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工筆畫竹步驟示範

工筆畫竹步驟示範

 梅蘭竹菊

廖昌永 

00:00/05:10

竹,四時青翠,裊娜多姿,雖嚴寒而不調,素與松、梅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古代文人雅士嗜竹詠竹者不勝枚舉,是畫家們重要的表現題材之一。本素材摘錄自《工筆梅蘭竹菊實用畫法》,鄭瑞章編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網路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竹林畫法步驟

1.勾線稿。

本圖表現竹林的遠近層次關係,故勾稿時,用濃墨勾最近的竹葉及竹干,用中濃墨勾第二層竹葉及竹干,用中淡墨勾第三層的竹葉及竹干。最後一層竹葉及竹干用鉛筆畫出,不用墨線勾,最後一層用沒骨法染出。在勾葉及干時,一定注意墨的濃淡變化,還要注意遠葉略小,近葉略大的透視關係。

勾麻雀:用焦墨勾眼(留出高光),濃墨勾嘴、翅膀飛羽、尾羽,除此軟毛的輪廓線不勾。

2.染底色,染遠竹葉

底色用淡花青從上往下分染兩次,干後用三青從上往下分染,染成上深下淺。底色與竹葉接觸處,把底色染進壓住一部分竹葉。

按鉛筆稿用淡花青多次分染遠層竹葉、干,染出里外層次的結構。因為只是鉛筆稿,沒有墨線容易把結構層次染亂,所以第一次染花青時,把結構看清染准,這樣越染越清楚。花青分染足後。罩染淡草綠,干後罩染三綠水。

3.繼續染葉、干

染葉的最近一導,先用染墨染三次,然後接著再用濃花青分染,近層次的竹葉 要深,層次感要明確清楚。第二層和第三層竹葉都用花青分染,也要把竹葉的里外層次結構分清染足。總的要求是,最近的顏色重,最遠的顏色淺。墨、花青分染完成後,都罩染草綠,最後罩染三綠水。

染竹干,先平塗赭石,再用草綠分染,主要是染出圓乾的結構,最後罩染三綠水。

4.染葉,染麻雀,整理完成。

葉、乾的顏色染好後,用三青(稠)勾最近一層的竹葉葉脈,其餘幾個層次竹葉用三綠勾葉脈。用芽綠勾幹的結構。

染出麻雀的飛羽、尾羽,正面羽毛用濃墨,反面羽毛用淡墨。用淡墨染頭、背、尾上覆羽及翅膀上的覆羽(都是軟毛處),要用淡墨多次分染完成。罩赭石,頭部赭略加點胭脂。最後用赭色絲正面羽毛,用淡墨絲反面羽毛,用赭石加朱磦畫眼(黑色以外部分)。

最後題款鈐印完成。

《竹雀圖》畫法

1.勾線稿

勾竹干、葉:用中濃墨勾幹和葉,因葉子較少一定把結構層次勾清楚。

勾鳥:用焦墨勾鳥眼(留高光),中濃墨勾嘴、腿、爪,濃墨皴出頭部墨羽部分,濃墨染出飛羽、尾羽。頭、背腹的輪廓線不勾墨線。

勾筍時,用較淡墨勾出脈紋。勾幹的線要求挺拔有力,體現出硬勁和柔勁。

2.染底色、染竹干

染底色:用赭石從下向上分染,下深上淺。以同樣方法用草綠由下向上分染,最後用三綠水由下向上分染,染時由淡入深。

染竹干:用淡墨一個竹節一個竹節分染,多次分染完成,染出粗竹乾的圓柱體,墨分染的好壞直接影響竹乾的效果。可吸取一些素描圓柱體的方法,染出乾的體積。

3.染竹干、染葉

染竹干:乾的墨染足後,用淡草綠分染一次。

染竹葉:用淡花青多次分染竹葉的結構及里外層次關係。掌握一個規律,越濃層的裡層的葉染的花青次數越多,顏色越深。

染竹筍:先平塗淡赭石,干後用草綠多次分染,干後罩染三綠水,最後復勾輪廓線及脈線(用芽綠復勾)。

4.染葉、干,染鳥

染干、葉:干罩染三綠,可略濃一些。葉子罩染草綠,干後罩染三綠,最後用三青(濃)復勾脈絡線。

染鳥:鳥的腹、喉部用白加藤黃平塗,用朱磦加黃分染。頭、背、尾等墨染足後,用赭石加曙紅罩染,注意染到墨處不要把墨蓋死,保持飛羽、尾羽的結構,白羽部分先平塗稀白色。最後絲毛:紅的部分用胭脂國赭石絲毛,肚子用朱磦絲毛,白羽處,先平塗稀白色,最後用濃白色絲毛。眼用赭石加朱磦畫出,爪平塗朱磦點白節,復勾爪結構線(用赭石加朱磦)。

作品欣賞

新竹吐翠逐浪高

佛肚無言自清馨

山鵲鳴春

未出土時先有節 到凌雲處總虛心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笑口常開、多子多福:現當代名家畫石榴!
現當代名家:愛新覺羅·溥伒國畫作品欣賞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