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NewType神話的目的地

NewType神話的目的地

作者:LIAR

封面:機動戰士高達NT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距上一部宇宙世紀系列的完全新作電影《機動戰士高達F91》時隔27年,以短篇小說《機動戰士高達UC 狩獵不死鳥》為藍本重新構築的新故事便是即將於11月30日的新作電影《機動戰士高達NT(Narrative)》,本作的腳本由《機動戰士高達UC》的小說原作福井晴敏親自執筆,在電影的上映前夕,福井也接受了《Great Mechanics G》2018秋季號和月刊《NewType》2018年12月號的採訪,揭示了《NT》的創作秘話。

距上一部宇宙世紀系列的完全新作電影《機動戰士高達F91》時隔27年,以短篇小說《機動戰士高達UC 狩獵不死鳥》為藍本重新構築的新故事便是即將於11月30日的新作電影《機動戰士高達NT(Narrative)》,「Narrative」取自「神話」之意,同時又有著「敘說」「編撰」的含義,意味著本作將圍繞著「NewType」(新人類)進行闡述,並划上一個句點。

除了講述「新人類」之外,本作也將從另一個視角述說宇宙世紀的故事。主人公約拿與兩位發小米歇爾、麗塔在孩提時就曾直擊了一年戰爭。當時身在澳洲大陸的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年戰爭中最大悲劇的發生——殖民衛星墜落的那一瞬間。那一瞬間,世界發生了改變,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在這動蕩的時代下,他們生存了下來。經歷了那一瞬間,宇宙世紀的歷史在他們的眼裡是怎樣的,最終又將走向何方。

本作的腳本由《機動戰士高達UC》的小說原作福井晴敏親自執筆,在電影的上映前夕,福井也接受了《Great Mechanic G》2018秋季號、月刊《NewType》2018年12月號的採訪,揭示了《NT》的創作秘話。

在台場的獨角獸高達立像立起的那時,SUNRISE的製片人小形尚弘找到了福井,希望能與福井再次合作,製作出更多《UC》的項目。在啟動的那刻,福井還摸不著頭腦,就連具體的形式也沒有定下。距離現在3年前,福井就已經預示到,今後的影像作品會以Netflix等配信網站為中心進行展開,因此本作最初的企劃就是全4話通過網路配信向全世界公開。

然而周圍的情勢發生了一些變化,「近年來劇場版動畫是個趨勢,而且『高達』的完全新作電影也好久沒做了,沒準本作以電影的形式才是最適合的。」正好當時又是在啟動《UC》的電視播放企劃。福井感受到,《UC》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比起劇場先行上映,觀眾又增加了許多。正值獨角獸高達立像計劃的發表,順著這大好形勢,在和松竹映畫溝通了之後,最終決定以「新作電影」的形式公開。

《UC》的製作從開始到結束有6、7年之久,這期間也發生了不少變化。在「宇宙世紀」的故事結束後,已經「沒有宇宙世紀」了,未免讓人感到有些空虛,於是現在的趨勢仍是宇宙世紀的作品。對於製作新作電影的想法,福井本身不會拒絕,而且穩操勝算,但唯獨不能打破「未來」的故事。如果是寫過去的故事、寫前日談的話,那麼必然不能歪曲既定的因果,於是最好著手的就是未來的故事。在還是企劃當初決定以配信公開的時候,SUNRISE方面也提出了將《狩獵不死鳥》改編的影像作品的方案,然而這被福井一口否定。原因是,《狩獵不死鳥》的故事與其說是前日談,不如說是與《UC》的正篇同時進行的故事。對觀眾來說,將時間軸倒回來並不能吸引到他們。

在《UC》的「未來」,有著《F91》,《NT》雖然是《F91》以前的故事,但卻是過去不曾說過的「過去」。《F91》前後的宇宙世紀有著明確的變化,又為了不與《UC》脫節,因此《NT》選擇了在《UC》之後、《F91》之前的「未來」。既然是一部電影便能說完的故事,那麼以《狩獵不死鳥》的故事為核心再好不過,於是福井選擇了將《狩獵不死鳥》脫胎換骨,以《UC》之後的世界為舞台,最終提煉出來的就是《機動戰士高達NT》。

過去的作品一直沒能涉及《逆襲的夏亞》的結束到《F91》之前的故事,在《UC》的時候福井選擇打開這個處於封閉的「黑匣子」。《逆襲的夏亞》的最後發生了奇蹟,倘若現實中存在著能夠操控星球的力量,那麼人們首先會將這樣的力量轉用到軍事兵器上。於是便造出了獨角獸高達,當它的力量發動時周圍的機械都會停止,而且不是破壞,而是回到了引擎發動前的狀態,某種意義上這是能夠操控時間的波動,如能獲得這股力量豈不是能夠獲得永恆的生命。然而人類也不都是愚蠢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力量如果對方也把同樣的力量用於戰爭的話,立刻就會全軍覆沒,因此決定解體並封印米涅瓦一方和地球聯邦軍所有的兩台獨角獸型的高達。然而此時得知了過去曾引起失控事故的獨角獸型3號機——菲尼克斯的存在,雙方決定派出兵力將其擒拿。

