間。東周(公元前770年)始,進入春秋時期。周室趨衰,禮律漸弛,社會秩序開始混亂。內部,周所封各諸侯國開始征伐兼并;外部,戎、狄、蠻、夷為主的少數民族勢力,極力向中原地區擴張。雖先後有春秋五霸中的鄭、齊、晉等主要強國,執行「尊王攘夷」、「興滅國,繼絕世」方針,極力維護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秩序,抵禦外族勢力的入侵,但終不能改變徵伐兼并愈演愈甚的大趨勢。

據《左傳》載,春秋時期的公元前721年至公元前 663 年期間,中原各諸侯國,對外主要是與處於西部的戎人作戰。公元前662年「狄伐邢」,處於北方的狄族勢力,以強勢登上歷史舞台,形成戎狄共亂中原的局面。齊相管仲言於齊桓公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侯親呢,不可棄也。」遂救邢,並展開大規模抵禦征伐戎狄勢力之戰。到公元前644年,戎患基本消除,狄族勢力成為主要外患。公元前628年,崛起的晉國取代齊國中原霸主地位,成為消除狄患的主力軍。公元前541年,晉荀吳(中行穆子)帥師「敗無終及群狄於太原,祟卒也」,至此狄患基本消除。公元前530年,「晉荀吳偽(假裝)會齊師者,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肥國國都,今藁城境內),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國君)綿皋歸。」滅肥後,順路對鮮虞進行了討伐。至此,鮮虞首見史籍,並成為了該時中原霸主晉國的主要打擊目標。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才有了公元前506年開始的史籍對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的三處記載。



通過對上述歷史背景的分析,筆者認為,在中原諸侯國受戎人侵擾,把戎族勢力作為主要作戰對象時期,中山、鮮虞、肥、鼓諸國遠離戎人,應為無虞。至「狄伐邢」時,說明狄族這股強大勢力已越過太行山,進入今河北中南部,並繼續向南進伐。此時位於今石家莊地區的中山、鮮虞、肥、鼓等國應已被狄人滅亡。而鮮虞統治集團及其殘餘勢力,此時向西部太行山區逃亡,並進入五台山區落腳,躲避戰亂,積蓄力量。故發源於五台山向南注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山海經》稱之為「鮮虞水」。狄族主要勢力被滅後,中山、鮮虞、肥、鼓等諸侯國紛紛復立。其中基礎保存較好的鮮虞勢力,從五台地區東出太行,捷足先登,迅速復國,搶佔地盤,實力大增。中山實力次之。肥、鼓實力更次之。受滅國之痛和中原諸侯強者為霸的啟示,復國後的鮮虞國雄心勃勃,極力擴張。其勢力範圍北至定州---唐縣西南---阜平一帶,南至趙縣---高邑---井陘一帶,東至深澤、安平地域,西至靈壽、平山地域。這一控制範圍,基本奠定了後來封爵升級的戰國中山國的主體疆域。在鮮虞國這一階段的擴張中,肥、鼓等國臣服,成為鮮虞國的附庸,故後來才有晉滅肥、鼓之戰。而中山國不肯臣服,結果是國土被占,統治集團被迫向南轉移,形成了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鮮虞勢力的迅速擴張,嚴重威脅到晉及中原各諸侯國的安危,成為以晉為主的中原諸侯國的抵禦、征伐對象,這才有公元前530年滅肥伐鮮虞首戰。由此可以推定,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的形成,絕非召陵會盟時的公元前506年,而應是公元前530年或稍早。

四、春秋中山國流亡政權之所以能在約40年(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89年)期間,存在於中原地區,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得益於與晉結盟。晉國從晉文公重耳即位(公元前636年)至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基本上始終處於中原霸主的地位,是這一時期中原秩序的主要維護者。成為晉的盟友,受到晉的支持、保護,中原各諸侯小國自然不敢對其輕舉妄動;二是得益於當時在各諸侯國大面上還有一定市場的「諸侯親妮,不可棄也」、「興滅國,繼絕世」的道義觀念;三是得益於這個流亡政權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保有一支較強的軍事力量;四是得益於由北向南,漸次流亡,無長期固定居所,與所過之地各諸侯國未產生、積累不可調和的矛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壽焦點 的精彩文章:

【靈壽原創·松陽中山】烽火狼煙

TAG:靈壽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