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等了38年遇到心愛女子,41載婚姻證明等得值,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了

等了38年遇到心愛女子,41載婚姻證明等得值,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了

原標題:等了38年遇到心愛女子,41載婚姻證明等得值,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了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戀愛,大多抱著可有可無的狀態,戀愛、結婚已經不是他們唯一的人生追求了,而在民國時有一個大文人在婚戀思想上可以說很超前,36歲沒談戀愛,也沒結婚,這個年齡即便放到現在也屬於大齡剩男了。


這個文人就是陳寅恪,為什麼他不戀愛,不結婚呢?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陳寅恪從小身子骨就比較弱,不想耽誤了人家姑娘;二是就是陳寅恪是個搞學術的,常年沉浸在自己的事業上,對於兒女情長也不怎麼上心。在他看來,男女之間在一起就是一種責任,不確定的情況不要隨意招惹別人。


所以陳寅恪36年的生涯中,有20餘年都在海外求學,專心學術,陳家父母急在心裡,抓不到也無可奈何。好不容易等兒子回來了,陳寅恪去了清華教書,又一頭扎進了教學生涯中,始終對婚事漫不經心,眼看著同輩的人孩子都滿地跑了,他卻始終沒動靜。陳家爸爸坐不住了,起初還好言相勸,可兒子全當耳邊風。這下陳爸急了,放狠話,要是兒子再不結婚,那他就按著舊社會的習俗,為他做主了。陳寅恪看父親急了,只得懇求父親寬限些時日,陳爸也是講理的人就答應了。



之後陳寅恪繼續自己的教書生活,找妻子這事仍舊保持隨緣的性子。好在這次緣分真的就到了。當時陳寅恪和幾位朋友閑聊,其中一個朋友請教陳寅恪「南注生」是何許人,是他朋友家中牆上掛著的一幅詩作的落款人。不問不知道,這一問倒成了陳寅恪的姻緣線。

原來「南注生」本名是南景崧,清末巡撫,是一位頗有氣概之人,陳寅恪曾經讀過他的佳作,對其有幾分敬佩之意,那個時候文人聽到或見到好的詩作,跟現在我們吃到喜歡吃的食物一樣,必定是要親自看看的。於是陳寅恪從朋友那裡要來地址,想要親自去拜訪。



沒想到陳寅恪遇到了自己一生摯愛,唐篔,也是唐景崧的後人。陳寅恪和唐篔第一見面,兩人聊得很開心。後來又在諸多好友的撮合下,他們的感情逐漸升溫,經過慎重考慮便決定結婚了。1928年7月在好友的見證下,38歲的陳寅恪和30歲的唐篔定下終身,同年8月在上海舉辦了婚禮。


婚後次月,陳寅恪返京上課,唐篔因為要打理母親的喪事沒有同行,只不過剛好趕在了中秋團聚之日,陳寅恪返回途中多多少少會有些失落。兩人團聚後和大多數民國夫婦一樣,男主外女主內,唐篔全面負責了陳寅恪的日常生活,不久兩人的女兒也出生了,只是這次生產讓唐篔留下了心臟病的病根,伴隨了她整個後半生。


唐篔無論在家世還是學識上,都和陳寅恪十分般配,兩人相處起來也舒服自在,儘管戰亂年代,生活並不平靜,甚至有些困難,但只要夫妻同心,再大的難關也能一起扛過去,兩人也確實用行動證明著當時彼此的選擇沒有搓,不管是多麼落魄,始終對彼此不離不棄,相守走完了一生。



1969年10月,陳寅恪因病逝世,和唐篔相守了41載,去世後唐篔平靜地處理著丈夫的後世,似乎對生死看的很淡。但是僅45天,唐篔也跟著去了。我們之前說過唐篔生完第一個女兒後就一直被心臟病所折磨,需要靠藥物來支撐,尤其到了晚年,停葯幾日就會危及生命,這不得不讓我們猜測,也許在丈夫去世後,唐篔已經為自己想好了出路。

好的感情,好的婚姻,也許真的無所謂時間,等久也好短也罷,只要那個人是對的,一切也就值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知天下官方賬號 的精彩文章:

雄世大略,亂世人傑,曹孟德這場經典的大戰真相竟然是…….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用兵如神也殺人如麻,白起功過任人評說

TAG:新史知天下官方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