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詠菊花詩詞里的相思情

詠菊花詩詞里的相思情

在蕭瑟的秋風裡,一叢叢菊花傲霜綻放,清香沁人。一提到菊花,人們往往聯想到不畏風霜的高尚品格。菊花,花中四君子。歌詠菊花的古詩詞,如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再如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無不讚美菊花不畏嚴寒的高潔風尚。

其實,菊花風姿綽約,儀態萬方,香氣誘人,只不過開在天氣清冷的晚秋。古詩詞里詠菊描寫男女相思情的詩詞也屢見不鮮。

詠菊花詩詞里的相思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01

宋代詞人晏殊寫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通過移情於景的手法,很好地表達了離愁別恨的主題。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作者由菊花聯想到離別的相思之苦,菊花觸動了詩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歷代學者對晏殊寫的這一首詞評價頗高。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詠菊花詩詞里的相思情

02

再如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寫的《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詞,更是借菊花把離別的相思愁寫的如泣如訴。

「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願。

重風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

羅帶同心閑結遍,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

欲寫彩箋書別怨,淚痕早已先書滿。」

黃菊開時,是雙方離別之時,也是相約重逢之時,故而黃菊成為了他們離合聚散的標誌,每見黃菊,格外動情。可是,等待了一年,菊花又開了,人卻沒回來。「相思一夜天涯遠」。這一句,寫得非常真實,非常細緻。約好菊花開時再相逢,卻不見愛人歸來,女主人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

詞的下篇寫的就是相思愁苦的情形了。「欲寫彩箋書別怨,淚痕早已先書滿。」淚灑彩箋而寫不成書信,在漫漫秋夜裡是怎樣相思愁苦啊!

詠菊花詩詞里的相思情

03

南宋詞人黃機寫的《憶秦娥·秋蕭索》,將遊子離愁、兩地相思描寫的深摯動人。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秋天的景象蕭索,西風凄厲。秋景秋聲都那麼悲涼,觸動遊子思歸的心。四處漂泊,離愁在心頭。當初分別時曾相約在秋天菊花盛開時重逢,然而年年辜負了這約會的日期,無法相見。遙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簾幕內,不知她怎樣地在忍受著這相思的煎熬和獨處的寂寞。菊花開,是情人相約的時節,也是戀人相約的情景。由菊花,作者寫遊子離愁,聯想到閨人之幽怨,兩地相思。在蕭殺秋景里,空有迎風搖曳的菊花,不見相愛的人,秋色濃,相思更濃。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喜歡,請關注作者頭條號,評論或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