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馬新銳投資人對話:消費摺疊,任何一個截面都是巨大的增量市場

黑馬新銳投資人對話:消費摺疊,任何一個截面都是巨大的增量市場

創業家&i黑馬訊(曹瑞) 11月23日消息,由創業家&i黑馬主辦的第11屆創業家年會在京舉行。愉悅資本創始合伙人李瀟、紅點中國執行董事張鳴晨、青山資本創始合伙人張野,作為嘉賓參與了《消費升級VS消費降級》的新銳觀點對話環節,小恆水餃創始人兼CEO李恆擔任主持人。

愉悅資本創始合伙人李瀟認為,用戶變化、渠道變化、技術手段變化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對消費的領域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回歸商業的本質,做正確的事情。

紅點中國執行董事張鳴晨稱,能做到規模市場、技術驅動、差異服務、有效渠道的企業,才是未來能勝出的消費企業。

青山資本創始合伙人張野提出消費摺疊,「不同的截面有不同的消費場景、消費狀況、消費需求。最近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品消費市場,在這個市場裡面滿足任何一個人群或一個截面的需求,都可能是一個規模化的需求,都可能成就一個還不錯體量的企業。」

以下為對話實錄,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李恆:今天的主題是「消費升級或降級」,諸位也都是投消費的投資人。我們先請三位嘉賓介紹一下自己和自己的投資公司。

李瀟: 2015年,我、二海、戴汨三位創始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愉悅資本。我們專註於投資科技、互聯網和消費的早期和成長期項目。今天,我們管理了三個美元基金、兩個人民幣基金,總額超過10億美元。

消費是我們非常重視的賽道,我們投了很多企業,包括摩拜單車、神州專車,今年在紐交所上市的蔚來,以及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藍杯Luckin coffee,非常期待跟大家一起交流。

張鳴晨:大家好,紅點是一個有20年歷史的全球品牌,這20年我們一直都專註在TMT投資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們在美國的辦公室,孵化了安卓系統。

消費是我們的常青賽道,比如在美國最早投過出品《紙牌屋》的Netflix,還有近期在美國比較火的無品牌特賣平台Brandless。

中國也一樣,我們早期投資了人人車、樂逗遊戲、趣頭條等等。2016年,我們成立了紅點中國基金,我們在國內市場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金,期待大家後面的交流,謝謝!

張野:大家好,我是青山資本的張野,感謝黑馬,感謝牛總給我們新銳投資人的鼓勵。青山資本應該是新銳投資人榜單里,唯一一家天使投資機構。

可以說我們是中國最關注消費的天使投資機構,過去幾年我們投資了幾十家和消費相關的公司。很高興能夠與各位交流,也很高興能與小恆再次見面,我們也認識很多年了,謝謝!

一、消費升級VS消費降級

李恆:拼多多出來以後,大家就開始提消費降級,我是消費創業,做餃子的。今年整個餐飲市場都在下滑,是不是真的消費降級了?相信很多投資人和創業者也都關心這個問題,我想聽一下三位的看法。

李瀟:我一直非常不同意消費降級這個提法,從需求的角度,不可能今天過著好日子,明天我想去過更差的日子。Jeff Bezos說,我關注的是未來哪些東西是不變的。老百姓對好產品、便宜的價格和優質服務的需求,是恆久不變的東西。不能因為拼多多有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說消費要降級了。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

第一我認為實際上是人群在發生變化。拼多多的用戶,是我們在大城市裡接觸比較少的人群。這部分的人群在拼多多上買東西,實際上還是在升級,比他在鄉鎮的集市、地攤上買東西要好很多。

我老家是河南的小城市,在小城市裡,你會看到很多東西的價格很貴,但實際上的產品品質並不好。你看到另外一類群體,你認為他們是在降級,其實他們還是在升級。

第二,我覺得這些年整個產業鏈條發生了很多變化。並不是說降級要買差的東西,而是說今天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了好的東西。

原來大家可能覺得,這怎麼可能呢?但實際上這正是商業的演化和進步。過去從工廠生產出來,要經過層層的流通渠道,每一層都要加價。

現在無論從美國還是中國,大家都是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的手中,質量好,價格低。這其實還是一種消費升級。

張鳴晨:我特別同意李瀟的觀點,我們看到所謂的降級,某種程度上是性價比的升級。微信有10億用戶,淘寶有5億用戶,差的那5億在哪兒呢?