原案的短篇小說,僅僅是為了拯救乘上了菲尼克斯的發小,一名聯邦軍的駕駛員追捕菲尼克斯的故事。本次為了體現出這隻受到世界矚目的「不死鳥」——菲尼克斯的真正實力,擴張了規模,保留原始的追捕菲尼克斯的故事,並加入完全的新劇情從而構建《NT》的世界。

福井表示,自己當年也深受《機動戰士Z高達》結尾的衝擊,不過重新檢證了之後發現那樣的結局完全合情合理。「畢竟『NewType神話的目的地』的宣傳語可不是說著玩的。」相信大家在看《NT》的的時候也能心領神會。

《UC》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福井明顯地感受到觀眾的年齡層偏向20歲到40歲之間,於是便把這次的目標對象層明確地鎖定在這個範圍,將主人公約拿的年齡設定在25歲也是以此為目的。此前在NHK上舉行的「全高達大投票」的時候,從數字上就明顯得出,支持《UC》的觀眾集中在20、30多歲。福井過去多多少少也能感覺到,通過這次的投票更是明確了自己的目標。《UC》在辦劇場先行上映的那會,年齡層偏高,然而在多次上映後,年齡層發生了些變化,觀眾逐漸變得年輕,男女比例也有所改觀。

福井甚至聽到過,附近有些高中生、大學生路過他家時嘟囔著「這貌似是寫了《UC》那位的家哦」,雖說本身是住在鄉下,本就不起眼,但這在劇場上映那會還未有過這樣的情況。福井也問過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在小學生之間沒能流行起來。福井說到,當時《UC》的目標對象其實也不是直接往20、30歲的人那去的,反而是他們在從哪得知了《UC》要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才比其他年齡段要來得積極。福井表示,自己也很難把握現在的年輕人究竟都是通過什麼渠道來接觸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很明確的是,現在已經變了。

《UC》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遺孤》還沒開播,那時候電視上沒有「高達」作品,正好這時候《UC》來了,所以算是趕上了一個好時機。而且正好可以讓剛接觸到《UC》的人去回顧過去的作品,在意精神感應框架的人可以去回顧《機動戰士高達 逆襲的夏亞》,在意巴烏(Bawoo)的人可以去回顧《機動戰士高達ZZ》,福井很明顯地感覺到《UC》的周邊效應。而且這種周邊效應在中國更加明顯,福井也不能明確把握,「是不是因為紅白相間的配色吸引到了中國的觀眾呢。」在著手《NT》的時候,福井也被要求要把中國市場放入視野。而說到宇宙世紀的中國,福井首先聯想到的就是羅商會。

福井自己也參與一些實拍的作品,對中國的動向多少有些了解,但對於動畫、對於「高達」該如何把中國觀眾作為目標,福井則表示並沒有相應的對策。這次會在劇中加入在《機動戰士Z高達》中登場的羅商會,完全是因為它符合這個設定,實際上福井也請教了懂這方面的中國人,實際看了之後也沒有彆扭的地方。劇中米歇爾·羅在卜卦的時候,也是參考了電影《末代皇帝》。另外,關於菲尼克斯的黃金鳳凰形象其實也是個偶然,並非是有意在瞄準中國市場,不過這樣的形象在中國也確實能夠受到歡迎。

福井表示,菲尼克斯在劇中的表現也絕對是一大看點。菲尼克斯最後發動的狀態極其接近獨角獸高達,它的動作很難想像出這是一台有人駕駛的機體,會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戰鬥。除了菲尼克斯之外,新安洲·原石也是一大看點。新安洲·原石是從聯邦軍那奪來的機體,明明有著「兩隻眼」卻是敵兵機,而且不是「高達對高達」這樣的展開,這在「高達」作品中也是罕見的。

在短篇小說《狩獵不死鳥》中,雖然沒有出現Narrative高達,但作為高達的新作、《UC》的後續,就不得不有一台新的高達,作為追捕菲尼克斯的對象,為了捕獲菲尼克斯而誕生的新高達,主人公便是這台高達的駕駛員,這樣的設定順理成章。

關於Narrative高達是ν高達之前的精神感應框架試驗機這一設定,福井表示這方面完全是交給負責機械設計的KATOKI HAJIME(カトキハジメ)來考慮。福井只向KATOKI傳達了個大概,之後設計成什麼樣,他也不清楚,「他才是最能理解那個世界技術史的人。」KATOKI畫好了設計稿後,最終交給福井來判斷才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模樣。ν高達也不是阿姆羅一步到位就設計好的,在完成之間一定還有多台試驗機,於是就將這些試驗機從倉庫中給拉出來,加上各種武裝,便成這次的Narrative高達。

