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這些事兒:修行要發隨緣心,淡看世間平常事

修道這些事兒:修行要發隨緣心,淡看世間平常事

道祖寫《道德經》,尤為強調「道法自然」這個詞,是在告訴世人為人處事的時候要順從自然,萬事莫強求。

所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祖告誡人們唯有柔弱守雌、無為不爭才是人生順遂的唯一道理。

正如水之德性一般,可以在任何一種環境狀態中保持自己隨緣處世的本性,才不會被世事變遷所傷害。

隨緣處世(資料圖)

修道人特彆強調「隨緣」。道教認為,天地間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都是一種因緣際會。

這一「緣」字,又與其他宗教的理解有所不同。道教以陰陽二氣為生成天人宇宙的根本,當二氣氤氳相衝,便產生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緣分。

道教的「隨緣」,從根本上講是對陰陽理念的認知,認為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大事小情都是因為陰陽變化而發生的。陰陽既定,人們可以改變的是自我對世事所秉持的態度,而非是要憑藉人力去改變陰陽的規則。

是該根據事物的變化發展而做出順勢的選擇?還是應該強調人力的作用而試圖逆轉某一種結果?

或許千萬個人會做出千萬種不同的選擇,修道人則選擇去淡看世間一切來往。其講述的隨緣,便是對平常之心的保持。

針對於此,也有很多人會產生誤解,認為道教的「隨緣」更像是一種消極面對人生的態度,容易讓人失去追求更好生活的積極性。

之所以會做出如此評斷,是因為此人仍然站在世間之中去看世外的逍遙,境界不到,自然也就難以理解修道人做出如此選擇的緣由。

道教並不認為人生是消極的,其談論的出世、無為等思想也都不是在勸誡人們放棄對生活的能動性。

道教的所有理論都架構在「自然」二字之上,且可以再簡化為一「道」字。

有道之人在做出選擇之前,需要先明白此事的道與理在哪裡,即是要明白事情背後的陰陽關係,並順從陰陽大化而做出最優的選擇,而並非是僅憑一腔蠻力去和命運、和時勢做抗爭。

道教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修心(資料圖)

放到大環境中理解,隨緣是講人們在面對人生時可以坦然地接受一切好與壞的結果,並不會因此而對心志造成影響;

從個人自身的層面去理解,隨緣是在告訴人們為人處事要符合當下的情境,萬萬不能夠縱情任性,甚至忽略了客觀的事實及他人的感受。

人生之中的這一「緣」字,往往要涉及並考慮到諸多方面的要素。其講「隨」,是在如此多要素中調節出萬物皆得和合的結果,由此才真正得了「沖氣以為和」的妙旨。此為道人口中常說「隨緣」二字的大義。

既知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緣要怎麼隨。如到道觀里燒香、占卜的時候,有心的香客想要給祖師爺做一些功德,卻不知道該供養多少功德金。此時問道長,道長總會說「隨緣」兩個字。

偏偏正是因為隨緣,人們又糾結於究竟什麼才是隨緣。這則是陷入了執念之中,反倒背離了修行的初衷。

隨緣應物(資料圖)

道教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修心。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修的是一顆能夠淡然看待世事的平常心,這也是隨緣一詞的中心要旨。

想要去道觀之中做功德,這本來是值得讚賞的事情。因為過分計較自我付出與回收功德的多寡,並因此而生了煩惱心的時候,做再多的功德也是對修行無益的。

真正的修行人,會把功德的事情當成是一件隨心而發的行為,不會主動去索求,也不會強行以數量的多寡來對比修行的高下。

功德其實是和隨緣相聯結的,有了一個平常心,才能真正做到法自然、順自然。隨緣不僅僅是在順遂事情發展的大趨向,更是順遂自己的內心。一名真正的修道者,可以制己之內緣,同時還要靈活應對外緣。

從紅塵萬變中保持住內心中的恆常不變,不被外界的欲求牽引自己的情志,才是真正的定心修行。心定了,功德自然就來了。

保持平常心去應對萬事萬物(資料圖)

道教在提到「隨緣」二字時,常常還要接「應物」一詞。應物,即是對所遭遇的一切大事小情的應對與處理。

看似矛盾的兩個詞語,卻也秉承了陰陽相輔相成的理念。當心可以隨萬物之緣,就不會抱著過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做事情,一切行為都只發於本心。心行合一,才是真功德。

此時,在行動上做出的一切應對之策,都是對事物的回應。此回應,不執著於物,也不執著於心,事來則應,事去則忘,真正能夠做到物境兩忘後,萬物背後的因緣本真才看得明白。

道教提倡水之七德,曰「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均是在講應物。而應物之後,仍要歸結為「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便是在講隨緣。

所以,道教提倡的隨緣並不是消極的辭彙,而是在告訴人們勇敢且積極地面對生活,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任何情志的變遷,都不過是起心動念帶來的副作用。當可以保持平常心去應對萬事萬物,以不變之我看萬變之事,自然會發覺匆匆紅塵過客為名利而奔忙的可憐與無奈。

心中無掛礙,身上才可無牽累。隨緣不戀緣,這正是你我芸芸之輩的適性逍遙。

(編輯:西銘)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修行要重視抄習經典的功德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