以拼多多為首的,是一批面向差異的、丟失的這5億人群的新型商業模式,在不斷發現新的機會。過去20年互聯網一直遵循這樣的邏輯,把生產關係通過網路化的方式,在消費者和服務之間建立很好的渠道。

不管是升級還是降級,很多商業模式都是在構建這種更有效、更輕量的商業通道。一旦路建成了,我在上面可以非常高效、經濟化、集約化地進行服務和產品傳輸。所以我們覺得還是往上走的趨勢。

張野:消費有兩個特性:

一是棘輪效應,消費者體驗過更好的東西之後,就很難再去接受差的,這就是消費的不可逆性。向上容易,但是向下比較難;

二是傳遞性,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習慣會逐漸向高收入人群的消費習慣傾斜,也就是說沒錢人的喜好會逐漸向有錢人的喜好靠攏。

所以,消費從長期來看肯定是升級的,人們都是追求更好的消費體驗、流通環節以及產品。

從消費市場來看,我們升級的空間還很大,2017年,中國的消費佔GDP的比重是39.1%,美國是68%,歐元地區的國家平均水平在55%左右,金磚國家裡中國之外的其它國家平均水平也在58%左右,而中國只有39.1%,這是非常非常低的水平。

隨著這個時間的推移,消費佔GDP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也就是消費的市場會越來越大。

另外,大家經常提的恩格爾係數(家庭食物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越發達富有的國家,這個比重越低,也就是說大量的錢花在了非必需品、享受上去了。美國是7%,中國2017年是29.3%,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這還是過去5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之後的結果。

所以從宏觀上看,我們的消費市場可升級、可提升的空間還非常大,為什麼增速在下降?去年9%的增速,我覺得主要是由房地產和汽車市場的飽和所帶來的,這兩個大件消費的飽和,帶來了增速下降。

化妝品、消費品這些的增速還是非常非常高的,化妝品14%,消費品13%。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說降級?是因為人均收入的增速在放緩(特別是中產階級),同時教育、醫療方面的成本在升高,再加上前段時間股票、P2P爆雷,甚至是數字貨幣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導致中產階級的日子很難過,擠壓了它的消費空間,讓原本可能要消費的現在要收一收。

提消費降級總提拼多多,拼多多市場挺好的,但各種奢侈品市場也並不差,付著高額的關稅和溢價買的進口車,滿大街的跑。看起來是升級的部分很堅挺,降級的部分好像也存在。

所以有人講消費分級,但我們覺得這個詞也不夠精確,消費一直都是分層的嘛,我們用一個詞可能會更形象的來表達現在的現象:消費摺疊。

消費摺疊可能更容易或者更清晰的描述現在的現象,消費分了很多層,每一層的截面上都有不同的消費畫像。而層之間的信息隔離和理解隔離,導致有了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方式,消費摺疊這個詞我們覺得更合適。

二、升級降級背後的變化

李恆:三位大咖對消費升級或者降級做了進一步的剖析。但現在消費升級或者降級,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因為人群的變化嗎,還是新場景的變化?

