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詩意為科技注入靈魂,當你想起自己遺落的浪漫與單純

當詩意為科技注入靈魂,當你想起自己遺落的浪漫與單純






知不覺,距離那個裡約奧運的火熱夏天,已經過去兩年了。當代社會的快節奏,無疑深刻影響著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




現在回憶起傅園慧的「洪荒之力」、福原愛面對大魔王時嚶嚶嚶的啜泣、郎平帶領初期狀態低迷的中國女排最終力挽狂瀾,都好像已然過去四五年之久......







不過,里約奧運會的開幕式卻讓人記憶如昨,美國藝術家 Anthony Howe 所設計的聖火,第一次將奧運聖火與當代藝術、科技結合得如此巧妙。



原本靜態的雕塑,在風吹過時,整個雕塑上數百個零件逐次變化,藉助風力循環,儼然一朵怒放的花,旋即展現出絕美與科技齊飛的感官盛宴。







那是我們印象里,初識「動力雕塑」的樣子。




今年,法國藝術家文森特·勒羅伊,用更為驚艷的作品,再一次令世人夢回那個美妙的夜晚。










文森特出生於法國諾曼底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他就喜歡用泥土和各種材料嘗試做手工玩具,漸漸地,他開始學習與自然對話。




在藝術家的身份之外,文森特還喜歡音樂、攝影、工業設計,不同領域的相互碰撞與結合,成就了將時空扭曲的交響。







如今,年近半百的他,顯然已將自己的藝術理念與科技的結合臻於化境,觀者無不為之讚歎。







這些作品在動態中使空間不斷變形,如同賦予了空間詩意,也令詩意具化。







用機械來完成雕塑的動態變幻,節奏和時間的流逝,充滿詩意的慢力學美感。







就像米開朗基羅《創世紀》里耶和華給予了亞當生命,當運動開始賦予裝置靈性,你就能接收到作品通過機械節奏所傳遞出砰砰的血脈流動。








藉由緩慢運動,文森特希望與當今快速運轉的社會形成對比與一場小型叛逆。




他用自己的作品暗示每位觀者,科技也可以很慢,很美。









雖然世界的真理有多重要,還是要看午餐吃得飽不飽,但另一方面,人類終究是愛折騰的,倉廩實、衣食足之後,古人也會抬頭看看星空。







人們還是忍不住一路探索科技的巔峰,產生一連串矛盾與問題之後,再用科技去化解。




對於人類來說,似乎永無止境的探索,是生命比繁衍更加重要的事情。







無論是給科技以詩意,還是給詩意以科技,其實都是在探討:



我們到底知道什麼,知道多少,正在以何種方式知道,正在以哪條道路思考。







既然科技是未來的必然,那麼我們就更有理由去窺探——




它火光明滅的對岸與時空交錯的本源。











E

n

j

o

y

 

Y

o

u

r

L

i

f

e.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 S

e

e

 

Y

a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料 的精彩文章:

曾經並肩拯救了世界的朋友,這個節日我想與你們一起度過
她在鬧,你在笑,這就是最好的愛情模樣

TAG: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