因為獨角獸高達是在發動了「NT-D」之後,才讓人看出「這是高達」,因此這次選擇了「換裝」,這是基於《狩獵不死鳥》的原案而考慮的。本次的監督吉澤俊一是富野的直系「弟子」,工作桌也與富野靠的很近,不少做法上也與富野相似。福井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說,《NT》雖然是《UC》的續作,但比起《UC》其實更接近「富野的動畫」。在與吉澤監督的討論中,吉澤監督提出了「瘦瘦的高達怎樣?」的提案,正中了福井的把心。福井希望把這個想法和約拿重疊在一起,外表上堅強威武的主人公,內心卻很脆弱的男人。

《NT》的宣傳標語「NewType神話的目的地」,寫作「NT」念作「Narrative」,徹頭徹尾地明示了本作的另一個焦點就是「NewType(新人類)為何物」。「新人類」是什麼,簡單而言就是「為了適應宇宙的環境而進化的人類」,那麼具體表現在哪裡,這樣的現象並沒有被描寫出來。福井表示,自己不是富野由悠季,這個答案當然不能給出。但從富野監督過去作品中的種種描寫,可以推理出「這就是NewType」,所以這次單純是福井個人的見解。但不表示,這些都是福井的憑空想像,而是根據過去的作品得出的結論,就像《UC》的結局一樣。

關於小說和影像的不同,福井表示小說是內在的描寫,而影像則更加即物主義,想要傳達同樣的細節就必須給出一定的信息。對於新·吉翁號的過分之處福井也有反省,但反過來說真正過分的難道不是歷史嗎?對照過去的歷史才會誕生新·吉翁號,這也是福井從富野監督筆下的NewType而推測出的結論。福井作為協力,過去給角川書店的《高達UC證言集》提供了《私論NewType考察試論》一文,福井表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NT》的另一個原案。《F91》是已經確定的未來,所以《UC》之後的作品必須能夠與《F91》聯繫上。福井再次強調本次的《NT》是一部完結的作品,但也是之前發表的「UC Next 0100」項目的起點作。說到機動戰士的機械潮流,必然圍繞著一年戰爭的系列是最大的市場,《NT》的目的便是要填充宇宙世紀0100年前後10年左右的空白。

除了《NT》之外,福井目前執筆中的《機動戰士MOON高達》(漫畫:虎哉孝征)某種意義上也是「UC Next 100」企劃的先行版。雖然和上述的「必須寫未來的故事」互相矛盾,但畢竟是紙質媒體,發揮到的其實是從側面支援的用處。SUNRISE方面對於「UC Next 0100」的方針,是不限於動畫,小說、漫畫、遊戲等媒體也一併考慮在內,而過去以遊戲、小說形式發表的作品,今後也有可能被改編成漫畫或是影像作品,而不像過去僅局限於單一的媒體。過去,以《GUNDAM ACE》為首的紙質媒體發起的企劃和SUNRISE發起的影像企劃是完全分開的,「UC Next 0100」便是要將這些企劃融合在一起。

現在在電車上拿著單行本、文庫本看書的人幾乎看不見了,幾乎是拿著手機,或者是看電子書或者是玩遊戲。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而身為一名創作者,與其去嘆息,不如利用這種現象,「高達」的話就能夠做到。就像將過去戰爭中的戰車、戰艦用在戰爭電影一樣,物善其用。

由竹內清人基於福井晴敏的腳本執筆的《機動戰士高達NT》小說版,單行本先行電影於本日(11月24日)發行。

福井說到,當時賽可繆(Psycommu)(※ 精神發訊器」(PsycoCommunicator)的簡稱,為一種NewType專用的主控系統)是最不被人喜歡真實系軍事文學的人所接受的設定。不過以現在的視角反觀高達的世界,比起通過操縱桿或踏板來駕駛高達,反而是利用腦電波來操縱高達更能讓人接受。這是就是時代的變化。福井表示自己也不得不去迎合時代。

在「UC Next 0100」計劃中,福井的個人目標是希望能做出一部新的「初代高達」,不是像《UC》那樣,從未接觸過「高達」的人很難看懂的作品。而是像「初代高達」那樣,沒有任何的儲備知識也能享受的「高達」作品。就像《機動戰士高達SEED》《機動戰士高達00》過去這些非宇宙世紀「高達」一樣,吸引了很多當時沒接觸過「高達」的人,並認同了那個世界。希望本次的《NT》能讓所有的觀眾都能感受到懷念與滿足感。

【參考資料】

《Great Mechanic G 2018 AUTUM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大叔們看遊戲,小年輕看愛情
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票房新高,凝聚夢想的All Stars Memories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