比如從餐飲來看,原來都說餐飲是三年一個周期,現在餐飲行業的人又說是一年半。我昨天在杭州,看到了很多餐飲的裝修風格、模式都在慢慢轉變。現在這些東西究竟又會給消費者、消費需求、市場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李瀟: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其實做投資我們特別關注的是變化,投資永遠有機會,大家經常問今年應該投什麼?其實消費是一個非常長、非常深的賽道。

即使像美國這樣一個發達、成熟的國家,他們在過去幾年也還會有很多新消費的東西出來,包括精品咖啡、會員制的剃鬚刀等等。

關注變化其實非常重要,在中國尤其明顯。前幾年有一本很不錯的書,講的是日本消費變遷,第四消費時代。

最早的時候,日本家家都是標準化的,配上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到後面變成了不只要買一台電視,客廳里放一台,每個卧室也要放一台。再到後面,變成了要買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再到後面進入了無慾望社會,我不買了,共享就挺好的。這是一個發達國家的消費變遷。

中國的用戶消費行為也在發生變遷。年齡稍微大一點的應該感觸挺深的,20年前在北京喝一杯星巴克,那是一件非常非常小資的事情,甚至10年前,我覺得只有外企的高級白領每天手裡會握一杯星巴克,它是一種情懷。

但是,今天你在大街上握一杯星巴克,還能代表什麼樣東西嗎?它就是一杯咖啡而已。美國一杯星巴克咖啡兩塊多美金,在中國賣到35塊錢。如果一個白領每天都要喝一杯,大概要佔到他收入的8%-10%左右。

如果今天星巴克在品牌上,已經不能給他的社會階層、地位帶來什麼,為什麼大家要付這麼高的溢價呢?所以才有了其它咖啡新的機會。

Marketing裡面有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等等,其實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變化,消費者對好的定義在發生變化,消費者接受新信息的方式在發生變化,所有這些變化,都會帶來非常多新的創業和新的投資機會。

張鳴晨:從我們的眼中來看,整個中國經濟核心的內生動力實際上就是城鎮化的過程,兩代人可能跳三步,從農村地區到地縣城市,然後再從地縣城市到一二線城市,能實現30-50年的跨越。

就像剛才張野講的,每個處在不同區間的人群,消費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在整個進程當中:

第一,這一個動態的過程;

第二,每個區間的總量都是一個天量的市場。

中國的GDP去年大概是8800美金,今年肯定會突破9000美金,從美國和日本、韓國的情況來看,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到9000美金以上之後,這個國家的消費就會有一個躍遷式的增長。其實我們也能夠感覺到,大家在追求好的消費生活和差異化服務上的願望日趨強烈,大家有意願花更多錢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用得更好。

所以,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來看的話,我們覺得是這樣一個趨勢性的東西。

張野:我們說到消費摺疊,不同的截面有不同的消費場景、消費狀況、消費需求,我們覺得最近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品消費市場,在這個市場裡面滿足任何一個人群或一個截面的需求,都可能是一個規模化的需求,都可能成就一個還不錯體量的企業。

橫向來講,你可以做任何一個滿足不同截面的消費訴求的事情,一個解決方案。

其次,你也可以縱向去看,打穿不同截面之間的消費供求,讓產品或者讓一個商品在不同生命周期滿足不同截面人的需求,二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生意。

過去五年的時間,二手交易的用戶從1000萬漲到了4000多萬,增速非常非常快。這也是一個打通截面所帶來的巨大增量市場。所以消費這個領域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細分機會,有待於各位創業者、投資人們來開發。

三、未來誰能勝出

李恆:最後一個問題,在消費里,大家更願意投什麼樣的賽道?

張野:我們認為未來10年,每一個品類都有誕生新品牌的機會,每一個品牌背後都意味著可能又是一個新的企業,每一個新企業背後都是一個創業者,加油,各位!

張鳴晨:我自己總結幾句話,可能未來什麼樣的消費企業能勝出呢,應該是規模市場、技術驅動、差異服務、有效渠道。

李瀟:我會特別關注變化,無論是用戶的變化、渠道的變化、技術手段的變化,這些變化帶來一些新的機會。

對創業者來說,特別是在消費的領域,你得特別清楚自己做的是產品還是渠道,回歸商業的本質做正確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奇樹有魚召開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發布五大計劃,24部片單
抖音小豎屏里的大野心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