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只要能回頭轉身,生死就了了

只要能回頭轉身,生死就了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76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

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

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言:如是!

佛因為恐怕這一班在會的大眾還沒有了解真正的見性,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當時世尊在這個會場大眾裡邊,就把五輪指屈回來──這叫屈(上人以手表示)。屈已復開,開已又屈:屈完了之後,又伸開。伸開,然後又拳回來。這麼來回好多次,伸開,拳;拳,伸開,這麼樣子。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佛屈伸手指頭完了之後,就問阿難說:「你現在看見什麼了?」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阿難回答佛說:「我看見世尊您這個百寶輪掌,在這大眾裡邊開了又合,合了又開,這麼樣子。」佛的手是千輻輪相,所以阿難叫它「百寶輪掌」。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佛又告訴阿難說:「你看見我這個手在大眾裡邊有開、有合。這是我這個手有開開,又合起來呢?還是你看見的這個「見」開開了,再合起來啊?」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阿難答覆世尊說,世尊您這個百寶輪掌,在大眾中開、合。「寶手」,就是這個「千輻輪相」。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我看見如來您自己把手伸開又合上,合上了又伸開;不是我能見的這個見性有開、合。是您有開、合的動作,令我看見您這個手開、合;我這個見,沒有開,也沒有合。

佛聽他這樣講,恐怕他還沒有了解,不是真正明白,所以還要再問一個問題。佛言:誰動誰靜:佛對阿難說:「是誰動啊?是誰靜啊?」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阿難對佛就說:「佛這個手不停止,這叫不住,這是一個『動』。而我自己這個見性,連個『靜相』都沒有,這個見性又怎麼會有個搖動呢?」「無住」,就是動。

阿難尊者為什麼說沒有靜相呢?靜是由動中來的,若沒有動,根本就沒有靜。所以說這個楞嚴大定它「無出、無入」,也就是這個道理。你若「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楞嚴這個定,什麼時候它都是常常在定中的,沒有不定的時候,無出、無入的。阿難說:「我能『看見你』的這個見性,連個靜相都沒有。」阿難不說沒有動相,他說沒有靜相;見性從無始以來,根本沒有動,沒有動相,所以也就沒有靜相了!所以這個動、靜二相,是了不可得,沒有的,找不著的。它是不搖動的。

佛言:如是:佛也給他印證,說:「你說得對!是這樣子,這個你說得沒錯!」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言:如是!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於是,佛在這個時候,又從他這個百寶輪掌裡頭,飛出去一道寶光,像鳥飛那麼快,也就像閃電似的。這也可以有一個比喻,就好像我們用手電筒;手電筒這麼一開開,這個電射出去,很遠就可以看得見。佛的手上可以放寶光,比手電筒那光照得更清楚了。這道寶光在阿難右邊飛過去,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即時阿難就回頭向右,看佛這個寶光到底飛到什麼地方去了?飛出多遠?阿難這麼樣子,(上人作回頭狀)就回頭望。

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在正望著的時候,佛在輪掌裡頭,又放出來一道光,在阿難的左邊;阿難又回頭向左來盼。好像現在的探照燈,從空中這麼一射,射多遠都看得見東西,大約就是這樣子。「盼」,就是看的樣子。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佛又問阿難:「你現在頭為什麼左顧右盼的這麼搖動呢?」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就說:「我看見如來放這種妙寶光明,來到我左邊,又到我的右邊。所以我往左看一看,又往右觀看觀看。我因為看這個光,頭就搖動了。」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佛又問阿難:「阿難哪!你看這個佛光,就向左右這麼動頭。你頭這麼動,這是你這個頭來回這麼搖動呢?還是你這個見性來回這麼搖動呢?」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阿難回答佛說:「我的頭自己這麼搖動的。而我這個能見的見性,連一個靜的相貌都沒有,又怎麼會搖動呢?所以我知道是頭自搖動,而這個見性沒有搖動,見性是如如不動的。」「止」,就是不動,也就是頭先那個「靜」字的意思。這是阿難答覆佛這樣子說。

