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耗資300億!地下100公里「大圈」敲定,楊振寧:這是無底洞

耗資300億!地下100公里「大圈」敲定,楊振寧:這是無底洞

早在2012年,中國的高能物理界就提出了CEPC計劃。而就在今年的11月14日,CEPC研究工作組正式發布了CEPC《概念設計報告》。但是,CEPC計劃並沒有被物理界全盤接受。CEPC因為體積龐大,又被人稱為「超級對撞機」。計劃的支持者認為「超級對撞機」將極有利的促進中國物理的發展,甚至可能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物理學的研究中心。但同時,由於「超級對撞機」龐大的身材和耗資的巨大,引起了業內許多人士的反對,認為這台碰撞機將會成為投資的無底洞,也發揮不了高效的作用。

2012年7月4日,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兩個實驗同時觀測到了希格斯粒子,而希格斯粒子正是碰撞機的關鍵。希格斯粒子的發現讓全世界為之振奮,同時也是物理界的一大突破。於是中國緊跟著世界發展的潮流便提出了CEPC計劃,並且發表了《初步概念設計報告》。但《初步概念設計報告》發布後不久就迅速引起了物理學界的爭議。而諾獎的得主楊振寧的一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更是將爭議推向了最高潮。楊振寧清楚的表態「建造巨型對撞機是「無底洞」式的投資,而且對其他基礎科學的發展也會產生影響。高能物理界的發展與研究還有多樣的方式和途徑。」

在經過飽受爭議的三年研究之後,CEPC團隊修正和正式完成了《概念設計報告》。根據報告的理念,這個超級裝置將是一個埋在地下100多米處並且周長100公里的「大圈」,這個「大圈」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加速器,另一部分是探測器,而且至少會有兩台探測器同時進行科學實驗。在概念設計研究之前,團隊參考了秦皇島地質結構。項目已經敲定,預期該計劃於「十四五」開始,在2030年前完成,並且預計耗資300多億人民幣。

儘管目前CEPC計劃仍然有許多爭議,但CEPC機構委員會主席高原寧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到:「《概念設計報告》的出現,將會為未來CEPC的討論提供了基礎和理論,關於CEPC的決策也許可以立足與科學而不是盲目爭議。」另外,他還表示,在之後的發展中,CEPC項目團隊不會停滯不前,而是將以《概念設計報告》為基礎,繼續發展與研究,增加該計劃的可行性與實施性。

雖然CEPC的計劃目前還未被國家確認立項,但在未來國際發展之中,隨著國際科學對CEPC的研究興趣越加濃厚,中國的高能物理界對其研究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根據業內人士表明,對「超級碰撞機」的研究對中國的高能物理界將是一次絕佳的歷史機遇。未來中國在希格斯粒子上的研究、CEPC的建造以及接下來該系列的所有發展都有可能讓中國在該領域成為世界的「領跑者」。雖然「超級碰撞機」的發展仍然需要時間與資金,但研究不會停滯不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CEPC計劃的實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經緯度 的精彩文章:

三天倒計時已經開始!北斗衛星卻陷入故障,一切必須重頭再來!

TAG:環球經緯度 |