佛言:如是:佛說:「你這個說得也對了!這個道理你也沒有說錯。不像以前你認賊作子,那麼樣盡認妄想當你的真心了!現在你明白這個見性是不動的了,你現在是有點辦法了!」這是佛很歡喜的一個讚歎的詞。佛說「如是」,就是說:「對的,你說這個很對的!」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當到這個時候,佛就對大眾說了,你們現在聽到我講這個道理,一定都很明白了,一定對這個道理都很清楚了,我不必再講了。可是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假設有其他的眾生,他以搖動的這種東西,就叫「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以不在這兒住的,就叫「客」。為什麼這樣呢?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你們大眾現在看見阿難這頭來回晃,來回搖動。可是阿難方才沒有講嗎?這個見性是沒有所動的。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你們現在所有的大眾,都看見我這手伸開又合上,合上又伸開;可是這個見性沒有伸開,也沒有再捲起來。這個「卷」(音:眷)字,在這兒應該讀「卷」,就是「把它捲起來」。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這是佛反問大眾說,你們現在看得清清楚楚的,阿難的頭自動,這個見沒有搖動,也沒有捲起來,也沒有把它伸開。既然是這樣,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為什麼你們大眾現在,還以這個動的東西,就當你們自己的身體?你不能見著你自己真正的那個見性,而拿這個身體就當你真實的一個東西了,所以「以動為境」。但本來這個動,它是個境,不是你自性所有的。

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這個「洎」,就是當「到」字講。從開始到最後,「念念生滅」,在你這個念裡頭,用你的識來用事,前念生後念滅,前念生後念滅,這生滅生滅;你盡在這個生滅裡頭做功夫,做活計了,所以沒有真正明白這個見性。

佛現在就又呵斥大家,說大眾都錯了!遺失真性,顛倒行事:你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把你們那個真性給丟了。其實這個丟,不是真丟了,就是好像丟了似的。為什麼好像丟了?眾生不知道自性這種不動不搖的境界,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好像失掉了似的。

因為遺失真性,就「顛倒行事」,做事情本來應該往好的做,他偏偏往壞的做;本來應該做善事,他偏偏去做惡事去,這叫「顛倒」。再給你們講一個比喻,人倒起來,腳衝上,頭衝下,這就叫「顛倒」。或者你腳衝下,頭衝上;你拿鞋往頭上戴,拿帽子往腳上穿,這也叫「顛倒」。或者你小時候,父、母親叫你去讀書,你不願意讀書,這也叫「顛倒」。還有,人家都睡覺,你就要在這兒大吵大鬧,擾亂人家睡不著覺,這都叫「顛倒」。總而言之,顛倒的事情,就是不順乎情理的事情,背道而馳。好像現在要到南三藩市去,人家往南走,你往北走,背道而行,這就叫「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認物為己:因為你行事顛倒,所以你的性和心不合作了。不合作,就失去這種真實性了,所以「認物為己」,你就認外邊的境界當你自己了!也就是你不應該認你這個「旅店」是自己,可是你卻認這個「旅店」就是你自己了。「物」,一切萬物都叫「物」。

因為認物為己,所以就生出種種的執著,種種的事情都看不破了,也不明理了。因為不明理,結果輪迴是中,自取流轉:就在六道裡頭轉來轉去,頭出頭沒,自己去找生死。「流轉」就是生死;自己去找生死,自己去跟著生死跑,這叫「自取流轉」。

可是生死的問題,你自己如果不顛倒,能不認賊作子,不認物為己,你就可以把生死了了。想要了生死,這個問題很容易的,就在你自己向後一轉就是了。你現在往前走,就是走的生死的路。你向後一轉,這生死就了了,沒有什麼大的困難,就在乎你自己去做,你自己轉身就是!只要能回頭轉身,生死就了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苦海沒有邊,你一轉,回過頭來就是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怎麼叫「六種震動」
在家居士夫婦間必須要和氣,必須要不吵架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